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推薦:缺鐵性貧血(IDA)的臨牀症狀和治療用藥總結

缺鐵性貧血(IDA)

IDA,是由於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貧血。

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

一、病因

1、鐵攝入量不足

2、需求太多

3、鐵吸收障礙

4、鐵的丟失過多

二、臨床表現

1、缺鐵性貧血的病理生理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1)鐵減少期(ID)(鐵負平衡期):此階段體內儲存鐵已減少,但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鐵尚未減少。

(2)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缺鐵造血期):此期儲存鐵進一步耗竭,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亦不足,但循環中血紅蛋白的量尚未減少。

(3)缺鐵性貧血期(IDA):此期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並出現一些非血液系統表現。

2、臨床表現

1)―般情況:乏力、睏倦、活動耐力減退

2)皮膚黏膜:結膜及甲床蒼白,皮膚乾燥、萎縮

3)呼吸、循環系統:心悸、氣短、心率增快

4)中樞神經系統:頭暈、眼花、耳鳴、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及注意力不集中

5)消化系統: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吞嚥困難、腹瀉

6)泌尿生殖系統:女性可有月經增多或繼發性閉經;男女均可有性慾減退。

醫生推薦:缺鐵性貧血(IDA)的臨床症狀和治療用藥總結

三、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

1、有明確的缺鐵病因。

2、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

3、Hb降低比RBC減少明顯。

可以從血常規報告單上快速判斷:通常Hb與RBC比例約3:1(如Hb 120g/L,RBC4.0×1012/L);

在補鐵後第5~10天覆查,網織紅細胞升高至4%~10%。

5、關於鐵代謝的檢查

1、口服鐵劑

治療的目的不僅要糾正缺鐵性貧血,還應補足已經耗竭的儲存鐵。

宜選用二價鐵(硫酸亞鐵、右旋糖酐鐵、琥珀酸亞鐵和多糖鐵複合物)

成人治療劑量元素鐵180~200mg/d,預防劑量元素鐵10~20mg/d。

應根據血紅蛋白水平估計補鐵治療劑量。

Hb>110g/L補充元素鐵總劑量5g;

Hb90~110g/L,補充10g;

Hb<90g/L,補充15g。

醫生推薦:缺鐵性貧血(IDA)的臨床症狀和治療用藥總結

胃腸不能吸收,或需要快速補鐵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靜脈或肌注補鐵治療。

個體需要的總補鐵量計算公式=體重(kg)×2.3×(150-目前Hbg/L)+500或1000mg(儲存鐵)

靜脈注射鐵劑有右旋糖酐鐵和蔗糖鐵;

注意首次用藥前,先給予試驗劑量,並且應具備治療過敏反應的應急措施,1小時內無過敏反應再給予足量治療。

五、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1)食物-鐵劑相互作用

(2)藥物-鐵劑相互作用

抑酸藥物(質子泵拮抗劑、H2受體拮抗劑)影響三價鐵轉化為二價鐵,避免長期服用;

四環素、消膽胺等陰離子藥可在腸道與鐵絡合;

碳酸氫鈉可與亞鐵生成難溶的碳酸鐵,均影響鐵劑的吸收。

口服鐵劑可加用維生素C,胃酸缺乏者與稀鹽酸合用有利於鐵劑的解離。

(3)療效監測

① 在累積劑量每達5g時應檢測Hb和鐵蛋白水平。

如口服鐵劑治療有效,網織紅細胞最早上升,高峰在5~10天。2周後Hb上升,2月後達正常。

② 為了補足儲存鐵,鐵劑治療應該在Hb正常後至少再補充鐵劑4~6個月。

醫生推薦:缺鐵性貧血(IDA)的臨床症狀和治療用藥總結

(4)服藥前需要解釋

① 鐵劑可引起腸道蠕動減慢、引起便秘;

② 部分患者胃腸道反應較重,可在餐後服用;

③ 鐵劑使大便顏色變黑,可掩蓋消化道出血或引起認為出血的擔心。

(5)預防鐵負荷過重。

鐵劑在胃腸道的吸收有黏膜自限現象,表現為鐵的吸收與體內儲存量有關,正常人的吸收率為10%,缺鐵性貧血者為30%。

長期使用鐵製品來煎煮酸性食物,可腐蝕胃黏膜及使血循環中游離鐵過量,出現細胞缺氧、酸中毒、休克和心功能不全,應及時清洗胃腸和對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