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他说过的很多话对后人影响深远,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耐人寻味:“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经历太多的朋友的你,是否对这句话感同身受。朋友很重要,人生在世,多条朋友路好走。但如果交友不慎,交到了损友,那还不如不交。那么我们当如何能够交到贤友,远离损友呢?以下有三个交友的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一、不交“爱抱怨的人”

在《曾国藩家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怨言太甚者,这以后比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抱怨对于改变现状没有丝毫作,一个只知道抱怨环境,抱怨别人,而从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永远也得不到成功。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爱抱怨的人,口里散发出的是怨气,接触这样的人,肯定会受到怨气的影响,对你的生活和事业不利。更要命的事,你随时都可能会成为他抱怨的对象。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怨妇、怨男,生活命运对他们从来都是不公的,全天下都对不起他们。这样的朋友不可交。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二、不交“小聪明”的人

曾国藩说过:与好利人同事,己必劳累。意思就是说与太过注重私利的人共同做事情,必然会受到他的拖累。这里的“小聪明”是相对于“大智慧”所言,“小聪明”的人做事喜欢投机取巧,喜欢钻营,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这样的结果你和他共事,即便眼前获得了利益,可迟早总会出事。曾国藩其人也是以“笨”做学问和事业的典范,他认为小聪明成不了大智慧,小聪明产生不了大格局。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不交“小聪明”的人,还有一个原因:“小聪明”的人相对的就是爱贪小便宜,而贪便宜,就是得到不该得的,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就会损耗自己的福报。福报这种东西,不管你信不信,我相信冥冥之中它都在起着作用,主宰者芸芸众生。所以“小聪明”的人往往最终结果都不会好。与“老实人”交往,自己也做一个“老实人”,彼此以诚相待,相互宽容,才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三、不交无“德行”的人

我们要结交有智慧的人,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德。有无“德行”是我们择友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无“德行”呢?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1、孝道

一个人最大的德,就是爱父母,那些不孝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人,是最没有德行的人。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好,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也是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古人认为这就是恶人,这种人一定要远离。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2、仁义

孔夫子的学问都以一个仁字为核心,而仁绝对不是摆在《论语》,摆在《大学》里面,仁是在哪里?是落实在时时处处与人相交往当中。 我们看一个人仁义不仁义,主要看在平日的为人处事中,能不能善良的对待别人,有没有恻隐之心,善良是仁义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3、谦卑

谦卑是一个人重要的德行,稻穗愈丰满,垂的就愈低。在中国文化当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是一个谦虚的人,《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体现了孔子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还向老子问礼,这都说明了孔子的谦卑。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周易》中,还有专门一卦“谦卦”,专门讲谦卑,据说是64卦中最好的一卦。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4、诚信

诚信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德行,看一个人诚信否,要看他是不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能做到才说的是圣人,他统统都做到了他才说,这样子我们会打从心里佩服他;说了之后都能做到叫贤人,说了之后做不到叫骗人。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更多的人往往都是说了之后做不到。孔子的《礼记·中庸》中告诉我们“言必信行必果”,也告诫我们一个人一定要言行一致。

为什么总被朋友坑?没贤友!交贤友的三大原则

小结:

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随着岁月磨砺,我们会慢慢的发现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好的朋友能给你带来正能量,成为你人生前进的助推器,而损友则可能会落井下石,让你蒙受祸害。你是否有朋友在你人生低谷时拉你一把?有的话请珍惜!你是否有朋友在你陷入困境时对你落井下石?有的话请远离!希望本文所述交贤友的三个原则能帮到你!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