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閥政治,韓國無法避免的政治弊端

上期說到幾乎每一任韓國總統卸任後都會遭到清算,其中大多數卸任領導人都與韓國幾大財閥有關。韓國的財閥中以三星的影響力最大,俗話說韓國人一生都無法避免三樣東西:死亡、稅收和三星。在所有關於“三星帝國”的描述中,最確切的比喻或許來自一張流傳甚廣照片,照片裡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恭敬地向三星領導人李健熙鞠躬。今天就簡單聊聊韓國的財閥政治。

財閥政治,韓國無法避免的政治弊端

李明博:我為三星打call

韓國的財閥興起於朴正熙執政階段,60年代朴正熙總統執政後,確立了以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扶植出口能力強的大企業,使這些企業快速壯大。70年代,韓國政府選擇了一些大財閥作為依靠和大力扶植的對象,實現規模化經濟。到了80年代,韓國財閥開始進入成熟期,韓國政府對大企業的支持與扶植使財閥迅猛發展,可以說韓國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財閥的發展,某種意義上來說,三星等企業就是韓國自己的“國企”。時至今日,韓國的十大財閥年產值佔韓國GDP的85%。由於財閥的壯大依賴政府的扶持,所以財閥集團也會在政府培養自己的代言人,力推他們走上更高的崗位,以此獲取更多的利益。

財閥政治,韓國無法避免的政治弊端

朴槿惠受審

比如前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就是在現代集團起家的,通過在現代集團任職,李明博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經濟資源,這也為之後成功競選首爾市長和韓國總統鋪下了堅實的基礎。李明博當政後又和三星集團眉來眼去,李明博還曾經為了自己哥哥利用自己影響力貪汙的事情道歉。朴槿惠是因為閨蜜崔順實幹政門下臺的,但是這背後也是財閥和崔順實的勾勾搭搭。

在韓國,要想脫離財閥獨自競選各層級領導人可謂是難上加難。財閥集團可以給他們的代言人提供競選資金、彙集政治資源,集中力量打壓競選對手。自己代言人當選後,感念於金主的支持,會或多或少的對金主企業進行政策支持,有意的扶持壯大。通過這種方式,韓國財閥集團影響甚至控制了韓國的政治,也導致韓國政府貪腐醜聞不斷,政府的政策都為大企業服務,老百姓沒有享受到太多的發展實惠,民眾不滿日趨加深。

財閥政治,韓國無法避免的政治弊端

文在寅:我也很難辦啊

離開財閥難上位,上了位又要顧及到金主,力圖改革又怕影響國家經濟,不改革又不能讓民眾滿意,文在寅其實挺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