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文实录|生态环境部部长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文实录|生态环境部部长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努力營造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良好輿論氛圍

——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 李幹傑

(2018年5月29日)

同志們: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次會議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下,由黨中央決定召開的,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講話;韓正副總理作會議總結。會議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系統部署和安排。

這次大會非常順利、圓滿成功,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實現了四個“第一次”,形成了“一個標誌性成果”。由黨中央決定召開,是第一次;總書記親自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出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政策性文件,是第一次;會議名稱改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也是第一次,過去是叫環境保護會議,或者叫環境保護大會,這次加了“生態”兩個字,內涵有很大的擴展和豐富。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了“一個標誌性成果”,也是本次大會最大的亮點,就是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是標誌性、創新性、戰略性的重大理論成果,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和強大的實踐動力。

這次大會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歷程中一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意義最深的歷史性盛會,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的發令槍、動員令、集合號和衝鋒號。

今天是這次大會召開後的第十天,我們就組織召開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為指導,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部署和要求,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宣傳工作進展,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加快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為指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十分豐富,集中體現在“八個觀”:

一是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深邃歷史觀。從世界和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看,生態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文明的興衰演替。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二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四是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五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必須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內在規律,綜合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六是用最嚴格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嚴密法治觀。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明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思路,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七是全社會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全民行動觀。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作踐行者、推動者。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八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要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這八個觀既是價值觀,也是方法論,對我們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和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闡明瞭一貫的新聞立場、輿論思維和傳播理念。

一是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二是必須忠誠履行職責使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

三是必須堅持黨性原則。要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宣傳黨的政策、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四是必須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以正確輿論引導人,形成有利於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良好輿論環境。

五是必須遵循正面宣傳為主。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做好正面宣傳,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

六是必須勇於創新。要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從時、度、效著力,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主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加快構架輿論引導新格局。對外要講好中國故事。

七是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新聞輿論工作健康發展的最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自覺承擔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

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是一項十分光榮、極端重要、專業很強的政治性工作,是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群眾思想工作和社會動員工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為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根本遵循和實踐指南,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融會貫通到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推動生態環境宣傳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是深刻認識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重要性。

當前,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已經成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前沿陣地。我們要堅持汙染防治與宣傳工作兩手抓,宣傳工作也是主戰場、主陣地,宣傳教育這支隊伍也是主力軍和衝鋒隊,一定要堅持兩手發力、同步推進。宣傳工作下足功夫做到位,就會對生態環境保護起到引導催化、調理疏通、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把經念歪了,有可能就會半途而廢,就會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攻堅戰起到負作用,甚至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這方面有很多的經驗教訓,這項工作如果不重視、不抓好,難免就會吃虧。一旦出了問題,影響損害是非常巨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宣傳工作就是生產力,宣傳所產生的強大精神力量,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生產力。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大局出發,把握方向定位、謀劃頂層設計、作出戰略部署,著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並進,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輿論保障。

二是統籌好生態環境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的關係。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要堅定不移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既要正面宣傳報道黨中央、國務院保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和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的不懈努力和工作成效,也要主動曝光損害群眾健康和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一些地區和部門黨政領導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尤其是要認識到,生態環境部門加大執法督察力度,主動曝光問題和有關責任人並督促問題整改、追究責任,會受到群眾的理解和擁護,不僅沒有負面影響,而且集聚正能量,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強全社會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信心和希望。過去,我們總是有點畏手畏腳,生怕一些問題和矛盾曝光出去之後,會影響我們的形象,影響我們工作的推進。實踐證明,恰恰相反,我們主動曝光一些問題,包括對責任人的追究,起到的都是正面的作用,彰顯了我們堅定的態度、堅定的決心和堅定的信心,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公信力,使得全社會尤其是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了信心,也增進了對我們的信任。信心和信任非常重要。近期,我部接連公佈一批查處企業環境違法的典型案件,中央紀委也通報曝光六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老百姓和網友一片點贊,幾乎沒有拍磚的,為解決問題創造了積極正面的社會輿論氛圍。事實雄辯地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主動客觀曝光生態環境問題也是正面宣傳。

