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先生寫的一部古典小說,所以裡面也不乏許多神話和預言!比如,當初龍虎山的祖老天師洞玄真人傳下法符,囑付道:伏魔之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裡面。但是宋仁宗時期的洪太尉在龍虎山遊玩時,不聽眾人勸,非要打開“伏魔之殿”,結果放走了殿內鎮壓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這一百零八星即應了後來的水滸一百零八好漢。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其實,水滸中還有4大預言,魯智深看懂1個,公孫勝看懂1個,燕青看懂了1個,最後都善終;而宋江一個也沒有看懂,最後結局悲慘。都是哪4大預言呢?下面我給大家一一盤點!

第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花和尚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後,智真長老讓魯智深去投靠東京大相國寺東的住持智清禪師,並在臨行前送給魯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魯智深沒有想到此預言果然應驗了: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救林沖,算是遇林而起;魯智深上二龍山落草,算是遇山而富;魯智深上了水泊梁山,算是遇水而興;只有遇江而止是魯智深暫時沒有做到的,但後來智真長老再送個魯智深四句偈言,魯智深的“遇江而止”就做到了!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第二: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徵遼得勝後,魯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臺山,參拜智真長老。魯智深臨別時智真長老再贈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果然前兩句偈言都應驗了:徵方臘時,魯智深在萬松林活捉了敵將夏侯成,算是“逢夏而擒”;魯智深在深山活捉了方臘,算是“遇臘而執”。魯智深覺得智真長老真是準,於是繼續按照智真長老的四句偈言而做。一天,錢塘江漲潮,魯智深聽著潮聲,想起了智真長老說的“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忽然隨潮歸去,化身為真佛,也算是功德圓滿,得以善終!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第三:“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

前面說到了,宋江是魯智深一起慘敗智真長老,於是宋江也向智真長老求指點迷津。於是智真長老看在魯智深的面子上,也送給宋江四句偈言:“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宋江看了,不知其中深意,請求長老開解,但是智真長老以“此乃禪機隱語,汝宜自參,不可明說,恐洩天機”拒絕了宋江的請求。所以說,宋江直到死也沒有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但有一人明白,此人就是浪子燕青。梁山大軍路過一個叫“雙林鎮”的地方時,遇到一位高人,名叫許貫忠,正巧是燕青的古交。宋江想請此人出山,但是許貫忠以要贍養老母親為由給拒絕了!燕青讓梁山大軍先行,自己留下了和老朋友許貫忠敘敘舊,就是這場交談讓燕青明白了智真長老四句偈言的真意。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的意思就是看到大雁飛翔的時候,向東去朝見皇帝,那時就梁山弟兄不會有團圓了。“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就是指眼前的功勞已經足夠了,路過雙林鎮時就應該卸甲歸點了,這樣才能福壽齊全!燕青參透這句預言後,苦勸主人玉麒麟盧俊義急流勇退,但是盧俊義不領情,燕青只好悄然離開,和李師師一起消失在茫茫人海!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第四:逢幽而止,遇汴而還

當初,宋江一上梁山,入雲龍公孫勝看宋江來者不善,於是以探母參師為由,溜之大吉。但宋江攻打高唐州,被太守高廉的妖法打得大敗,於是吳用讓戴宗李逵一起去薊州尋取公孫勝。公孫勝死活不想回梁山,於是李逵斧劈公孫勝的時候羅真人,逼不得已,公孫勝值得和李逵一起回梁山。

臨走前,羅真人送給公孫勝一句話:“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公孫勝回梁山後,隨宋江南征北戰,破立戰功,先後征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師回朝,駐紮在東京城外陳橋驛。公孫勝突然想起師傅羅真人的話——“逢幽而止,遇汴而還”,於是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綜上水滸中的四大預言,全面得以應驗,這四大預言背後就是2大高人,一位是智真長老,一位是羅真人!智真長老送給魯智深的第一個預言,魯智深沒有看懂,但是第二個預言魯智深看懂了,最後得以善終。智真長老送給宋江的預言,宋江沒有看懂,倒是燕青看懂了,最後宋江被奸臣毒死,燕青得以善終。羅真人送給公孫勝的預言,公孫勝參透了,最後公孫勝也得以善終。看來,只有領悟能力高、有慧根的人才能參透大師們的預言啊!朋友們,看完本文你有什麼不同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水滸中4大預言,3好漢各看懂1個都得以善終,可惜宋江一個也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