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双焦市场展望

观点:去产能任务艰巨,政策托底支撑焦炭

▶ 焦炭:

与实体企业交流信息:2018-2020年,受打赢“蓝天保卫战”计划,全部4.3米以下焦炉都要进行新旧产能置换,如果稍微严格,供给抑制在价格方面的表现就会很夸张。

目前需求很好,实际产能有点跟不上。今年新产能(加上没开工的,去掉已经淘汰的)为5.58亿吨,今年环保对焦化产能的压制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就是价格从年初一直维持在高位。环保限产托底下,今年焦企心态有所转变,能够承受钢厂的压力。

环保限产主要挤压小焦化厂的市场,无法再挤压大焦化厂市场。因此,价格下跌的空间有限,像往年由市场惯性影响一次跌300-500元的情况很难出现。

焦化产能情况:4.3米以下的占比近40%,如果未来3年全部去掉,对焦化产能升级、行业格局规划都会影响非常大。目前业内有人趁行业变革买焦化产能,如果未来3年这一变革发生,那么未来10年扩大产能者就会有较高收益。因为焦炉使用寿命是30—35年,当地政府一般会保证厂商的生产年限,这也是山西很多60万吨产能的小焦化厂没有拆除的原因。未来三年,奠定焦化产能的新格局,目前很多大企业追求的都是集团化,继续扩大产能。

开工:目前处于历史低位。主要是因为很多焦化厂还没有复产,徐州是否能复产还是个未知数。利润的驱动大于政策的驱动,多数地方在利润驱动下都已经到达了供应的极限。今年环保虽然比较严,但不是一刀切,目前满负荷的企业,未来大概率还是满负荷,除非价格大幅下跌。目前要关注的是还没有满负荷的企业,未来能否满负荷生产。但达标的企业也有限产,因为比较大的龙头、国企等,因为这类企业受到的关注比较多。

利润:今年的利润总体不错,焦化厂心态比以前强硬,但在产业链中是处于最弱势的。

库存:比较健康,没有明显累库。港口比往年高,因为存在库存外移情况。因为单价高,抑制了贸易活动,除非手握下游订单,否则不会再去增加囤货量。港口很多库存都是钢厂和焦化厂的货,暂时安置在港口。港口的低价可能只是一个噱头,一般低价的量都很小,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日照港库容量150万吨,董家口港200万吨,两港的大趋势是降库存,说明下游有实际的需求。

结论: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环保趋严下,现货不具有大跌基础。

焦煤:

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除了山西,主要关注蒙古、澳大利亚进口。蒙古煤进口量对市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主要的关注指标就是通关量,17年通关量是950-1000辆的水平,近期在800辆,因为车次受到压制,所以只能提高单车的装载量,一般相比之前有10%-20%超载。澳洲方面,在焦化厂利润高企下,对高质量煤需求很大,带动澳洲峰景矿等的煤成交价居高不下。焦企在利润好的情况下,倾向于锁货低硫焦煤。

库存:情况良好,不算太高,仍有补库空间。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环保限产的时候,对当地焦煤资源影响较大,因为单一煤种缺少也会对整个焦炭市场产生影响,直接推动了蒙煤价格的走高。从库存看,目前焦煤市场还是很健康的,虽然焦煤近期走弱,但有焦炭利润支撑,没有很大的下跌空间,目前以高位盘整为主。

焦化利润:在环保限产延续的情况下,对焦炭的信心较足,利润较高情况下,焦企可以向煤矿让利。(来源:曾宁黑色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