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癌共舞|癌痛治療的19個誤區——雅穎經驗談(下)

與癌共舞|癌痛治療的19個誤區——雅穎經驗談(下)

與癌共舞|癌痛治療的19個誤區——雅穎經驗談(下)

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止痛藥物的目的是緩解疼痛,殊不知一些錯誤的用藥觀念不但不能使疼痛得到緩解,還會在某種程度上“幫倒忙”。雅穎結合自己的止痛經驗,對疼痛治療中的一些錯誤觀念進行總結,通過上、下兩部分共19個問題,今天將分享剩餘9個問題以便大家參考。

誤區11、阿片類藥物會抑制呼吸

只要小劑量起始、勤觀察、多隨訪,呼吸抑制是可以避免的。儘量從小劑量起始,劑量增加的幅度要考慮疼痛程度,也要考慮患者的年齡、臟器功能、併發症和身體情況,這類問題芬太尼有微小概率,緩釋片劑目前沒有一例發生。

誤區12、對阿片劑量的增加應該有所保留

疼痛治療強調足量用藥,按理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科學使用阿片類藥物(但目前國內還不如自己琢磨靠譜,他們更不到位,針劑都認可劑量就算了吧)完全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疼痛。阿片類藥物作用沒有封頂效應,劑量的增加應該持續進行,直至達到止痛效果理想、而又沒有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反過來,如果劑量不足,止痛療效不佳,只會帶來沒有任何收益的風險。長期止痛不足會在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形成疼痛記憶,導致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強,使疼痛進一步加重,從而使疼痛的控制更加困難,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在癌症患者中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疼痛可以縮短患者的生存時間。患者對阿片需求的個體差異非常大,劑量不足可能會產生阿片治療無效的誤解,劑量不足也是很多患者認為阿片治療無效的常見原因。

誤區13、打針比口服用藥止痛效果好

經常聽到患者這樣說:“醫生,我疼死了,快給我打一針吧!”,“我打針止痛都沒用,你讓我吃幾片藥就能起作用嗎?”,還有患者家屬問:“要是到最後口服止痛藥不管用了,就得打針吧?”

他們認為打針比口服止痛藥都好。事實上,決定療效的是阿片類藥物在血液中的藥物濃度, 而不是給藥途徑。只要劑量相同,口服的阿片藥物與靜脈給藥同樣有效且更安全。但靜脈注射和皮下注射會有一個血內藥物濃度的高峰,在高峰時患者產生欣快感,吸毒者的藥物依賴就是來源於這種欣快感;而且靜脈注射和肌肉注射作用維持時間很短,等到血內藥物濃度的高峰過去,藥效也就基本沒有了。而且,注射給藥時,藥物吸收不穩定,極易導致血藥濃度波動,不利於止痛治療反而止疼過去爆發更疼,還沒休息好又要迎接戰鬥,折騰死。隨著醫學和製藥業的發展,新發明的一些麻醉性止痛藥,多采用緩釋劑型,藥物吸收快而穩定,血藥濃度波動小,既能達到快速止痛又不至於使血藥濃度過高而產生成癮副作用,這是美好的一個暢想,感謝科學研發著創新。

誤區14、腫瘤患者疼痛發作時才給藥

晚期腫瘤患者的疼痛是慢性長期性疼痛,止痛目的就是要緩解這種頑固性疼痛,讓患者長期不痛,舒適地、有尊嚴地生活。只有按時給藥(如 12 小時一次)才能達到有效、穩定的血藥濃度,才能實現止痛目的。按需給藥是指患者出現疼痛再給藥,這樣會讓患者忍受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也不利於疼痛的長期控制。不疼都要按時足量用藥除非疼痛根源開始有所控制,逐步減量,減量也的按時按量給予。

誤區15、止痛藥用量越來越大,是“成癮”了

為什麼止痛藥用量越來越大才能控制疼痛?其實道理很簡單。第一,病情發展,導致疼痛加重了。第二,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患者產生了“耐藥性”,即“假性成癮”。這樣的患者通常有長時間疼痛控制不理想的歷史,以及一直按時服用一種或多種阿片類止痛劑,但劑量不夠。這與“成癮”有嚴格區別。“耐藥”是患者長期服用同一藥物,對該藥產生適應性,只有逐漸增加劑量才能達到原來的止痛效果。“成癮”則是為追求欣快感而不顧尊嚴去獲得“藥物”的慾望和行為。癌症患者規範服用阿片類藥物不會成癮,因為疼痛和腫瘤的存在是現實的,疼痛是

“成癮”的天然對抗劑。通過有效的抗腫瘤治療使疼痛緩解以後,止痛藥可逐漸停止使用,而無任何“成癮性”。

誤區16、過早使用止痛藥物今後無止痛藥可用

腫瘤治療的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早期腫瘤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甚至可以完全治好。疼痛作為一種疾病,其道理是一樣的,及早使用止痛藥將癌痛控制在萌芽狀態,可以避免形成難治性疼痛;止痛藥使用越早,劑量越小,效果越好。阿片類止痛藥物無劑量限制性,可以根據病情變化調整、增加用藥劑量,直至達到滿意的止痛效果,而副作用並不增加。臨床推薦的羥考酮劑量為每日 10~5000mg。因此不存在無藥可用的問題。及時進行有效的止痛治療還可使患者擺脫疼痛困擾,以更好的狀態接受抗腫瘤治療。

誤區17、我常常抱怨疼痛,會讓人覺得很煩

不會的。一個好的患者就是要正確表達出你的感受,這樣才會有人知道要如何幫助你或者自助求知不是求死。忍痛只會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嚴重傷害,並使疼痛更加難以控制。

不會。因為止痛藥只會控制疼痛,並不會影響疾病本身,更不會影響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效果。控制疼痛可以使患者更有精力進行抗腫瘤治療。和其他藥物的互相藥理,說明書裡看一下這部分知識就可以避免,比如簡單的不能喝酒不能用抗抑鬱的一代藥物等。

誤區19、幾種止痛藥混合用效果更好

癌症患者疼痛的病因複雜,所以強調藥物聯合止痛治療,目的是針對疼痛產生的不同機制或是利用不同類型止痛藥物的不同作用特點進行綜合治療,但不能同時使用相同作用機制的幾種藥物。比如硫酸嗎啡緩釋片(美施康定)、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奧施康定)、都是作用於阿片受體,作用機制一樣,因此不能同時使用,但三者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與非甾體類抗炎藥、輔助藥物合用。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止痛藥物根本不能混合使用。比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同時使用會增加消化道潰瘍的風險,而止痛效果並不增加。

總之,患者一定要對癌痛進行系列學習,通過對癌痛級別、止痛藥使用等方面的瞭解,結合案例,綜合自身實際情況,對癌痛知識進行消化吸收,直至有效使用。本文為癌痛治療錯誤觀念(下),後期本號也會推出癌痛系列文章,請各位關注!

同時各位也可以通過關注與癌共舞訂閱號(ID:YAGW007)閱讀有關癌症相關知識,通過文末留言、後臺留言等多種方式,參與癌痛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