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巨頭」之戰:全棧競爭力的新時代

過去幾年的中國雲計算市場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從去年開始資本狂潮的減退,雲計算的市場之戰,逐漸變成了資源之爭。雲計算也明顯轉入到“巨頭”的節奏。

沒有多年的技術和創新積累,不能提供全堆棧的雲計算能力,就很難在巨頭之戰中存活下來。尤其是隨著甲骨文等IT巨頭的轉型加入戰局,馬太效應是否也在雲計算這塊兵家必爭之地上積聚?

2013到2018,筆者連續五年參加了甲骨文數據庫雲大會,也是從甲骨文在數據庫雲領域的動作中讀出了一些端倪。

還記得2013年的7月,甲骨文推出了首款面向雲而設計的數據庫Oracle數據庫12c,成為以云為代表的下一代數據庫的領軍者。而在2017年,甲骨文又正式宣佈推出全球首款自治式數據庫雲,將包含了深度學習能力的 “無人駕駛” 數據庫,推到了雲時代的風口浪尖。

雲計算的“巨頭”之戰:全棧競爭力的新時代

如今,Oracle自治數據庫雲在8月2日的甲骨文數據庫雲大會上進行了國內的“首秀”。正如甲骨文公司高級副總裁及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翰璋所說,“自治數據庫雲的推出,再次驗證了創新就是甲骨文的企業基因”。

正是有了過去十年,在研發創新上累計高達450億美金的投入,同時過去五年在雲平臺和雲服務領域花費850億美金,併購了130多家公司,甲骨文才做到了始終屹立在雲時代的前沿。

甲骨文“紅科技” 催生的自治數據庫雲

李翰璋的一句話非常的有意義:“雲不是某一個項目,雲也不是某一個交易,雲本身就是一個旅程。”

的確,企業上雲一定貫穿數字化轉型的全部過程。但邁步雲端,對每一個CIO來說其實都是“又愛又恨”。

因為雲儘管解決了大企業原有數據中心龐大、複雜的運維問題,以及設備老化的問題,也讓企業IT部門從幕後走向前臺,成為了業務的驅動者。但企業上雲也帶來了相當多的新問題,隨著業務向雲端的不斷遷移,企業也正面臨著更多運維和安全性的難題。

以開源雲OpenStack為例,它並不是一個標準版本,而是一整套開源組件的集合,所以不可能被企業直接採用,同時也對部署和運維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很多企業因為成本的原因在上雲的初期選擇了OpenStack,卻容易陷入無窮無盡的運維困境。

我們知道,人工智能的技術正與雲進行結合,但真正在具體產品中落地的卻不多。今年初,甲骨文提出了“紅科技”這一全新的概念,意在將人工智能、區塊鏈、機器學習等一系列黑科技,通過甲骨文的IaaS、PaaS、SaaS服務,真正落地和應用到企業中,賦予企業穩定可靠的IT能力。

而Oracle自治數據庫雲就是甲骨文“紅科技”中的最重要的一個武器。

雲計算的“巨頭”之戰:全棧競爭力的新時代

甲骨文公司數據庫技術執行副總裁 Andy Mendelson告訴我,“這不僅僅是人工智能在數據庫技術上所做的優化,更是一個顛覆性的變化,它會對整個用戶內部的組織架構和用戶創新能力的提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因為在傳統非自治的狀態下,企業內部的開發人員和DBA之間是有緊張關係的,尤其在創新的過程中,開發人員會覺得DBA起到了一個阻礙的作用,限制了他們很多的創新。如果能夠進化到自治的模式,那麼應用開發或者企業內部創新的很多阻力,就會自然而然消失。企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創新當中去,不會因為很多的內耗而降低企業創新的步伐。

正因為如此,Andy Mendelson認為自治數據庫雲技術應該是革命性的、顛覆性的,對企業用戶來說,在體現其創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重新定義雲計算的平臺層

簡單地說,自治數據庫雲很像是無人駕駛。Andy Mendelson說,“自治數據庫的操作是免手動的,只要加載數據就可以自動運行。它比無人駕駛更為先進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像汽車保養一樣要帶到保養店。自治數據庫都是在聯機運行中實現,不僅可以實現99.995%的可用性,而且所有的安全補丁都是聯機進行的。”

雲計算的“巨頭”之戰:全棧競爭力的新時代

需要強調的是,自治數據庫雲和我們瞭解到的自動化,並不是一回事。現在IT領域的很多設備都採用了自動化設計,但仍然需要人的大量參與。以數據庫為例,儘管很多操作都自動化了,但運行數據庫還是需要數據庫管理員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據IDC估計,高達75%的數據庫管理成本是人力成本。

而Oracle自治數據庫,是可以自動運行、自動備份、出現問題時會恢復,可以自動調整自己。同時在遭遇威脅的時候,服務會及時在運行時自動給自己打補丁,甚至在服務器因為某些災難事件而停機時,服務也會進行備份和恢復。