三是善於創新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無論是內宣還是外宣,都要敢創新、善創新、會創新。在對內宣傳方面,部機關和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幹部,既要學會與媒體直接打交道,敢於“面對面”;又要學會與網友間接溝通交流,勤於“鍵對鍵”。要注重主動宣傳,講好環保人環保事,贏得全社會的共鳴和支持,把日益增強的生態環境社會意識轉化為人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願和行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針對網絡和社會輿情,反應要快、內容要實、方式要新,通過多種形式和平臺,第一時間發聲,還原真相、解疑釋惑,把對事實的瞭解和自信轉化為社會的認同和“他信”,避免輿情發酵。在對外宣傳方面,要積極宣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努力和成就,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講好中國環保故事和優秀人物,不斷增強我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鞏固我國在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參與者、引領者、貢獻者地位。

二、進一步增強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黨的十八以來,全國生態環境宣傳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這一核心,加大新聞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基本扭轉了長期以來環境輿論的被動局面,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環境新聞宣傳工作水平明顯提高。全國各省級環保部門新聞發言人制度逐步建立起來,新聞發言人名單電話面向社會公佈。一些地方開設“環保曝光臺”、組織媒體“伴隨式”採訪、環保廳長與網友“面對面”座談併網絡直播,還有一些地方通過培訓、評選、考核等方式加強新聞發佈工作。

二是環境新媒體建設運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地市級及以上環保部門微博微信全部開通,422個單位的環保新媒體矩陣已經形成, 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方面產生了很好很大的作用。有的省所有縣級環保部門全部開通了兩微,有的地方開展“環保微電影”等新媒體產品徵集和展播。

三是環境輿論引導工作有力有效。全國環保系統普遍加強環境輿論信息和輿情引導工作,組織開展“打好藍天保衛戰”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積極開展重汙染天氣輿情引導,主動設置議題,及時回應熱點問題,解疑釋惑,通過新媒體矩陣在發佈權威信息、解決環境問題、服務人民群眾、樹立環保部門形象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創新。六五環境日活動的社會影響日益擴大,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工作在全國鋪開,“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尋找最美環保志願者”等典型宣傳活動深入推進。一些地方開設“環保號”地鐵、環保主題車站等環境教育陣地,舉辦“環境文化周”“環境文化節”等,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五是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格局不斷拓展。全國環保系統與其他相關部門從上到下關於環保宣傳工作的合作不斷加深,通過聯合印發文件、共同策劃活動、協調組織動員等方式,共同構建大宣傳工作格局。

藉此機會,我代表部黨組和部領導班子,向全國生態環境宣傳戰線的同志們致以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向關心、支持、幫助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向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在充分肯定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生態環境領域的輿論形勢錯綜複雜,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面臨更大壓力與挑戰。

一是生態環境輿情應對處置不當,可能引發社會風險甚至直接威脅政治安全。生態環境問題是政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經常摻雜各種利益訴求,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各種情緒的宣洩口。輿情應對得當,可以化解危機;輿情應對不當,很可能激化社會矛盾,成為社會衝突的導火索。近年來,各地不時出現生態環境“鄰避”事件,一些生態環境問題處置不力,其中輿情應對不當是一個重要方面,加劇了公眾與政府的對立,直接影響社會穩定,甚至導致生態環境問題向政治問題演變,威脅政權和制度安全。

二是生態環境執法監管不斷加嚴,生態環境輿論鬥爭在一定時期和範圍內會更加複雜尖銳。

環境輿情背後往往反映利益相關方立場,從不同的利益角度出發,生態環境保護不時會遭遇誤解甚至有意曲解。隨著生態環境執法監管不斷加嚴、環保督察持續發力,生態環境守法新常態逐漸形成,但也有一些違法者出於維護自身非法利益的目的,對正常的生態環境執法監管進行阻擾和歪曲,甚至通過各種渠道散佈“環保搞垮經濟”等錯誤言論。隨著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深入,輿論鬥爭也可能出現新的領域、新的情況、新的問題,我們要未雨綢繆,做好應對準備。

三是生態環境輿情熱點呈現“跨界”趨勢,輿論引導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從地域看,生態環境輿情敏感區域更加分散。儘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空氣重汙染形勢顯著改善,但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成渝地區等區域,包括長江中游城市群,大氣汙染輿情熱度相對高漲。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國內生態環境輿情熱點國際化趨勢也十分明顯。

從內容看,

從領域看,輿情熱點從以往相對狹小的專業領域進入更為廣泛的社會輿情空間。人們對生態環境熱點的討論已與健康衛生、食品安全、自然災害,與民生、經濟乃至國際關係等眾多領域議題交織疊加,並延伸至公共管理、社會治理等多個層面,輿情燃點低、觸點多。

