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就這樣忽視了一個真實的孩子!

一次和朋友與到一位長者家裡聊天,長者的五六歲的小孫女在我們身邊嘰嘰喳喳的說著話。朋友看著這個機靈的小傢伙,對長者由衷的讚了一句:“真是聰明的一個小孩子,這麼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乍一聽這話沒什麼毛病,我也覺得小姑娘挺聰明,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誰知長者聽到後並沒有覺得信息,只是淡淡的對朋友說了一句:“每個小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受孩子年齡以及閱歷的限制,或對或錯。區別只是在於大人,是把這些當做孩子的隨口之說,還是內心的真實表達。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單純的認為孩子還小,進而對孩子所表達出來的選擇性過濾--孩子講了自己喜歡聽的,就只是覺得孩子單純可愛;孩子講了不可理喻的話,那就一定是童言無忌。可是,有多少人仔細想過,這些話中,包含了多少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心?

多少人就這樣忽視了一個真實的孩子!

太多的人只有一句“孩子還小”,就完全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是的,孩子還小,但無論怎樣,可能表達方式的有對錯,但卻客觀反映了孩子的內心需求,作為家長,為什麼不能耐心的聽完孩子的話,並給與孩子滿足或正確的引導呢?現今社會充滿了太多的浮躁,人們腳步匆匆,不敢稍作停留,每個人被各種壓力壓的喘不過氣。面對孩子的需求,也只是站在主觀的立場上看待,我們不覺得孩子能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我們認為自己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也許孩子暫時還不能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終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並感激我們當初為自己選擇的道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依然在茫茫的人海中負重前行,為了生活努力工作,為什麼就覺得自己為孩子選擇的就一定是對的呢?為什麼不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一次大膽的嘗試呢?哪怕錯了,相信在孩子的心裡,收穫一定大於失落。

所以,不要再說孩子還小,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聆聽他們的表達,讓孩子的心靈開出最美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