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妾成風妻妾成羣的晚清,翁同龢爲什麼寧可絕後也堅決不納妾?

自古以來,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特別講究門戶、宗族的概念,而後代香火的傳承則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但是有時候“天公不作美”,很多人往往窮盡一生卻沒有留下一脈子嗣,留下了終身的遺憾,其中,就包含了晚清著名的兩朝帝師——翁同龢。

在納妾成風妻妾成群的晚清,翁同龢為什麼寧可絕後也堅決不納妾?

在納妾成風妻妾成群的晚清,翁同龢為什麼寧可絕後也堅決不納妾?

在納妾成風妻妾成群的晚清,翁同龢為什麼寧可絕後也堅決不納妾?

翁同龢狀元出身,歷任戶部尚書、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物衙門大臣,先後擔任光緒、同治兩代帝師,權勢長達二十餘年而不衰,可即便翁同龢熾手可熱、予取予求之際,仍然避免不了晚年膝下無子的悲劇,這既是宿命的輪迴,又有翁同龢個人方面的原因。

原來,有個同僚見翁同龢膝下空空,便勸他納一房小妾,為翁家傳宗接代,可是沒料到,翁同龢卻指著旁邊的僕人隨從,說道:“我若納妾,只恐便宜了他們。”同僚一聽,覺得翁老見識不凡。

其實仔細一想,翁同龢還是考慮長遠:

其一,當時翁同龢已年逾花甲,房事心有餘而力不足,納妾之事可以想想,但是真若付諸實踐,恐怕翁老的身體吃不消。

其二,家中年輕男性僕從眾多,如納妾難免會發生紅杏出牆的醜事,男人嘛,綠帽子都不願意帶,萬一小妾懷孕了,翁老自己都不相信是不是自己的種,所以為了避免出意外,還是斷了納妾之念。

其三,翁老當時已即將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凡事都已看開,年輕時候都難留子嗣,現在人都暮年,就不會再奢求其他的了。

翁老理智行為為自己保全晚節、避免是非,這也是值得當代很多老年人予以學習和警醒,很多人為了能夠留下一絲血脈,不惜老年求子,可是到頭來,要麼耗盡身體精元,徒增煩惱,要麼求子成功“喜當爹”,頭頂上帶著一望無際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莫不如學學翁老,在為數不多的風燭歲月,安享晚年,雖然沒有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但是也不缺乏淡定自守的靜謐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