從參與主體看,輿情參與者已從少數相關人員發展為全民參與。如果說早期的生態環境議題“曲高和寡”,而今卻是全民關注,公眾對生態環境知識的需求更加迫切,科研工作者、媒體、公眾之間的溝通對話更加必要,做好生態環境科普和輿情引導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四是短期內生態環境質量難以根本改善,輿論引導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生態破壞問題和環境汙染,表面上通過大氣、水體和土壤等環境質量惡化表現出來,根子還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出了問題,具體講,就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農業投入結構和居民消費結構等方面存在的結構失衡問題。發展方式的轉變,要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期持續推進,才能從量變到質變;生活方式的轉變,也絕非一朝一夕之間,需要社會輿論持續引導、先進理念持久浸潤、社會心理潛移默化,這兩個轉變都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既要有決心和信心,也要有耐心和恆心。既要加強宣傳,讓大家都認識到位、行動起來,不等不拖不靠,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同時也要合理地引導預期,讓廣大老百姓認識到,問題的積累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解決它也絕非是一夜之間,要長期持續地做好生態環境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與此相應,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也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具體來講,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央對加強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要求之高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些都對加強和改進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二是《環境保護法》對加強生態環境宣傳工作規定之嚴前所未有。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修訂《環境保護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首次明確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責任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新聞媒體,也是這部法律的特點和亮點。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成為法定剛性要求,充分體現了這項工作的嚴肅性和嚴格性。

三是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信息、知識、文化的需求之強前所未有。近年來,這一需求日益旺盛,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創造性地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提供更多的生態環境信息以及承載生態文化的信息、知識和價值觀念的多種形式高質量宣傳產品。

四是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工作的機遇和舞臺之大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日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不斷加強,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實現全覆蓋,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個“十條”深入實施,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些都為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動素材和工作舞臺。

總的來講,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宣傳目標已經從過去的環境教育啟蒙、增強環境意識,轉變為替人民代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態環境文化產品需要;宣傳方式已經從過去灌輸式、單一化,轉變為互動式、多元化;宣傳內容已經從早期的以環境科普為主,轉變為生態環境信息公開、生態環境科學普及、生態環境問題曝光、生態環境輿論引導等多重話題。

同志們!面對成績,我們要不驕傲、不懈怠、不停步,乘勢而上、勇往直前;面對挑戰,我們要不怕艱、不畏難、不退縮,捨我其誰、勇於擔當,堅決打贏生態環境宣傳攻堅戰,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美麗中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的核心任務和重點工作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廣泛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及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的進展和成效。

一是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重大意義。這次大會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指明瞭方向、規劃了路徑、鼓足了幹勁。我們要向全社會大力宣傳這次大會的重大現實意義、深遠歷史意義和鮮明世界意義,把“一個標誌性成果”和四個“第一次”宣傳好,也要大力宣傳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大會精神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二是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三期疊加”的重大戰略判斷。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作出了重大戰略判斷,即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我們要正確引導社會公眾客觀認識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階段,理解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轉型過關、爬坡邁坎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艱鉅性,同時認識到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增強全社會的信心。

三是大力宣傳構建生態文明五大體系。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即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我們要大力宣傳五大體系構建過程和成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逐步深度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領域和各環節,加快構建從天空到地面、從山頂到海洋的全地域和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全鏈條式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是大力宣傳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明確要求,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其次是打好碧水保衛戰、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其中特別是要打好七大標誌性戰役,除了打贏藍天保衛戰,還包括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等標誌性的重大戰役,實現沒有水分的目標任務,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的自然美景,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大會精神最核心的具體工作,除了七大標誌性戰役,還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四個專項行動,包括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落實《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垃圾焚燒發電達標排放整治、針對國家自然保護區的綠盾專項行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要堅持輿論先行、輿論保障,把整個攻堅戰,尤其是七大標誌性戰役,以及四個專項行動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宣傳好。

五是大力宣傳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使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我們要大力宣傳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實際舉措和成效,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擁護。

六是大力宣傳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建設的期望和要求。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強調,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要求我們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我們要大力宣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囑託,以及各級黨委和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建設的關心和支持,強化生態環保鐵軍過硬的信念、政治、責任、能力和作風,在汙染防治攻堅戰中衝鋒陷陣、攻堅克難、決戰決勝。

