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關於吃

人們總有很多欲望

小時候,頓頓有肉、天天有糖,可以說是很滿足了。記憶中,這樣的日子只存在春節,家家戶戶的團年宴上,年年有魚、脆藕大骨湯、紅燒獅子頭、東坡肉是妥妥的壓軸菜,大人們夾一塊大肉、喝一口美酒,放下杯子笑眯了眼。而在小孩子的眼裡,零食就是一切,外婆親手做的酥糖,奶奶煮的甜湯,只要帶有甜味,一定是孩子的最愛。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生活條件變好了,口味也變挑了。水果餡的湯圓總比米酒湯圓甜;炒菜關火後撒一把芝麻,這是做飯必備的的儀式;只愛雞肉和魚肉,蛋白質含量高還不長胖;煮麵也得掐表計時,每一秒出鍋的口感都不相同……當吃飯開始講究,魯菜的鹹鮮、川菜的麻辣、蘇菜的清鮮、粵菜的清淡、浙菜的滑嫩、閩菜的海味,逐一在舌尖綻放!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還記得年幼時許願,長大要做一個走遍世界的吃貨。長大後,腳步隨眼界擴展到全世界,小時候心心念唸的M記與K記被徹底拋在身後。精緻的法餐、樸實的意菜,韌嫩的牛排、肥美的生鮮,在米其林大師的演繹下,美食有了更加驚豔的變化,而我們也期待能有更好的方法嚐遍世界美食。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以前行萬里路,只為嚐遍美食,近年來外賣盛起,一通電話,外賣員將美食隨時隨地送上門,終於,我們不出家門也能嚐到各國美食。雖然食物還是那個食物,但味道卻不是那個味道。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在標準化的製作工藝下,食物越來越美味,味道也越來越相同,美食對於我們的意義不僅僅是滿足身體的需要,更多的是慰藉自己的心,但現在,心裡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少的是那一種熟悉的味道,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味道,如果說是尋味,倒不如說是在“尋心”,尋找心中縈繞,味蕾記得的那段塵封記憶。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憶不起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到了一定年紀,總會拾起家裡的味道。”確實,見慣了太多世面,對這句話深有同感。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少年時總是夢想每天都能吃到山珍海味,那時的自己苦於囊中羞澀,每每聽到或看到頂級餐廳大廚做出的美食,知餐霞而不知味。後來,人生中走過了一些地方,也品嚐過一些美味,但總是忘不掉家裡的味道。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山珍海味嘗過了就是嘗過了,適合淺嘗輒止,就好比人生旅途中的一處驛站,暫時落腳而已;但家裡的味道,是一個人成長和變強的本源,我們從中汲取的營養,支撐著我們這麼多年來走過的路。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米馬雜貨鋪不忘初心,孜孜不倦的追求食物的初相。精選純天然食材,拒絕添加劑,只為保留食物最鮮美的味道,呈現出更安心的美味。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果蔬調味料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古田精選醜耳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眾果秋來莫不臣——泰國清邁桂圓乾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人間至味是清歡——原味醪糟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甘甜有零卡糖,軟糯有薏米,溫潤有醜耳,天然有豆皮。你若偷懶,有香菇醬下飯;你若饞嘴,有金錢肚解饞;你若煲粥,有桂圓乾;你若炒菜,有果蔬調味料。

追求食物本味,怎能少得了它們!

食、色,性也。”

這世界遼闊,願你不忘初心,嚐遍世界,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