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經驗:編曲時的常見問題與解答!

1. 數字化的今天,與其說編曲是“走音區”,不如說是“走頻率”更準確。

很多新手朋友在編曲時,經常會覺得自己編曲比較“空”“不豐滿”“單調”,但明明自己已經用了很多樂器,音型和聲也走得不錯,為什麼聽著就是覺得“空”“單調”?納悶為什麼很多大師的作品,只有一架鋼琴或者一把吉他就很豐滿?有時候就是因為你的“頻響”曲線不夠均勻,或者說“缺頻”所導致!試試編一軌鋼琴或吉他,然後選一個頻響寬點的“PAD”鋪進去,什麼?你還是覺得空?再加一個吧,聲部排列也拉寬一些... 不過這只是某些時候,更多時候還是編曲上的問題。

2. 為什麼我用了很多樂器,還是聽著乏味?或者有點傻?

因為你每一個樂器走得都很傻,比如,吉他8分音符無變化彈和絃音,鋼琴也8分音符無變化彈和絃音,BASS 直接彈長音,鼓“咚搭咚搭”的有規律傻打,哪怕你用再多樂器都是乏味的或者會更亂!你要做的就是多聽,然後試著把單獨的一架鋼琴或者吉他編得聽著不那麼單調再去編很多樂器的。

3. 同樣1645的和絃進行,為什麼大師的那麼好聽,我的好單調好土?

實際上我告訴你,那些大師雖然用1645編,但有種東西叫“和絃外音”,並沒有告訴你,我用C和絃,就必須只能是1 3 5,或者我用C大七和絃(1357),也不代表我就不能加個“2”進去呀?甚至我還可以加個“#4”進去當經過音,可能你會問,#4不在自然調內呀,是的,不過我用的是“利底亞”音階的一級,這樣看,他依然在調內。再告訴你一個秘密,鋼琴在走C和絃的時候,實際上我吉他可以去走Em和絃,甚至G和絃!通常一個富有感情的樂器,如果一味的走和絃內音,不讓它帶點旋律性和色彩,就會變得難聽或者很土。

4. 為什麼我的鋼琴明明編得很好,為什麼聽著很機械的感覺?

首先鋼琴儘量用手彈進去,然後再修改調整音符的方法來做,純粹的鼠標去點音符當然機械。因為你“太準了”,就算你叫郎朗來錄一段鋼琴,開著節拍器讓他錄,他能把每一個音符錄到絕對準我把鋼琴嚼來吃了。但是正是因為人彈奏的這種“不準”,才能產生那種“人性化”“自然”的感覺,並且很多時候是本身需要彈奏一個和絃時,和絃音要稍微分開快速的順一個琶音上去,或者在彈一個絕對的柱式和絃時,只要是人彈的,每顆手指下去的先後絕對不可能一樣,不過通常人聽不出來,因為只有毫秒的差距,但錄進鋼琴窗就一目瞭然!所以,如果你是用鼠標做鋼琴,就得做得像真人彈的一樣,要故意做偏一些音符,就算柱式和絃也把它稍微每個音符移開幾毫秒。

5. 我們在為不同樂器編曲前應該事先想好用哪些樂器嗎?

為了能夠產生一個飽滿和豐富的音色,我們應優先使用能同時兼顧高音、中音和低音域的樂器。因此,我們不能用兩到三個高音樂器如小提琴、長笛等,而只用一個低音樂器如大提琴。每一個音域的音量也應相似,好讓編曲有平衡的效果。其次,我們應選擇我們熟悉的樂器,以寫出適合那個樂器表現的音樂。寫得不好的編曲會引起樂手在彈奏上的困擾。

6. 我可以使用鋼琴譜來改編成給不同樂器的分譜嗎?

可以。我們可以從其中抽出主旋律,和聲——用來伴奏主旋律的和絃,還有低音旋律。我們可以從鋼琴譜的低音旋律找出和絃。一旦低音被建立,我們可以找到所有其他的和絃音,將這些音以正確的組合排列出來就可顯示和絃。當和聲被建立後,我們可使用另一樂器來負責彈奏和聲部分。我們也可從鋼琴譜中找到一些節奏的樣式用以統合整首編曲,而這些不同的節奏樣式可用敲擊樂器彈奏出來。

7. 若鋼琴在快歌時只彈奏和絃,我們還需要為鋼琴寫出分譜嗎?

當一個樂隊裡有不同的樂器時,編曲的必要性才顯為重要。為了能更好地使用到每一件樂器,我們必需要為樂隊作一些編曲。假若鋼琴手不太會讀吉他和絃,那我們應將分譜寫出。這樣作的好處是確保鋼琴手彈奏和絃的音域不會與其他的樂器重複。假若鋼琴手會讀吉他和絃,我們應讓他們自由地即興,只是需要提醒他們儘量不與其他樂器所彈奏的音域重複。

8. 在慢歌裡為鋼琴編曲時,我們如何決定什麼時候用分解和絃,什麼時候用完整和絃呢?

分解和絃給予音樂一個抒情性的特性。而完整和絃則可製造出明朗的節奏感和一個豐富的和聲效果。假若在一首歌裡有其他的樂器可以強調節奏的部分,則鋼琴可以持續地以分解和絃彈奏。

9. 當我們在為鋼琴寫連接的部分時,應當注意什麼事?

在旋律方面來說,鋼琴在連接的部分應彈主旋律,好讓主唱知道何時回到唱主旋律。從和聲方面來說,鋼琴應帶出一個清楚的調性中心,尤其是在有轉調的時候。

在節奏上來說,鋼琴在連接的部分應保持節奏的完整性。假若速度上沒有改變的話,我們應該從頭到尾都能聽到一個清楚的節奏感。但若速度有加快或減慢的情況時,鋼琴應清楚地強調出速度上的變化,好讓主唱很容易地跟進。

10. 在使用絃樂與管樂上應有一定的比例嗎?

理想地來說,絃樂多於管樂是較好的,但真實的情況不總是可能的。管樂在先天性的表現上帶有獨奏的個性,單獨使用會很好。原則上來說,最好不要同時使用多把管樂,而只配上一支絃樂。

11. 我們如何分辨哪些樂器的部分過於華麗複雜?

當旋律因附加的部分過度擁擠而顯得模糊不清,我們就應該減少樂器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