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高,爲何還口乾、多飲?

血糖不高,为何还口干、多饮?

醫生,我的血糖明明不高,為什麼還一直口渴、多飲、多尿?

“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所以一提到“口渴、多飲”,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糖尿病。但有時遇到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李大爺患冠心病多年,每當勞累、飽食就感覺胸悶、憋氣,最近又添了“口乾、多飲”的新毛病,開始他以為是得了糖尿病,但幾次化驗血糖(空腹及餐後)都不高,其它化驗檢查也沒什麼問題,於是,便來門診諮詢。通過問診得知,李大爺有冠心病同時合併“竇性心動過緩”,最近心內科醫生給他開了“心寶丸”提升心率。其實,問題正是出在這裡,因為心寶丸中含有東莨菪鹼,後者有提升心率的作用,但可抑制唾液腺分泌導致口乾。在囑咐李大爺暫時停服心寶丸觀察後,口乾症狀果然消失了。

口乾、多飲,不是糖尿病的專利!

所以,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三多一少”症狀非常典型,卻並非某糖尿病所特有,其他許多疾病,如尿崩症(包括中樞性及腎性)、各種原因所致的高鈣血癥(如甲旁亢)、精神性多尿等均可引起口乾、多尿、多飲等症狀。

血糖不高,为何还口干、多饮?

1. 精神性多尿: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煩渴、多飲、多尿,以女性多見,病人“多飲在先、多尿在後”,白天尿量大於夜間尿量,症狀受情緒的影響,病人同時伴有其它神經症的症狀,“禁水-加壓素試驗”正常。

2.中樞性尿崩症是由於下丘腦-神經垂體病變導致垂體加壓素(AVP)的合成和釋放不足所致。病人表現為嚴重得多尿、多飲,尿比重及尿滲透壓降低,禁水-加壓素試驗顯示:禁水後,病人尿量仍多,尿比重及尿滲透壓升高不明顯,在注射外源性AVP後,尿量明顯減少,尿液濃縮,尿比重及尿滲透壓明顯升高。

3.腎性尿崩症:是一種家族性X連鎖遺傳性疾病,其腎小管對AVP不敏感。往往出生後即出現症狀,多為男性,女性表現為輕症,並可致生長髮育遲緩。這種病人的腎小管對AVP不敏感,注射加壓素後尿量不減少,尿比重不增加,血漿AVP濃度正常或升高。

4.慢性腎臟疾病:

主要是腎小管疾病,可影響腎臟濃縮功能而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狀,但多有原發病的臨床特徵,且多尿的程度也較輕。

5.高鈣血癥:甲旁亢、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可引起高鈣血癥,高鈣血癥可抑制“抗利尿激素(ADH)”對遠端腎小管水重吸收的作用,導致多尿、多飲,夜尿增多,嚴重者頗似尿崩症。

6.藥物因素:如某些含有莨菪鹼類的藥物,如顛茄片、心寶丸、654-2等等,均可導致口乾、多飲。

理論結合實踐,再看一個經典病例:

王先生4年前單位組織查體時發現血糖高,確診為2型糖尿病,當時並無明顯的自覺症狀,以後一直堅持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病情比較穩定。近半年來,逐漸出現口渴、多飲、多尿等症狀,並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勢,每天至少要喝兩暖瓶水,尿量達6000~7000ml/天,每晚起夜小便達十多次,起初他以為是高血糖引起的,但多次檢測

血糖均大致正常。在詳細瞭解了病史之後,醫生複查了隨機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尿常規,結果顯示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無法用高血糖來解釋,同時病人的尿比重很低,只有1.002(正常值為1.015~1.025),這些線索高度提示這位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時合併“尿崩症”。

次日醫生為患者做了“禁水-加壓素試驗”,結果禁水後病人尿量不減,尿比重及尿滲透壓均無明顯升高,注射“垂體加壓素(AVP)”後病人才出現尿量明顯減少,尿比重及尿滲透壓升高,符合“中樞性尿崩症”,蝶鞍X攝片及腦垂體核磁檢查(MIR)未發現佔位病變及其它異常,病人最終診斷為“2型糖尿病”合併“特發性中樞性尿崩症”。在維持原來降糖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療,病人口渴、多飲、多尿症狀很快消失,病情好轉出院。

總結:

1.當糖尿病患者症狀不能完全用高血糖來解釋時,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而應

拓寬思路,想想病人是否同時伴有其它可引起多尿、多飲的疾病,並作相應的排查,以明確診斷。

2.醫生在採集病史以及結合化驗結果分析病情時一定要耐心仔細,並認真做好鑑別診斷,不能以太忙為藉口而不求甚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