緊緊圍繞上述核心任務,要著力抓好以下五項重點工作。

第一,牢牢把握新聞宣傳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唱響生態文明建設主旋律。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這一重大任務,要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新聞宣傳是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重心。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新聞宣傳工作,強化導向,凝聚共識,放大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主流聲音。

一是主動設置議題。生態環境新聞宣傳要以幫助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以促進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為著力點,以解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政策措施和進展成效為切入點,以提升群眾環境獲得感幸福感為落腳點,主動設置議題,綜合運用新聞發佈、媒體採訪等形式,加強信息發佈。

新聞發佈會是輿論引導的“重器”,要注重發佈和傳播效果,要把每一場發佈會都辦成充分策劃、精心組織、有效評估,有很強系統性和針對性的大型輿論傳播活動。要加強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現代媒介素養和輿論傳播引導專業化能力。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中心工作、重點任務,要加強伴隨式採訪報道,策劃主題採訪活動,深入報道工作進展,曝光違法典型,宣傳治理成效,增強群眾對生態環保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二是保持傳播熱度。在受眾方面,要適應受眾個性化、分眾化趨勢,在內容、渠道、效果上增強針對性、精準度,提高參與度、傳播力。在渠道方面,既要有傳統媒體的有力報道,也要有自媒體的良好互動,始終把握議題主旨,有效引領輿論導向。在傳播節奏方面,要保持主旋律不降調、主信號不中斷,既有重點策劃推動的“重磅”,也有持之以恆的“潤物無聲”,既有重槌響鼓之後的“餘音繞樑”,也有涓涓細流之中的“泉水叮咚”。此外,在輿論監督方面尤其要注意,既要與媒體合作進行犀利的案件曝光,表達執法監管對違法“零容忍”的堅定立場,也要注重對問題整改過程和結果的監督反饋,充分體現公眾監督、輿論監督推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實實在在成效。

三是正確對待輿情。要加強生態環境輿情監測和研判,制定相關工作機制,明確處置程序和責任,快速報告、精準研判、及時發聲,牢牢把握並贏得輿情應對主動權。特別是要重視網絡輿情,要把網民的“表情包”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晴雨表”。對網民反映的問題,及時回應處置,涉及本區域本領域的要深入調查、認真核實,反映屬實的要依法查處、認真整改;不屬實的,要將問題來龍去脈調查清楚,實事求是地向網民和媒體反饋溝通。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和科學有效的輿論應對,確保主旋律更高昂、好聲音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大。

第二,始終佔領網絡傳播主陣地,打好生態環境輿論主動仗。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

網絡空間已成為生態環境輿論傳播和引導的主陣地。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善於運用互聯網手段開展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主流輿論信息的到達率、閱讀率和點贊率,不斷擴展網絡傳播陣地,增強網絡傳播戰略主動。

一是建好政務新媒體。政務新媒體是網絡時代政府部門的“信息窗口”“形象窗口”,也是生態環境部門開展生態環境輿論傳播和引導的“標配”工具。地市級及以上生態環境部門要明確政務新媒體的定位和功能,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一個主賬號,發佈權威信息,聽取網民呼聲,引導網絡輿論,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生態環保政務新媒體要關注和響應網民意見,逐步豐富發佈內容、創新產品形式。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負責同志要多看多用政務新媒體,花一些時間學習瞭解,很多貌似複雜的“高科技”,其實沒有那麼“神秘”,懂了就不怵,用了則不難。

二是用好新媒體矩陣。要著力實現矩陣運行指令暢通、上下聯動,重大信息傳播要同頻共振、整體發聲。部裡已經出臺了新媒體矩陣管理辦法,規定了哪些信息是必須轉發的,提了要求就得落實,這是將來宣教系統工作考核很重要的內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新媒體內容發佈機制建設,對要求轉發的必須及時轉發,對應當回應的必須及時回應。

三是豐富新媒體產品。新媒體產品是生態環境宣傳的實際載體和具體表達形式。豐富產品不是要盲目地增加內容和新媒體產品數量,而是要把政務信息資源用足用好,及時、充分、有效地把群眾關心的和我們希望群眾瞭解的信息傳播出去。要提升傳播生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多采用生動簡潔的短視頻、“表情包”“一張圖”等方式表達生態環境專業內容。要多輪次地轉發、摘發、編髮重點生態環境信息,經常性地與網民、主流媒體、商業網站、網絡大V、意見領袖等建立互動。

