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農民白合雲歷時5年創作20多萬字小說

本網訊(記者 郞瑞傑 特約記者 張玉蘋 通訊員 宋永亮)

7月7日,由農民白合雲歷時5年創作的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河灣寨》完成最後一次校對。

上蔡農民白合雲歷時5年創作20多萬字小說

白合雲今年55歲,現定居於上蔡縣城東關。上世紀八十年代,白合雲在原城郊高中讀書時就酷愛文學,但由於食物中毒造成腦神經衰弱且無錢醫治,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白合雲曾隨父親到湖北、信陽等地做木工,曾多次連夜從平輿沿洪河岸步行到漯河販賣牲口,也曾到新疆專營長絨棉。在子女相繼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後,白合雲開始了長篇小說《河灣寨》的創作。他根植農村、關注農村,書寫農民、感悟農民,決心對黨的十八大前後上蔡“三農”的變遷進行全景式再現。

上蔡農民白合雲歷時5年創作20多萬字小說

長篇小說《河灣寨》以生長在洪河岸邊的一群普通上蔡人為原型,以2003年到2013年上蔡縣發生的、影響較大的事件為藍本,刻畫了劉二善、王月美、邵金山、曹田田等心地、境遇、觀念完全不同的各色農民形象,也塑造了侯頭、朱鎮長、金喜村長等不同的幹部典型。故事鮮活生動,縱橫交織;情節跌宕起伏,明暗響應;人物性格鮮明不失本色,語言通俗凝練,亦莊亦諧。假藥、傳銷、劫路、跑狗等底層社會特有的現象在小說中得以再現,親情、友情、愛情、鄉情以及社會價值觀的墮落、迴歸與昇華,更是這部長篇小說的精華所在。

上蔡農民白合雲歷時5年創作20多萬字小說

據白合雲介紹,小說《河灣寨》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10年的文學式縮影,對於研究21世紀初的上蔡縣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前,白合雲正積極推動長篇小說《河灣寨》的出版與發行,他想為上蔡人留下特殊時期、特殊地域內100多萬人的集體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