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看過《甄嬛傳》的人應該都知道,甄嬛的父親遭官員彈劾曾被髮往寧古塔,甄嬛用盡辦法也要救父親出來的場景想必感動了不少看客。歷數那些清朝歷史劇,不難發現,每每皇帝處罰犯事的大臣,“寧古塔”其名必然常常出現在大眾眼中。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由此看來,“寧古塔”確有其址,可是,又是因為什麼讓它如此“威名遠揚”?

據《清史稿》記載,寧古塔雖然被稱為“塔”,但是,它並非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認知的一座塔,只是一個位於我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附近的小鎮子。幾百年過去了,立在鎮子裡的碑文還未被風蠶食,但那裡已經不復曾經的荒涼景象,反而還發展得不錯。這就更讓人納悶了,為什麼要把一個鎮子命名為“塔”呢?難道別有用意?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想要了解在這裡發生的一段往事,首先,我們要先知道它名稱的由來。

“寧古塔”用漢語來解釋就給人感覺是一個關押犯人的高塔,望文生義救回讓人產生誤解,既然,寧古塔是滿人取的地名,當然,也要用滿語來解釋。在滿語中,“寧古”意為“六”,而“塔”則是“個”的意思。所以,“寧古塔”放在滿語的語境中意為“六個”。可是,這“六個”又指代了什麼?為何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子會發展成這聞風喪膽之所呢?

寧古塔本身沒有名字,只是因為這裡曾經居住了顯貴的人,故而,用這顯赫之人的名字來稱呼它。清軍未入關前,這裡曾是他們的據點。在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後,曾經居住在這的六個“皇叔”,受封為“寧古塔貝勒”。而他們居住過的地方,也就被稱為了“寧古塔”。換句話說,寧古塔就是清朝的發源地,是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個地方。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起初,寧古塔作為邊陲重鎮,是滿清八旗操練士兵,駐紮軍隊和儲備物資的地方。後來,由於清朝舉國遷都紫禁城,將政治中心轉移到現在的首都北京。寧古塔也因為地處偏遠,逐漸失去了其邊防的職能,變成了普通的小鎮子。沒有了供養來源,昔日的繁華景象便也有了衰退之像,久而久之竟成了寸草不生之地。

當然,滿人一向重視禮教,對祖先生活過的地方自然不會棄之不顧。但考慮到寧古塔地處偏遠,氣候惡劣,環境艱苦,再用來發展邊防肯定是不合適的了。 “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這首詩生動的描繪了寧古塔地處苦寒,是個不折不扣的不毛之地。據《研堂見聞雜記》寫道,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來的不多。

不得不感嘆,清朝統治者非常聰明,寧古塔被“物盡其用”,成了改造犯人的地方。被押送到這裡的罪犯們通過勞動悔過,表現良好的人還是可以被釋放回家的。所以,寧古塔成了清宮劇中的經典之地,之後,也總有這樣一句眾人熟知的經典臺詞:“發配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寧古塔變得如此恐怖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條:

一、路途遙遠。寧古塔地處偏遠,犯人都是戴著枷鎖,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交通便捷,全靠一雙腳走路。光是這不眠不休的跋涉就能把人給折騰的沒了脾氣,更何況,路途實在艱辛,很多人其實並不是死於懲罰,而是喪命於發配途中。

二、身份卑賤。凡是發配此處的人,都今時不同往日了,要給“披甲人為奴”。所謂“披甲人”,是指當地的駐軍。奴隸是要參加勞動改造的,什麼苦的累的活都要做,一天安逸的日子也沒有。再加上條件簡陋,犯人飢一頓飽一頓的,即使身體再好也會熬垮了。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三、周邊環境惡劣。 “越獄”的事不管在哪裡都時常會發生,可是,偏偏寧古塔地處北方,且不說遍佈沼澤和森林,還常有野獸出沒。逃犯往往迷路在密林中,最終,不是被凍死就是被野獸當做食物。

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些犯人裡多是養尊處優的貴人,一點苦也沒吃過。在寧古塔這種地方,身嬌體弱的達官貴人頂不住極寒的氣候,整日勞作的艱苦,存活下來的人屈指可數。

當時清朝朝廷的大案以它作為句點,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靜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間與這裡產生終身性的聯結,而到了這裡,財產、功名、榮譽、學識,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會墮入漆黑的深淵,幾乎不大可能再走得出來。

大清三百年間,有一個地方官員最害怕,凡是去過的人多數有去無回

綜上所述,就不難明白為何清朝人對寧古塔如此畏懼,也不怪乎會有人將寧古塔比作黃泉路,確實,寧古塔作為關押犯人的地方是給清朝的統治帶來了穩定,但如此酷刑,也難免最終清朝也走上了滅國之路。

『《寧古塔見聞》、《清史稿》、《研堂見聞雜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