四是敢於接招發聲。面對“環保衝擊經濟”等錯誤思想和負面有害言論,不能視而不見、沉默不語,要像面對生態環境違法問題一樣,敢抓敢管,敢於接招,要立場堅定、理直氣壯,嚴正批駁、堅決糾正,防止錯誤思想汙染輿論空間和網絡生態。對於輿論熱點和突發輿情,要把握時、度、效,做好引導,防止產生次生負面輿情。要建立一支政治意識強、環境政策熟、網評業務精、響應速度快的生態環境網評員隊伍,在重大輿論應對中發揮有力的正面引導作用。生態環境隊伍每一位同志都應該是這支隊伍中間的一員,大家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

第三,全面增強講好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故事的本領,不斷提高傳播感染力影響力。總書記強調,我們能幹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要能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

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故事能夠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是增進人民群眾支持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情感紐帶,是傳播生態文化和生態倫理道德的重要形式,是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載體。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在幹好生態環境工作的同時,不斷學習創新表達方式,不斷豐富生態文化作品,學會把鐵的事實、好的道理通過耳目一新、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表達出來、傳播開來。

一是從大局著眼。要講好新時代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故事,就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理直氣壯地講清楚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講清楚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講清楚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講清楚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和舉措為世界提供了破解環境與發展難題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貢獻。要講好中國生態環境事業的艱苦創業故事、開拓創新故事、非凡成就故事,講好故事中所蘊含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優秀的中國品格、中國文化、中國情懷。

二是從細節入手。注重從微觀層面講生態環保故事,生態環境部從2017年開始推出一個宣傳活動,叫做“一圖一故事”,就是通過一張照片反映的一瞬間和短小精悍的500字說明反映生態環保工作和人物故事。這個活動不斷推陳出新,持續開展了“一圖一故事”春節版、三八節版等等,現在已形成品牌效應,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感動了網友、激勵了隊伍,增強了凝聚力。要講好生態環保故事,就是要從細節入手、從具體場景和事例入手,做到真實自然有情懷,這樣才能把故事講得精彩紛呈、講得娓娓動聽、講得直抵人心。

三是用典型引路。典型人物、典型事蹟、典型案例,其傳播力和影響力往往勝過一大堆刻板的說教。近年來開展的“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尋找最美基層環保人”等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當前,要把“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活動中的典型發掘好、宣傳好,生態環境宣傳部門還要持續到基層接地氣、深入一線找素材,發現和宣傳更多的優秀典型,講好我們這代人的生態環境故事,讓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態道德得到傳遞、使中國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得到傳承。

四是有新穎表達。要創新表達方式,把“陳情”“敘事”“說理”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故事感染力。要創新語言運用,做到既有意義、又有意思、還有點“潮”。要表達出生態環境工作者和參與者的情懷,引發受眾的共鳴,把“自己講”發展為“大家講”。要研究國際話語體系和傳播體系,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讓中國生態環境故事贏得全世界的傾聽與傳頌。要提高作為表達載體的環境宣傳品的質量,打造導向正確、創意新穎、深受歡迎的優秀生態文化精品。

第四,充分宣傳發動全社會行動,壯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統一戰線。

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做踐行者、推動者;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是開展社會動員、發動全社會行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化共同的生態環境價值觀,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構建最廣泛的命運共同體,動員組織起全社會的力量,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共振共鳴、共識共進,把保護生態環境的人搞得多多的,把破壞生態環境的人搞得少少的,構建起建設生態文明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廣泛統一戰線。

一是進一步強化對管理和服務對象的宣傳動員。我們的工作對象在哪裡,我們的聲音就要傳播到哪裡;我們的工作對象是誰,我們的聲音就要傳遞給誰。管理和服務對象,從履職角度來說,是最重要的傳播受眾。一方面,要把宣傳教育融入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全過程,要事前、事後兩頭延伸,直接對象和相關對象橫向擴展,通過對管理和服務對象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糾正不符合綠色發展的錯誤觀念,遏制損害生態環境的不良行為,轉變粗放型發展方式。另一方面,要把工作對象儘可能多地轉變為工作力量,把“聽我說”轉變為“自己說”“幫我說”,用一部分群眾去影響另一部分群眾。