實際上,自治數據庫是一個典型的,用深度學習取代自動化的智能雲數據庫服務。Andy Mendelson表示,“Oracle自治數據倉庫雲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服務,但是可以用於任何的分析應用,比如傳統的數據倉庫,你也可以做一些小型的數據分析。”同時,甲骨文也為數據科學家提供一系列的工具,讓他們在進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過程當中提供沙盒類的工具。數據科學家能夠用傳統的一些界面,利用相關的這些沙盒的工具來創造出新的模型和算法。

比如,南美洲的一家非常大型的媒體公司,希望使用大數據來構建360度的視圖,試圖獲得更加有效的媒體行業競爭力,所以這家公司選擇了Oracle自治數據倉庫雲。Andy Mendelson說,“客戶的反饋結果非常樂觀,數據的加載和集成更加快速,關鍵是在線靈活擴展性能夠滿足他們業務的快速增長。”

可見在客戶的實際應用中,自治數據倉庫雲完美的體現了高靈活性、高彈性擴展的強大優勢。

總的來說,Oracle自治數據倉庫雲對企業來說具有三個優點。第一是節約成本,通過將系統運維優化完全自治化,可將管理成本降低高達80%,通過僅購買所需資源的方式也可將運行成本降低多達70%。這種成本較低的效率,非常令人驚歎。

第二是快速部署,企業部署新應用程序的時間也由幾個月縮減至幾分鐘,因此可節省大量的費用,且避免落後於動作迅速的初創企業競爭對手。第三是降低風險,自動打補丁可消除數據安全事件的影響,避免聲譽損害、額外的成本和收入損失,無需人的干預也可減少人為錯誤。

客觀地說,有了在這三個方面的顯著提高,DBA可以對自己的職責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把自身從一個數據庫的管理者轉變為整個數據庫或者平臺的展示者,將自己的視野看的更寬。今天的企業可以在敏捷開發、快速響應、新技術支撐等細節上能形成自身的差異化並提高競爭力,而不需要像過去一樣,再受制於數據庫產品本身的特性,這都是Oracle自治數據庫雲帶來的顛覆。

在我看來,雲計算在架構層有了OpenStack標準,但是在平臺層還沒形成任何標準,那麼自治數據庫雲所帶來的巨大改變,本質上是重新定義了雲計算的平臺層。

全棧雲能力對比,甲骨文的優勢在於SaaS和PaaS

如今每家雲計算公司都在談自己的全棧能力。簡單地說,全棧意味著對IaaS、PaaS、SaaS全領域的技術覆蓋能力。但是,同樣是全棧,意義其實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看到,雲計算市場IaaS的競爭最為激烈,廣泛的競爭促進了IaaS的發展,讓IaaS市場基本走向IaaS,同時SaaS因為大量軟件公司的轉型,發展速度也在加快,唯有PaaS還處於發展的初期。

雲計算的“巨頭”之戰:全棧競爭力的新時代

“中國雲計算市場現在的情況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但相信最終只會有幾家笑到最後,”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雲平臺總經理吳承楊表示,“最終成敗取決於自身的特點與優勢,關鍵是能夠為客戶帶來什麼。”

吳承楊表示甲骨文的核心優勢來自對數據的相關處理能力。“現在數據對於企業或者組織的重要性相當於人體的血液。我們看到現在一些企業即使上雲還不能打破信息孤島的問題,”他強調說,“解決了數據的問題,就解決了IT最核心的問題,甲骨文幫助客戶的關鍵就在於打通‘血脈’,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較於SaaS和IaaS領域,PaaS確實更為複雜,更考量雲服務商的整體技術實力,而甲骨文在數據庫和中間件領域的強大技術領導力和龐大用戶群,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系統,使甲骨文更容易幫助企業用戶全面擁抱PaaS。這是甲骨文作為全堆棧的雲服務商,最核心的亮點。

李翰璋也表示,“甲骨文要提供的是全方位、最全面的雲服務,從SaaS到PaaS到IaaS。但甲骨文和其他的雲服務商不一樣,因為甲骨文在SaaS和PaaS上面的理解是業界深入的,所以我們可以從企業級客戶的應用出發去構建企業的雲服務。”

雲計算的“巨頭”之戰:全棧競爭力的新時代

的確,大部分的雲計算公司都是IaaS較強,而SaaS和PaaS偏弱,這決定了它們會更多的從IaaS的視角去構建雲服務,但對用戶來說,應用是驅動業務的根本,雲只是一種手段。我認為甲骨文企業應用的視角和經驗對客戶業務而言,是真正意義的全棧雲服務。

同時,甲骨文也是靈活的多雲提供者,在本次大會上,甲骨文透露了中國雲數據中心將馬上在國內落地,會與騰訊來共同提供雲服務。儘管,很多境外雲服務商都選擇了與國內的企業合作來進行落地,但微軟和世紀互聯,AWS和光環新網的合作都是雲計算公司和數據中心運營商的合作,甲骨文的區別在於選擇了互聯網公司騰訊,那麼騰訊顯然在社交和互聯網業務上有更強的理解能力,這可以讓甲骨文更專注於為企業提供服務。

甲骨文一直在提倡可落地的“紅科技”,那麼Oracle自治數據庫雲,這項顛覆性的技術本身,既是“紅科技”的典型代表,也是甲骨文全堆棧能力的一種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