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養了一羣小黃魚,外表呆萌可實力強悍,發現潛艇立馬圍了上去

在現代戰爭中,傳統的作戰方式已經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而改變,過去,戰機、坦克、軍艦都只能由人為控制,但是,隨著人工智能同武器裝備結合,戰場上越來越多的軍用無人機、無人坦克、無人艦艇湧現,其中,中國和美國引領著無人機技術的潮流。

眾所周知,在戰火紛飛的中東地區,沙特、阿聯酋、敘利亞、伊拉克、約旦等國軍隊中就充斥著中國“彩虹”、“翼龍”系列無人機,而中美兩國均在無人水面艦艇、無人坦克方面下足了功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動武器裝備“無人化”,並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南海養了一群小黃魚,外表呆萌可實力強悍,發現潛艇立馬圍了上去

據媒體披露,在前段時間,我國在南部海域萬山群島附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上演練,56艘無人艦艇進行了大規模的“多艇協同”技術測試,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56艘無人艇整齊劃一的前行,完成了無人艇集群隊形保持、隊形自主變換、協同避障、容錯控制等多項測試科目。

在測試過程中,56艘無人艇還擺出了“軍”“民”兩個字,場面震撼,開發者表示,演練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戰時其未來在海戰中的作用,若批量生產,該無人艇的單價不會超過10萬人民幣,隨著技術愈發成熟,未來一個指揮中樞可以控制上千艘無人艇,在海戰中,尤其是海況複雜的海域,該無人艇作用明顯,冷不丁對手一艘造價數十億的大型戰艦就得遭殃。

南海養了一群小黃魚,外表呆萌可實力強悍,發現潛艇立馬圍了上去

此外,我國近幾年也在加快水下無人機的研發,目前,我國已經在南部海域乃至深入到遠海進行水下無人器的測試,水下無人器具有下潛更深、下潛時間長、隱蔽性強、造價低等特點。

綜合國內的披露的消息可以瞭解到,目前我國水下“機器魚”已經發展成系列,譬如我國北京航天海納科技公司最新研製的HN-1無人柔性航行器已經在南部海域多次測試成功,HN-1長3米、重200公斤,在加上黃色的塗裝。

南海養了一群小黃魚,外表呆萌可實力強悍,發現潛艇立馬圍了上去

基於仿生學技術導致其外形看上去就是一條放大版的“小黃魚”,外形呆萌,可實力強悍,其水下最高航速能達到16節。由於沒有安裝螺旋槳推進器,而採用和魚一樣的遊動方式,隱蔽性強,難以被對手察覺。

開發者對錶示,HN-1在騙過對手偵察設備後,迅速接近潛艇給其致命一擊!

隨著我國近海養著的這群“小黃魚”發展壯大,面對喜歡在國南部海域出沒的美軍核潛艇,“小黃魚”群一旦發現其蹤跡,一旦圍了上去,將給美軍不小的心理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