二是進一步爭取相關部門和組織的支持指導。生態環境部門要積極爭取宣傳、網信、文化、教育、衛生、住建、民政等部門,人大、政協相關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相關指導和有力支持,形成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的強大合力,把珍惜生態、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等內容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幹部培訓體系,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會同相關部門大力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引導社會各界及公眾從生態環境保護的點滴入手,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揚親近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化,知行合一、共同參與,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三是進一步加強同新聞媒體、互聯網企業等合作。要立足於對新聞媒體的服務與合作,主動發佈權威信息,及時受理採訪需求,有效發揮新聞媒體“同盟軍”作用,共同引導社會輿論。要注重提供高質量素材,便於各類媒體準確傳達生態環境部門聲音,實現預期輿論效果。要通過輿情分析會、傳播研討會、培訓活動等方式,加強與新聞機構溝通交流,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增進默契與協同,共同優化傳播效果。要統籌輿論格局,善於運用媒體監督力量,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傳導壓力,增進動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任務要求實現上下貫通、左右打通、落地見效。重視和運用互聯網企業的傳播優勢和用戶資源,提升輿論傳播和引導的廣泛性、針對性和精準化。

四是進一步推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組織好“六五環境日”等活動,唱響“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主題”,發佈《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完善環境日活動“主場”,彰顯生態環境宣傳、生態文化和公眾參與的“主體”內容,使環境日活動不斷提高質量、擴大影響、增強效果。抓好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擴大公眾參與渠道,爭取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進“鄰避”問題防範與化解。要加強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文化建設,使之成為公眾參與環境質量監督的平臺、生態環境科普和文化傳播的陣地。要進一步依法加強對生態環保社會組織和生態環保志願者的引導和支持力度,把他們的積極作用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

要通過有效的社會動員,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推動各方落實責任,建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統一戰線,最廣泛地深化共識、統一思想意志和實踐行動。要讓廣大群眾堅定同一個信念:一個把生態文明寫入黨章的政黨、一個把美麗中國寫入憲法的國家,一定會不辱使命、兌現承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廣大群眾堅信同一個道理: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是社會的主流、常態,而汙染環境、黑色增長是社會的逆流、病態;讓廣大群眾踐行同一個共識:綠水青山、碧海藍天越來越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唯有共治、才能共享,人人都應該做珍惜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者。以此凝聚全社會共同的強烈意志,彙集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上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第五,加強生態環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宣傳工作,以政治生態的風清氣正促進自然生態的天朗氣清。

就像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一樣,我們必須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否則,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使命是履行不到位、履行不好的,也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強調要標本兼治、內外兼修,注重小節、以小促大,把我們的思想、能力、作風進一步迅速提高,這些要求要宣傳出去。去年我們也從方方面面、各個角度開展了相應的工作,取得了進展和成效,這些進展也要宣傳出去。

一是把握好宣傳重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全會、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和重大決策部署,宣傳解讀黨的政治建設有關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深入報道部黨組和駐部紀檢組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時報道相關工作動態、典型案例和實踐經驗等。

二是組織好集中宣傳。組織媒體就全面從嚴治黨重要內容進行公開報道。舉辦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做法。通過“生態環境部”微博、微信公眾號,推送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部署要求和重要工作進展。

三是紮實做好日常宣傳。部官網和“兩微”發佈全面從嚴治黨專題內容,打造“環保清風”宣傳品牌。環境報開設專題欄目,開展“家風故事”徵文、“落實第一責任”系列訪談、“黨員幹部談紀律規矩”徵文和有獎廉政漫畫徵集等活動。及時報道“黨風廉政教育月”、全面從嚴治黨“一圖一故事”等宣傳活動情況。每月曝光典型案件。在節假日臨近時,發佈“廉政提醒”信息。

四、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水平

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前沿陣地與重要支撐,要提高政治站位,訂立硬任務、硬措施,嚴明紀律,強化責任落實。宣傳沒跟上,出了問題,也要追責問責。要加強能力建設,把輿論引導貫穿生態環境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提高全系統輿論引導水平,為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強化對宣傳工作的領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抓宣傳,對於新聞發佈、輿論引導、新媒體等工作要靠前指揮、直接領導,至少每季度聽取一次專題彙報,解決宣傳工作的困難和問題;帶頭接受媒體採訪,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關注生態環境輿情動態,重視環保宣傳的內容和效果;推動宣傳工作資源整合,確保生態環境宣傳具體職責任務落到基層、落到實處。

要抓住機構改革契機,強化宣傳力量配備,選好配強專職幹部隊伍,把那些政治強、業務精的高素質人才選拔到宣傳部門的領導崗位。要強化宣傳工作保障,為宣傳工作人員瞭解決策背景、準確全面把握對外傳播信息創造條件,保障必要的工作經費,多舉措增加宣傳產品和服務。

