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名人丁宝桢大修都江堰

毕节名人丁宝桢大修都江堰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他在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在其主持下,对都江堰进行了大修。

大修原因

1877年至1878年,在丁宝桢的主持下,对都江堰进行了大修。这次大修,和都江堰的年久失修影响了灌溉区农业和民生,百姓的请求以及丁宝桢具有丰富的治水经验密切相关。

首先,都江堰年久失修,破坏了灌区的农业和民生。到1875年,灌县、新都等县被洪水冲毁的房屋、良田更多,淹死了一两百人。翌年,灌县又遭到洪水的破坏,良田、道路全部被冲毁。到丁宝桢治理前夕,每年淹死几十人到几百人。

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之后,发现都江堰灌区每年都因为春灌无水,导致农民连年到官府群体上访。他深感必须对都江堰进行大修、治理。

其次,灌区民众请求对都江堰进行大修、治理。灌区老百姓大修、治理都江堰的愿望十分强烈,丁宝桢多次收到各县相关报告。甚至有绅士提出官民分工治理都江堰的方案:政府维修河心;民众捐款修理两岸。

丁宝桢亲自赴都江堰实地视察,发现内江、外江河道堵塞淤积,河岸废坏,民田荒芜,他由此立即向朝廷写报告,要求对都江堰进行大修、治理。

最后,丁宝桢具有丰富的治水经验。丁宝桢在山东任职巡抚14年之久,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如,1871年9月,黄河在山东郓城决口,灾情空前严重,丁宝桢抱着病体,立即参与抗洪救灾。随后,他亲自带领士兵,投入32万两白银,修建了牢固的官堤和民埝。

大修举措

丁宝桢通过实地踏勘都江堰,发现水口分水鱼嘴朽坏十分严重,外江的水多灌入内江,导致灌县下游的十多里处三江汇集。他认为都江堰治理的根本问题有两个:第一,卵石竹笼堆砌的岸堤不够坚固,十分容易被冲毁;第二,河道淤塞。

为此,丁宝桢结合都江堰的历史及其现状,充分借鉴李冰“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思想,主张淘挖外江的泥沙,让河床降低,垫高内江河床,确保外四内六的分水原则。后来,他把都江堰的河道深淘达1.2丈、1.3丈和1.4丈不等

灌区十多县民工从四面八方汇聚灌首,共有几万人。按照惯例,灌区壮丁每年必须服30天劳役(义务工)。丁宝桢鉴于灌区连年灾害,民生凋敝,他按工役给修河人员发给工银。为此,民工们感激流泪,尽心修治。

1877年隆冬,丁宝桢下令把分水鱼嘴挖深重修,以实现三江分流,挖出的大小碎石用于修培堤岸。当时有人主张把大鱼嘴退缩40丈,丁宝桢坚决反对,他把大鱼嘴重建在原址上。1878年,岷江洪水泛滥,分水大鱼嘴基本上安然无恙,印证了其观点的正确性。他把人字堤加深加宽,用条石新建。以人字堤的第三道开始,每道使用一个鱼嘴沉入江心,使其高出水面几尺,用来抵御急流,以保证离堆。离堆下游各堰也分段淘浚,以达成水流畅顺。

此外,丁宝桢根据都江堰的实际,改变了之前传统的堤堰构造,采用“易笼为石”,把之前的卵石竹笼所建造的堤堰全部拆除,改用条石砌筑堤堰,条石之间用铁锭互相闩住,并用桐油、石灰、糯米汁嵌缝,使之融为一体。

都江堰大修工程在1878年4月按期完工,整个工期只用了3个多月,开支了约13万两白银,全部由藩库银支付。这笔钱可以支付一个甲级知县120年的薪水。

按照当时的惯例,藩库银称之为官平银,成色十足,而市面流通的平银,成色只有九成七。用市银缴库要补“火耗”,库银折用市银,要贴,称之为“羡余”。大修开支支付用的是平银,13万两库银支付,库银折平银,无形中多了近3000两“羡余”。按照惯例,这笔钱应归丁宝桢等人所得,但他不要这笔钱,用这笔钱修建了飞架南北的石桥——“南桥”,为岷江两岸人民的交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除了河道、内外江的石埂、人字堤、鱼嘴、飞沙堰、白马槽、湃水口、平水槽等水利设施得到了修整,丁宝桢还对普济桥、索桥的石墩进行了重建,恢复了道路交通。此外,他在沿江堤岸进行了绿化,植树造林,这既保护堤防,美化了都江堰的生态环境。

大修成效

也许是天意弄人,工程完工当年的6月,岷江发生百年难遇的大水。江水突涨,拱木巨石,水流滚下,势如挚电,色黑气腥,纵横鼓荡,声如雷轰,惊心骇目,历时一月之久。虽然金刚堤、飞沙堰和人字堤等部分工程被毁坏,但从整体上而言,都江堰的工程质量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878年的大水,水势比1876年的更大,时间更长,但损失却更轻,如果不是丁宝桢大修都江堰,还不知道有多少田园被冲毁。

而且仅仅两年内,大修后的都江堰就让以前被洪水淹没的8万多亩良田得到恢复,下游地区免除了水灾的痛苦,在干旱季节,灌区农民也有水可以耕种了。

从此,灌区十几个县的人民安居乐业,都江堰按惯例的岁修也得到了恢复,成都平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富裕,为朝廷增加了税收,推动了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大修工程最终得到了朝廷的肯定。朝廷下令奖励丁宝桢几万两白银,但被他婉言谢绝了。1881年十月初二,朝廷发放大藏香10支,由丁宝桢替光绪帝到江神庙祭祀,这充分体现了朝廷对他的鼓励与肯定。

1886年,丁宝桢病逝于成都。百姓在二王庙附近建了丁公祠,成都各县也纷纷建立专祠,以纪念这位治水的循吏,现在的二王庙里还有他的雕像。(赖浩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