限購政策持續收緊,部分城市卻出現鬆動,調控下怎麼投資?

猶抱琵芭半遮面,這樣來形容地方政府和房地產的關係一點也不為過。從2105至今,房價可是談論最多的話題,價格一路猛漲的樓市帶來了金融系統的隱患。銀行緊縮銀根去金融槓桿,全國一線二線城市紛紛出臺各種限購政策,無論你看漲也好,看跌也罷,現在的問題是你根本買不了。要麼遷戶口,要麼搞到購房資格,除此之外,別無二法。這段時間銀行不斷上調的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這樣長時間下去開發商庫存增加,賣不掉房子無法繼續買地,患有土地財政依賴症的地方政府可謂是真著急。

限購政策持續收緊,部分城市卻出現鬆動,調控下怎麼投資?

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家強力化解金融槓桿,嚴格實行限購政策,地方政府失去了賣地收入,很多開發商好說歹說招商引資過來的,把一片片荒涼的郊區慢慢變成了繁華都市的一部分,在城市化進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錢袋子,一面是高壓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終於想出一個奇招:人才引進,也可以理解為變相的限購鬆動。

限購政策持續收緊,部分城市卻出現鬆動,調控下怎麼投資?

這也是地方政府無奈之舉,有的地方譬如深圳,去年全年沒有拍賣一宗土地,GDP發展已經脫離土地財政。但是全國能有幾個深圳呢?深圳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厚的政策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有了人才引進這層外衣,各地政府是拼命的為自己輸血,譬如鄭州,大專以上學歷隨時落戶,大專學歷包含自考,成人甚至函授。一二線城市強大的人才優化能力使本來就人口淨流出的三四線城市深感壓力。

限購政策持續收緊,部分城市卻出現鬆動,調控下怎麼投資?

限購政策從長遠來看會出現分化,一些對土地財政依賴不高的,庫存量少的,投機需求旺盛的城市會繼續從嚴限購,一些高度依賴土地財政庫存高的三四線城市會逐步放松管制,加大去庫存。譬如蘭州,取消了社保和納稅證明的要求。放眼全國,不限購的城市多了去了,桂林,貴陽,韶關,洛陽,開封等等。接下來的調控政策更加精準化個性化,根據不同區域的發展情況突出區域差別,讓政策更具有宏觀經濟的合理性。

限購政策持續收緊,部分城市卻出現鬆動,調控下怎麼投資?

限購之所以限購,就是因為是熱門城市,人口淨流入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城市增添新動力。大家不要因為限購而轉戰投資不限購的城市,三四線城市缺少支柱產業發展,人口流失增加,土地財政依賴嚴重。你是自住倒也無所謂,如果你想為家鄉去庫存貢獻自己的力量,恐怕以後你去庫存的時候沒有人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