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座官員宜居的城市

摘要:搞規劃的先給本部門“規劃”191套低價房,這種靠房吃房的權力變現,也“變”得太直接了吧!能指望這樣的規劃部門去為公眾服務,能指望這樣的規劃部門負責任地規劃嗎?鬼話吧。低價房之下,腐敗之下,官員宜居了,百姓就不宜居了。

西安,一座官員宜居的城市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別怪我給一座城市貼這樣的標籤,這真是我看到《西安規劃局被曝半價購房,多位局領導名下有2個車位》這樣的新聞後,腦子裡很自然冒出來的想法。如果覺得這個標籤很難聽,也不是我貼的,而是當地某些部門某些官員給一個城市帶來的恥辱印記。

感謝西安當地媒體的報道,讓西安市規劃局191套團購房的醜聞浮出水面。這篇報道稱,西安曲江房價一直在西安高居不下,而在距離大唐芙蓉園不足1000米的長慶坊二期,西安市規劃局191套團購房,價格還不到周邊商品房售價的一半,多位局領導名下有兩個車位,團購房價低於曲江2016年保障房價格。西安紀委監委已介入調查。

西安,一座官員宜居的城市

房市堅挺,房價畸高,一房難求,規劃局竟以如此低價拿到191套房。——房地產開發,規劃部門是必經的環節,搞規劃的先給本部門“規劃”191套低價房,這種靠房吃房的權力變現,也“變”得太直接了吧!能指望這樣的規劃部門去為公眾服務,能指望這樣的規劃部門負責任地規劃嗎?鬼話吧。

在西安這樣的大城市,在大唐芙蓉園這樣的中心地段,竟能拿到4495元/平方米的房子,這樣的城市也太宜居了。可惜普通百姓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只是規劃局官員“宜居”,規劃局領導尤其宜居,輕鬆享有兩個車位。

為什麼把西安跟“一座官員宜居的城市”聯繫在一起呢?因為這兩年西安曝出的不少負面新聞,都跟官員相關,都能看到官員在這座城市享受到的種種或明或暗的福利和權力紅利。

今年5月曝出的買房搖號醜聞,就指向了當地官員。5月底,兩張名為“南長安街壹號DK6-1關係戶名單”的圖片在網上大肆傳播,從這份圖表看,很多房源已經內定,而內定的人涉及建設、規劃、房管、土地、供電等與房地產關係密切的單位。官員調查後通報稱,違規銷售的106套房屋重新公開搖號銷售,有35名公職人員受購房者給房地產公司項目相關人員“打招呼”,造成不良影響,其中8人被免職。

說這只是個案,你信嗎?千萬不要小看這種搖號醜聞,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是巨大的。沒有人會覺得這只是個案,人們對搖號的信任會崩塌,會連帶懷疑所有的搖號,覺得所謂搖號是在公眾眼皮底下表演透明,進而懷疑當地政府所有的行為。這一次暴露純屬偶然,如果那個房產中介沒這個失誤,誰知道背後有這麼多關係?拿什麼讓人們相信只是這一次搖號才有問題,以往都很公平,都沒有人找關係呢?拿什麼證明這一次官方調查沒有留情面,而是秉公執法?

先有昨天的搖號醜聞,再有今天的規劃局團購低價房,涉及很多公共部門,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個案了。規劃局靠房吃房,相關部門給房產商打招呼提前鎖定搖號房源,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官場生態存在問題,是不是當地部門存在某種權力自肥的潛規則,是不是很多部門都有類似團購低價房的福利特供?必須徹查。

還想到前段時間西安的一件事,當地某媒體發的一份文件,稱某員工在報社領導講話時交頭接耳,缺乏敬畏意識,違反會議紀律。此員工被責令公開檢討,並扣罰當月績效工資50%。——什麼叫“缺乏敬畏意識”?這樣的通報,讓人感到一種不寒而慄的官威官氣。

還想到去年這時候的南航前11排座位事件,南航宣傳稿稱《“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為政府執行要務護航》,報道稱西安官員考察團到成都考察,讓航空公司留下前11排座位。雖然後來南航背了鍋,稱西安官員並沒有提出前11排的特殊要求,也沒有隔離,但這一事件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連西安領導後來都開會總結教訓稱“敲響了一次作風建設的警鐘,敲得及時、敲得必要”。

這些新聞讓人看到的都是“官氣”,都是官員的“宜居”。

《華商報》的評論很尖銳,稱“191套團購房”需要一個合理解釋。當地紀委介入很快,已經成立專項調查組介入調查,相信很快會給公眾一個交代。輿論監督和紀委監督的合作,共同去扒有關部門的糞,這是好事。去過西安好多次,很喜歡這座城市,喜歡西北人的豪爽,喜歡古都的風韻,喜歡那裡的美食,但不喜歡那裡瀰漫的濃厚官本位文化。我不知道“搖號醜聞”和“規劃局低價房”是不是官本位文化結出的惡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千萬別當成個案去治,絕不只是規劃局的問題。也別輕描淡寫為不正之風,這就是赤裸裸的腐敗,把公權當成了私器,讓規劃成了鬼話。

低價房之下,腐敗之下,官員宜居了,百姓就不宜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