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苏杰小学莫非是要凉了?冲外第一的“神话”不复存在?

转自:第一升学咨询

在18年南外小升初中,苏杰小学仅考入4人

这个一直被奉为神话的学校,在18年交出这样的成绩

不经会让多位家长惊讶和质疑

仅供家长们参考

★★★一、苏杰小学是什么样的学校?

苏杰是南京名校,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个,几乎是神的存在,被誉为中国最顶级的私立小学

2000年创办,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门槛极高,学费昂贵。

如果说仙林南外是民办第一,恐怕之前的苏杰小学是不服的。毕竟仙外是南外的亲儿子,有特殊政策,不在寻常比较范畴。

★★★二、苏杰小学的招生特色:

1、苏杰小学的招生方式

与其他民办校不同,它是有自己的学前俱乐部,每年招生都会提前一年准备,通过学前俱乐部分批次筛选学生,最终选出符合苏杰教育理念的学生。

2、小班化教学,每年招生人数不会超过100人,一个班限额30人,有的班20几个,但南外录取率却奇高。录取率在南京小学中排名第一。

★★★三、苏杰近几年冲外录取情况:

说到一个学校,还是要看录取情况,不仅仅是对南外,在南京多所名校初中,苏杰的孩子录取率都是相当高的。

苏杰尽管有很少的生源,但南外录取率几乎逆天。这一点,拉力琅、芳草园小学也望之莫及。

神秘的苏杰小学莫非是要凉了?冲外第一的“神话”不复存在?

在18年南外小升初放榜的时候,不少家长还是很吃惊,神话般的苏杰仅考中了4人。希望了解苏杰小学18年送考人数的家长可以告知小编,谢谢!

★★★四、苏杰小学搬到江北生源不行了?

苏杰小学15年以前在鼓楼办学,15年之后正式搬迁到浦口

这一搬迁,意味着什么?

家长发声:

1、虽说江北新区欣欣向荣,是南京颇有希望的热土。但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不同,后者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的融合,最后出来的成绩,是学校品牌、师资、教学水准与家庭的综合力使然。

2、去了江北之后,失去了很多市区优秀的生源,毕竟江北地理位置不如失去方便,很多家长在幼升小择校的时候可能因为本身条件限制,从而不考虑苏杰。

3、江北新区本地的生源,冲外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五、高昂的赞助费和优秀师资力量的流失?

家长发声:

家长A:可能还是和他们高年级老师跳槽有关系吧,苏杰高年级老师被挖走的很多。

家长B:苏杰是真正的民办,没有其他财力上的支持,不收到一定的费用支撑不下去的。随着去年开始公助民办的数量增加可选择增加以及苏杰本身的扩招发展,苏杰的巅峰已经过去了。

家长C:高昂的赞助费使苏杰小学的性价比大大降低。

家长D:赞助费,如果这是一个传统,那么收就收了,但问题的关键是据我了解,之前收的大概只有几千块,那到了我们这一届凭什么翻了十倍呢?

家长E:民办这两年突然涌现一批,家长的选择增多,同样苏杰老师的选择也增多,所以教师流失是个问题,可以多问问老生家长,高年级的,换老师的频率。

★★★六、主城区的新民办名小出现

南京各区新式民办小学大大稀释了苏杰的生源。

如:

鼓楼:鼓楼实验小学

玄武:玄外小学

秦淮(老白下):郑外小学

秦淮(老秦淮):秦外小学

这还不谈仙林的仙林南外小学、江宁的南师附中分校小学、致远小学等传统竞争对手。

这些学校系出名门,教学硬件、场地、师资、品牌都有强力支撑。而且,不受学区束缚,各区的体制“名门子弟”也有通道了。

这些年来,苏杰小学的成绩很好,但有点“佛系”,或许是因为疏于宣传工作,一茬一茬新的家长并不知道南京还有这样一所小学。

★★★七:明道初中的出现,使一些家长和孩子不再以南外为目标?

在波波校长(张建波,前树人校长)的光环下,明道中学还没开始招生就已经引起南京家长的关注,家长们对这所新学校充满了期待。明道中学与苏杰学校同处在江北,校址很近,明道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吸引了一部分的苏杰家长

神秘的苏杰小学莫非是要凉了?冲外第一的“神话”不复存在?

据家长称:

家长A:苏杰排名靠前的孩子,确实有不少去了明道(据说有14个),这些孩子既不是因为没考上南外、而去了明道,更不是考上南外、却放弃南外去了明道,而是一开始就选择了明道、放弃了冲外。

家长B: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考量,明道的出现,至少让江北的孩子多了一种选择。至于三年后中考成绩如何,大家拭目以待吧。(后有家长补充,20人左右去了明道。)

★★★八:苏杰小学是值得尊敬和学习

网传的一种说话,在南京,民办的小学可以分为三种:

1、高中教育集团的9年一贯制教育。如仙林南外小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

2、各区的特殊民办。如鼓楼实验小学、玄外小学、秦外小学、郑外小学等;

3、苏杰小学。

苏杰小学,在南京神话般的存在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与很多民办的小学不同,苏杰小学一至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形式,靠着自己硬生生作出来的成绩赢取了南京家长的信任。

在如今教育资源和教学趋同化的现在,苏杰给南京的家庭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项。希望南京的教育版图中,有一些差异化的、积极进取的、独立摸索路径的学校。苏杰小学坚持小班化,师生比在1:6,这点也是特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