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又雙叒叕地震了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5日19時46分在印尼松巴哇島地區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南緯8.33度,東經116.45度。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印尼抗災署發言人蘇託波6日下午在社交媒體發帖說,5日發生的龍目島地震已造成至少98人死亡、236人受傷,數千座建築物損壞,數千名當地民眾被緊急撤離。隨著搜救工作持續,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預計將進一步增加。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本次地震發生在印尼著名的旅遊勝地龍目島北部,如果說龍目島對於大眾來說名字相對來說較為陌生,那麼相距龍目島80多公里的巴厘島作為標誌性地理標誌可能更為熟悉。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近期印尼地質活動較為活躍,2018年7月29日龍目島發生了6.4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這兩次地震的震中相距不到20千米。當時地震造成了17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近段時間以來印尼龍目島四級以上地震活動分佈

印尼地震為什麼頻繁發生

關注地震的讀者可能都有一種印象,很多印尼的新聞與地震有關,作為每年都要發生數千次地震的地域,印尼這個千島之國的的確確也稱得上是地震多發國家。

從學術角度分析,地震發生的原因依舊是一個重大課題,成震因素紛繁複雜,甚至很多領域依舊是學術地圖上未能開闢的疆域,然而印尼多發地震的原因宏觀上基本取得學界共識:這裡地處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堅硬的地殼並不是“鐵板一塊”,位於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層也不像蛋殼那樣完整。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原來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更像是早餐白煮蛋 剝下來蛋殼,雖然碎了,但是依然相連。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層稱為板塊,它們各自在上地幔內的軟流層上“漂浮”移動。

根據歷年全球地震震中在地圖上投影統計,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交界處,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

旅遊遭遇地震等緊急情況怎麼辦?

防患於未然

1.謹慎前往危險地區

如果有出行計劃,那麼需要隨時關注當地氣象與旅遊部門公佈的警示信息。以去年印尼阿貢火山爆發事件為例,駐地使館早就持續發佈公告,提醒近期有出行計劃的遊客提前評估風險,謹慎安排行程。從2017年9月到12月,阿貢火山危機爆發前後,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針對中國遊客發佈的“暫勿前往旅遊”的提醒就多達14條...... 2017年11月底,位於印尼巴厘島東北部的阿貢火山持續噴發,導致當地機場關閉,上萬名中國遊客滯留。好在在祖國的幫助下,這些不走心的遊客成功撤離。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那麼對於有出行計劃的童鞋來說,近期地質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又或者比如由於夏季暴雨有地質評估危險的地區,應當謹慎考慮前往。

2. 出門在外,購買保險非常重要

前往地質災害多發區域,或者將要參加高危險性的戶外運動,選擇購買保險都是減低損失、保障安全的有力手段,幫助分擔因救援或是醫療而產生費用的壓力。在購買之後,記得保單的複印件要給家人或是朋友留存複印件。

3.關注安全撤離路線

進入陌生環境,比如樓宇、酒店內,首先熟悉安全出口和撤離路線,出現險情的時候,方便撤離。

理性避難

1. 城市戶外注意躲避危險物掉落

地震發生時,一定要躲避高大危險物,如廣告牌、路燈、電線杆等,就近選擇向開闊地域避難。

2. 在室內注意尋找堅固遮蔽物

地震發生時,不要著急離開建築物,最好先尋找堅固遮蔽物躲避,如桌子等,注意陽臺、窗戶、樓梯等處都是結構薄弱地帶,要儘量避開。標準動作口訣是“伏地”“遮擋”“手抓牢”,等待時機,再迅速撤離。

印尼又双叒叕地震了

3. 在戶外則要注意其他次生災害的發生

山區地震發生後極易遭遇滑坡與崩塌,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千萬不能順著滑坡的方向躲避。海濱地區則要防範地震引發海嘯,注意海水是否有異常的漲退潮情況或者異常的冒泡現象,以及注意查看當地的海嘯預警信息。發現險情,要及時撤離到遠離海岸的高處,並向當地管理部門及時報告情況。

如果對近年來印尼地震的信息感興趣,還可以到下面的傳送門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