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造纸术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今,工业时代下的古老传统手工造纸技术似乎已变得遥远。不过,在桂林灵川最边远的兰田瑶族乡的深潭、白水、冷水泠、板垒界等瑶寨至今依然保留着纯手工造纸技术。

据《灵川县志》记载,灵川瑶族竹纸始于清代,盛于民初,至今有200年历史。据传大约在嘉庆年间,一湘人来到灵川九屋,有感于当地竹林茂密而利用率低,遂向山主建议发展造纸业。刚开始造出草纸,质粗而厚,之后经过不断改进,纸细薄而透明。因其师源湖南,故称“湘纸”。

“我从懂事的时候,我爸他们就教我做这个,造纸的手艺祖祖辈辈传下来,直到现在,从没有中断过。”东良村村民赵玉成介绍。

看似简单的一张草纸,却要经过砍竹、浸塘、剥竹、踩料、抄纸、榨纸、捞浆、捡页、晾干等等等等等30多道工序!历时半年才能做出成品!

这么多工序!

但是村民们并未因为工序繁琐而放弃,

依然一代又一代的将技术传承下来。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体验草纸的制作吧~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破竹麻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每年芒种前后,是村民上山砍竹的最佳时机,彼时,山间的冬笋经过春天雨露的滋润已经飞速成长,村民们腰间系把柴刀,赶在竹笋还未长成竹子、叶子还未长出之际,把嫩竹砍回家里。剥去青皮,用刀破成片放进池子里,用石灰浸泡约两个月时间将其沤熟。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用于浸泡竹麻的水塘。

洗竹麻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竹子沤熟后,村民们要择选良辰吉日,把浸泡好的竹麻取出来,挑到水塘或山涧小溪中搓揉,将竹麻上残留的石灰清洗净,再堆放到水塘中,上面盖一层稻草,引山涧活水入麻塘,遵循着“一三六九”的日程表,即按“一三六九”个日夜分别换水、风干,再历经两个月左右。

踩竹麻

村民们把浸泡后的竹麻挑回家中造纸场,经过家中男女老少搓揉后堆放在竹编上,然后光着脚丫,跳上麻堆,用力的踩踏,此刻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他们可以尽情的在麻堆上欢呼、雀跃,大人们也一边踩着竹麻,一边哼着瑶歌……直到把麻踩成糊状的纸浆。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村里还没通路以前,没有机子,纸浆全部靠光着脚丫踩出来的。”邓义珠说。

抄纸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村民赵玉成非常熟练的在抄纸

当把竹麻踩成纸浆后,倒进纸槽,由造纸匠人往纸槽加入大滑叶等润滑药物,用竹竿在水槽中8字形来回搅拌,捞出竹纤维并经过沉淀,再把水放干后注满清水,注入大量清水便可以抄纸。怎样抄出一张既薄又平整的纸张可有讲究了。经验丰富的匠人会告诉你,整个过程要诀在于双手必须水平且迅速。一旦有一张损坏,便会“连累”前后很多张。

榨纸

每当太阳快落山时,村民们就开始进行榨纸,如何榨也有讲究。必须将木板平整且轻轻地放在贴好的纸堆上,压上石头,再踩上压凳的“杠杆”将纸里的水一点点挤出,直到挤不出为止。而一旦木板放得不平整,纸堆凹凸,整堆纸就会变形坏掉。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用千斤顶把纸张的水分压榨出来。

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用机子打浆、千斤顶榨纸,比原来传统的踩竹麻和利用原始杠杆原理挤压湿纸,效率提高不少。

剥纸

通常,制浆、拌浆、抄纸和榨纸等工序,匠人要赶在白天完成,这样吃过晚饭后,便可以坐在家里一张张有层次地剥出来,按一定的间隔排列好,每4张为一份,分好纸还要搬出屋外晒干,再重新将纸分开、叠齐,然后用锯子将纸堆三面磨光,扎成担,便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

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我每天凌晨4点起床,家里两三个人轮流捞浆,到晚上10点半能搞成一担,每年大概能做80-90担。”赵玉成说。

生产出的草纸散发着竹子的清香,在附近一带很有名气,以前用草纸做包装纸的时候,周边地区大多都用这里的手工草纸,后来草纸被塑料袋取代了,草纸就只能用在祭祀、祭奠的时候做冥纸。

看完草纸制作的工序,

实感村民们的不容易!

灵川的代代人不因工序繁琐,

仍然坚持手工造纸,

灵川人真是好样的!

看完是不是觉得灵川兰田很赞,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看吧,记得ZAN灵川深山竟藏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图文来源: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神奇灵川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