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如何达成全域脱贫摘帽目标?来听听3个贫困村的故事

2018年,广安定下“43662名贫困人口脱贫、215个贫困村退出、3个贫困县摘帽、持续巩固提升25万人脱贫成果”的目标,实现全域脱贫摘帽。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记者走进3个计划今年摘帽的贫困村,探寻广安全域脱贫摘帽的“战术”。

岳池县七角坟村

精准施策,真扶贫扶真贫

广安如何达成全域脱贫摘帽目标?来听听3个贫困村的故事

为了甩掉岳池县乔家镇七角坟村的“穷帽子”,驻村第一书记陈伟和村干部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了帮扶措施,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一样,根源不一样,帮扶措施也不一样。”陈伟对此深有感触,“有的家庭脱贫志气、信心不足,有的因病致贫,有的缺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过程中,要因户、因贫施策。”

村民向培芳家不缺劳力,但向培芳长期生病,两个子女缺技术,村上开出的扶贫“药方”,是对向培芳进行医疗兜底,对其子女进行技术培训。梁红芬家的孩子正在念大学,梁红芬长期生病,缺劳动力,村上对这一家的帮扶措施包括为其孩子争取贫困学生教育扶贫基金,进行医疗兜底,帮助其发展庭院经济等。

陈伟认为,精准施策“精准”二字的要义,也包括用好用活政策。“比如李正兴家的房子,2016年被认定为C级危房,并进行了加固改造。2017年,李正兴脱了贫,但他家的房子却在一次强降雨中,一侧出现了坍塌,再次成为危房。”陈伟说,原则上,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只能享受一次,但真扶贫扶真贫,就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经向上级部门汇报,今年3月,李正兴家的房子进行了整体改造。

“将扶贫政策用好用活,才能让扶贫扶到心上帮到实处,让贫困户得到真正的实惠。”陈伟说。

前锋区渔桥村

扶贫+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广安如何达成全域脱贫摘帽目标?来听听3个贫困村的故事

张国勇是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渔桥村村民,作为村里的“脱贫示范户”,村合作社以120元一天的价格聘请他当村里李子林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每月按25天计算,他一个月可以收入3000元钱。加上张国勇是村里的护林员,每月有400元收入,每年光固定工资,他就有4万多元。

几年前,张国勇还是“上访专业户”,是什么促成了他从“上访专业户”到“脱贫示范户”的转变呢?

2010年,张国勇患上肝硬化后,家里经济每况愈下,渐渐地,两个女儿的学费生活费都成了难题。2012年,生活无望、找不到出路的张国勇开始到村上、镇上甚至省上寻求解决。

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张国勇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治病有了医保兜底、家人生活有了低保保障的张国勇,被村上作为致富带头人的重点培养对象。

“驻村干部经常来我家,和我谈心、鼓励我,村里大事征求我的意见,开大会邀请我去发言,发展产业邀请我去考察……”张国勇说,他从这些点滴行动中感受到了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良苦用心,觉得自己该振作起来做点什么。

2016年,渔桥村发展起了李子产业,张国勇主动申请小额信贷,将一部分钱投入合作社,之后,又用剩下的钱承包土地种上10亩青脆李,还在李子林下发展养殖业。

2016年下半年,为鼓励大家种植李子树,村上还请来了专业技术员授课,张国勇一课不落地跟着学。修枝、施肥、杀虫、打窝……慢慢地,张国勇从对李子树种植一窍不通变为“专家”。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渔桥村李子树长势很好,今年挂果2万斤,成为助农增收利器。

看着日子一天天变好,张国勇对生活又有了信心,去年10月,张国勇主动放弃了一家三口的低保。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渔桥村驻村第一书记苏中联说,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该村30户贫困户自发奋斗,依靠勤劳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前锋区帽合村

产业扶贫,为村集体经济“造血”

广安如何达成全域脱贫摘帽目标?来听听3个贫困村的故事

凌晨5点过,前锋区代市镇帽合村第一书记陈刚就起床了。“昨天有好几个客商打电话定了西瓜,这不,正带着大家到地里摘西瓜。”陈刚说,帽合村的西瓜产业兴起以来,实现户均增收4000余元。而就在3年前,帽合村还是以种植玉米为主。

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3年前,陈刚到村上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发现帽合村原有的73户贫困户早在2014年已全部脱贫,村子没摘帽的原因是没有集体经济。陈刚认为,为了帽合村高质量脱贫、稳定脱贫、脱贫不返贫,还得发展产业。

发展什么产业好?陈刚、驻村工作队成员与村“两委”几经思索和考察,发现西瓜产业最合适——村上原本就有西瓜种植大户,可以传授技术,村里老人、妇女居多,种植西瓜不需太多的劳力,而且见效快。

“但西瓜价格并不高,若不形成竞争优势,农户就赚不了多少钱。”陈刚提出了种植全部施用农家肥的生态西瓜的想法。“我先种,愿意跟着我种的,我免费教技术。”村里的西瓜种植大户肖安银率先示范。

2016年6月,帽合村种植的第一批生态西瓜成熟了,为了打开销路、打响品牌,陈刚和村“两委”策划了第一届生态西瓜节,邀请各地游客前来免费品尝、现场采摘。让人惊喜的是,帽合西瓜一炮打响,当天交易量近万斤。

看着第一批种植生态西瓜的人收益不错,第二年、第三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西瓜种植中。

据陈刚介绍,村上为村民们提供西瓜种植技术,获得收益后,再从西瓜种植大户抽取5%的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这种模式提高了村民种植西瓜的热情,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在,帽合村种植西瓜的人越来越多,今年‘摘帽’没问题!”陈刚说。

3个贫困村的脱贫摘帽故事是广安市推进全域脱贫摘帽的缩影。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广安市189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完成目标任务的88%。下半年,广安将从补齐短板、加强考核、防范风险、专项治理等方面着手,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今年高标准摘帽、广安在全省率先全域脱贫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