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的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

作者 李云胜

过去,合肥民间欢度元宵节,通常从正月十四就开始了,在四乡农村尤其热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而庐州城里主要集中在鼓楼镇淮桥一带,也是灯笼高悬,人头攒动。

合肥人的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

合肥人过元宵节,和别的地方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提前一天过试灯节。 试灯的当晚,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元宵。不过圩区和岗区的吃法不一样,岗区忌旱,吃的是糯米做的元宵;而圩区忌涝,作兴吃糯米面做的粑粑,名字就叫“试灯粑粑”,据说自唐代就有了,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试灯粑粑”看起来土得掉渣,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首先,要准备好馅的材料,有嫩荠菜、野小蒜、芫荽、腊肉等,剁碎,用油炒煸至七八成熟待用。接着是烫面。面是用泡好的粳米碾成的,用铁锅炒干水分后,在盆中用开水冲烫拌和,揉搓成半透明状的面团。然后是包馅。最后是炕粑粑。一般以铁锅、木制闷盖为炊具,在灶下架火猛烧开后,用小火焖烤至熟,贴锅的一面一般已结有薄薄的一层黄壳。头锅炕熟的粑粑,应先供灶王爷,后才取食、馈赠亲友。合肥人的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

农村的正月十五热闹非凡,庐州城里也是流光溢彩,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镇淮桥畔。

那里早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是庐州城里最繁华的所在,邻近的金斗河上“百货骈集,千樯鳞次”,鼓楼、十字街连成一体,拱形的镇淮桥成了两岸往来的便道,药店、当铺、杂货铺、点心铺、首饰店等,各色的招牌打出来,各色的幌子挂起来,行人左顾右盼,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不远处就是文昌宫,号称“合肥的天桥”,卖艺的,杂耍的,三教九流充斥其间。正月十五那一天,许多人家都要带领家里的孩子到文昌宫拜一拜,然后再流连灯市,赏灯观景。合肥人的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

穆锦生老人家就住在十字街附近,平时家教严谨,女孩子根本不让抛头露面。但十五晚上例外,家里小姐由丫鬟陪着,从十字街往鼓楼那里一路望去,万家灯火,城开不夜,各路花灯一齐走上街头,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演“旱地行舟”等,热闹异常。

还有城隍庙,一到正月十五,不仅灯笼高挂,花戏楼更是好戏连台、日夜笙歌。戏台下是人山人海,庙门外也是车水马龙,来回叫卖的是冰糖葫芦,热气腾腾的是绿豆圆子和小馄饨,还有桂花洋杠糖的提篮小卖,以及拉洋片、耍把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