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食方有助夏日養心袪溼

中醫認為,夏日炎熱入心經,“心為君之官”,也就是說,心是五臟六腑的發動機。而在陰陽五行中,心為火。因此,中醫主張,夏季養生要以降心火、養心為目的。此外,長夏有大暑、小暑,還有梅雨天,氣候溼熱,溼邪入侵人體,因此還要注意祛溼驅困。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藥學部退休中醫老藥師林英元指出,夏季養生要注意五個要點:吃苦、護心、降火、消暑、祛溼。

五款食方有助夏日養心袪溼

食療五方:

1.參蓮泡水飲

做法:西洋參3克、蓮子蓮心10克,麥冬5克,打成粉,衝開水飲用。

作用:益氣護心,降火。

2.入夏三葉飲

做法:荷葉、竹葉、竹葉芯煮開水服用,在煲水前,先將所有食材浸泡20分鐘。

作用:荷葉能調油膩,竹葉、竹葉芯能夠清熱、清心、防暑、降火,去煩止渴。

3.消暑健脾飲

做法:用適量雲茯、苡米、山藥、冬瓜(冬瓜要連皮帶瓜仁)煲水飲用。

作用:清熱、健脾、化溼。

4.五豆雜糧飲

做法:將適量紅豆、赤小豆、綠豆、扁豆、黃豆與南瓜煲水飲用。

作用:消暑清熱。

5.苦瓜煲水或苦丁茶

做法:將苦瓜煲水飲用,或用苦丁泡茶喝。

作用:夏季吃“苦”能養心,苦抗菌消炎、解熱去暑,還能清胃火防便秘。不過對於胃寒、脾胃虛寒、胃反酸、胃部潰瘍的人來說苦瓜茶和苦丁茶要少服或者不吃。

“通過食療祛溼,保護大腦供氧,可驅除夏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介紹,從中醫角度講,脾虛之人溼邪易於入侵,一般通過健脾補氣,提高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袪溼驅困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