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季末迎考月仍以震盪爲主

5月市場流動性大部分時間內較為穩定,受月中繳稅以及月末跨月時點因素的影響,市場流動性有時點性波動。尤其是月末跨月時點,DR系列利率以及跨月存單發現利率都有明顯抬升,而跨月之後從IBLI指數監測來看,市場流動性壓力又快速釋放。由此可見,5月末的時點性波動主要受跨月衝擊影響,市場流動性風險基本可控。而債市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受到的影響來自多方面,既有流動性的影響,也有外部中美貿易摩擦談判拉鋸戰的影響。當然更主要的影響是去槓桿以來,企業融資可得性下降,企業債違約風險上升,對企業債形成情緒上的衝擊。而高等級利率債5月整體表現為收益率曲線逐漸修復,且利率整體小幅抬升的格局。

6月央行的調控目標仍是維持流動性總體適度和利率走勢相對平穩。儘管本月將有9200億逆回購陸續到期,以及4980億MLF到期,為達調控目標,央行利用各種工具對沖到期工具基本上是必然的。而財政存款方面,據歷史經驗觀察,近兩年平均下放約3000億,對宏觀流動性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而繳準按照當前一般存款的規模,可能會給市場帶來約4000億左右的負面影響。外匯佔款方面,雖然中美貿易未來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由貿易項所引起的流動性跨境流動暫時對國內宏觀流動性的變化影響較小。綜合研判,6月市場可能仍存在數千億流動性缺口,為平穩跨過二季度,央行淨投放的可能性較大。至於投放的方式,央行可以繼續用結構性工具直接擴大基礎貨幣供給,也可再次使用部分降準。這只是央行調控方式選擇的問題,調控的目標會盯住流動性需求的實際規模。預計,剔除一些局部波動時點,DR007利率中樞應維持在2.8-2.9%之間。而債市短期在政策面利好的背景下,大概率向偏樂觀的方向震盪修復。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6月大概率在區間3.55-3.75%內徘徊。

央行上週末發佈公告擴大MLF抵押品範圍,很大程度上旨在針對近期被熱議的信用債違約風險。監管加強、表外高收益配置資金回表,不少企業債券市場再融資出現困難,這是本輪信用風險加劇的背景。央行擴大MLF抵押品範圍,一定程度上可能緩解目前中低等級信用債發行困難的現狀,但實際效果仍需觀察。不少銀行應該會考慮所投信用債是否在需要流動性的時候能足額在央行換取MLF流動性。再者,銀行還需要綜合考量MLF資金成本以及信用債的違約概率。央行公告稱可抵押,但絕非信用債發生違約由央行兜底兌付。MLF所借流動性既有資金成本,也有歸還期限。對於銀行來講,MLF更多的是一個種流動性調劑過渡的安排,並未從根本上消除市場上的信用風險。信用債一旦違約,配置該信用債的銀行仍會遭受違約損失。可見該政策對未來一段時間信用債市場企穩有積極作用,但市場信用風險的改善還需視企業基本面改善的進度而定。

BTI債市技術研判:債市各板塊都仍處於IP條件觸發的時間區間,因而短期債市利率技術上“震盪”的概率較大。

圖1 國債市場趨勢強弱研判圖

債市季末迎考月仍以震盪為主

數據來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Wind

圖2 國開債市場趨勢強弱研判圖

債市季末迎考月仍以震盪為主

數據來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Wind

圖3 公司債市場趨勢強弱研判圖

債市季末迎考月仍以震盪為主

數據來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Wind

圖4 企業債市場趨勢強弱研判圖

債市季末迎考月仍以震盪為主

數據來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Wind

注:趨勢強弱指數BTI數值越高,表明當前市場的趨勢性較強;反之,當其數值越低,表明當前市場趨勢性越弱,屬於震盪行情。IP1、IP2、IP3為“中斷點條件”,且IP1、IP2、IP3條件強度依次遞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