(二)落實相關責任

一是落實生態環境系統業務部門主體責任。各業務部門既要會幹、也要會說,把本部門本專業工作向公眾進行必要和及時的宣介,爭取公眾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和恰當的輿論傳播贏得老百姓的口碑。宣傳工作離不開業務部門的支持配合,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宣傳部門是化妝師,但不是整形師,更不是魔術師。開展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首先需要業務部門提供事實情況和專業內容,宣傳部門根據受眾特點和發佈方式進行包裝潤色。對於突發輿情事件,宣傳部門進行專業化研判,各個相關業務部門積極配合,確定應對措施和傳播口徑。

二是落實各地環保部門的屬地責任。對於涉及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的政務輿情,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回應,屬地涉事部門是第一責任主體。各地在輿情應對中,要快速反應,主動回應,決不能讓謠言跑在真相前面。同時要強調,在輿情處置上首先要有解決問題實實在在的措施和行動。只有真正把問題解決了,輿情才會消解。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宣傳輿論工作才有公信力和生命力。

三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的職業責任。生態環境宣傳人人有責,人人都是宣傳員。對於全國生態環境系統的環保工作者來說,生態環境宣傳不僅是義務,也是職業責任。要強化宣傳意識,提高宣傳能力,不僅對我們的工作對象,還要對我們身邊的所有群眾,做好生態環保宣傳工作。工作隊伍內部也要做好對內宣傳教育,使每位環保工作者增強媒介素養,提高政策水平,自覺主動地向身邊群眾傳播生態環保正能量。

(三)打造專業隊伍

宣傳部門是生態環境事業的“戰略支援部隊”,為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保障。要加強全系統宣傳資源和工作力量的統籌,加強宣傳工作組織體系建設,建立政令暢通、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輿論傳播和引導工作合力。

一是做好輿論傳播和引導的策劃工作,做到“上兵伐謀”。要深入總結生態環境宣傳工作規律,系統謀劃生態環境輿論傳播和引導的策略和方案。重大宣傳任務必須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務求理想效果;重汙染應急、環境突發事件等必須要有宣傳工作應急預案。宣傳效果不能“靠天吃飯”,要有“運籌帷幄”,做到前有策劃、中有監控、後有評估。

二是做好輿情蒐集和監測工作,做到“耳聰目明”。要加強生態環境輿論的收集掌握,做好輿情監測、分析、研判和預警,並把這項工作作為基礎性和日常性工作。把握環境輿情動態,不能麻痺不仁、鵝行鴨步,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為領導決策提供客觀、全面、準確的輿情參考。

三是做好各種宣傳動員方式的科學運用,做到“能征善戰”。要在生態環境統一戰線中發揮組織核心作用,成為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的橋樑和紐帶。要善於綜合運用傳播策略和動員方式,“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構建行之有效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體系。要打好主動仗,也要打好遭遇戰,能夠行動迅捷地把各種傳播資源集中組織起來,有話說得出、說出傳得開,能夠形成壓倒性、有震懾的主流輿論聲勢。

四是做好傳播內容生產、加工和儲備工作,做到“彈足糧滿”。要組織相關業務部門生產加工高質量的宣傳內容,包括口徑、案例、故事、評論文章、環境科普知識等,建立“口徑庫”“案例庫”並及時加以更新,確保足夠的素材儲備,做到用心“備料”、手中“有料”、善於“喂料”。

五是做好輿情應對和輿論引導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要針對不同情形,確定具體引導目標,制定並牽頭實施不同的應對方案,有的必須單刀直入、針鋒相對,有的則需因勢利導、借力發力。要強化正面引導,消除誤解和雜音,向老百姓傳遞客觀、真實、正確的聲音。

六是打造生態環境宣傳“尖兵”隊伍,做到“決戰決勝”。“尖兵”要有聞風而動的敏銳,也要有為“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打頭陣、掃雷區的能力。宣傳幹部要帶頭增強“四個意識”,帶頭做到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要堅持發揚“嚴、真、細、實、快”作風,勤勉務實、奮發有為;要嚴格遵守宣傳紀律、保密紀律、廉政紀律,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成為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的生態環境宣傳“尖兵”。

同志們,攻堅戰的號角已吹響,美麗中國的前景在召喚。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為指導,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各項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團結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戮力同心、共襄大計,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