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政經說系列——中國資本積累路徑

資本問題

中國原始資本從哪裡來,為什麼資本存量很重要,資本積累需要付出怎樣代價,資本積累過多會產生什麼後果,資本與勞動關係又是怎麼樣,資本本身有價值嗎,資本創造需要怎樣體制與機制設計呢,資本積累與消費又是什麼關係,消費主義興起對資本積累進程又有怎樣影響,互聯網科技時代里人力資本重要性如何,資本跨國流動由什麼阻礙,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區別在哪裡,產業資本投資如何促進經濟發展,如何吸引發達國家資本,人格化資本在市場經濟裡地位怎麼樣,資本崇拜主義根源又在哪裡,豐裕社會還需要資本嗎,資本極度欠缺的地區是否註定與資本無緣,資本如何更好地被駕馭以服務人類社會,資本自身追求利潤規律又是怎樣影響資本配置,資本投資過程複雜性與結果不確定性又是怎樣影響資本回報率,資本投資意願不強又該怎樣去激發呢。自千年思想家馬克思撰寫《資本論》以來,資本對人類經濟社會的重要性日益顯著,為掌握資本所有權而鬥爭,為改變資本配置模式而改革,資本逐利性創造出人類社會強勁又久違的躁動,資本不眠,人類不安分之心日日夜夜被燒灼。

資本本質

資本源自哪裡,為什麼大家做夢都想擁有它,或者誰有資格駕馭它。資本本質上就是死勞動,即過去活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固化或物化的痕跡,就如同遠古時代留下的死化石,早已沒有新鮮生命的溫度但仍保有已死生命的形態。資本本性即如這般無生命之物,毫無人性溫度可言,亦無任何情緒性表達,它只是呆在那裡,任誰去發現佔有並利用。反之,人類始終有強大主觀能動性,可以去積累知識,去創造發明,去生產製造,去鬥爭搶奪,去攻取守護,攜帶著活勞動巨大能量去拼搶並積累死勞動。資本既然這般死寂,不難想象資本過度氾濫的社會肯定是死氣沉沉,毫無活力可言,反之,資本過度缺乏的社會肯定也是動亂頻頻,毫無希望可言。動靜皆宜,死活相間,資本正可以充當社會潤滑劑,調節人類旺盛精力釋放方向,要不然只好混戰不休或內耗或自殘也說不定,讓社會頭腦變得冷靜理性,學著去貼資本的冷麵,然後去學習駕馭它併為我所用。活勞動只要生存條件可保障便可源源不斷被輸出,這也是人類社會千年持續發展壯大的最強大秘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生不息,輩輩相傳,如流水光陰,綿綿不絕,何其相似乃爾,天賦人以勞動本能,人類社會得以永續。因此,活勞動永遠不愧於價值創造之源泉,這也正是勞動為價值之母的本義所在。從哲學的角度看,這也算是凸顯人本主義的地位,讓人真正站立起來,成為世界萬物的度量衡。而資本作為活勞動之子,唯藉助活勞動賦能才擁有生命力,資本價值源於活勞動,活勞動價值則源於天賦人性。資本可能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藐視活勞動價值,殊不知其自身價值根植於活勞動,苟無活勞動,資本便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只是經濟發展初級階段,人口眾多,活勞動太充裕,給予資本死勞動較高的地位,甚至它可以居高凌下去驅使活勞動,人格化資本似乎轉身演變為活勞動代言人,不知表裡的還以為資本才是天生的領導者,而活勞動只是被駕馭的角色,看起來有點本末倒置的意味。

資本積累

資本壞話可以說一堆,法理上也是可以論證它的從屬性與衍生性,資本確實源於活勞動,活勞動凝固下來就是資本。但問題關鍵是資本該怎麼獲取並積累下來,尤其是在資本缺乏時期。這就好似一個赤貧之人如何致富從而實現華麗轉身。赤手空拳,白手起家,一貧二白,唯一可以出賣的似乎就只剩下活勞動天賦,關鍵活勞動還面臨激烈的鬥爭,似乎到處都是用不完的活勞動,可見人類社會旺盛生命力與精力如何驚人。哲人帕斯卡爾說過,人世間太多問題是因為人們不太願意就靜坐在一個屋子裡面。生命在於運動,此言不虛也。所以和平年代人類需要優雅的體育競技活動以釋放過多精力與能量,或許菸酒之類也算吧。至於戰爭或饑荒動亂年代自不必多言了。窮人要致富,肯定要勤快要儉樸,正所謂勤儉持家,不富不行,不服也不行。大至國家,小至個人,在資本積累階段都需要付出代價的,背後多少辛酸也不足為外人道哉。中國自苦難年代走來,建國後迎來難得和平發展時代,但也面臨資本極度缺乏而眾口嗷嗷待哺的局面,肯定不會這麼輕易就度過這段艱難歲月。雖然已無隨時殞命之虞,但亦有隨時飢餓的可能,如何吃飽肚子三餐可顧都是大問題。這時候集體力量被激發,全國人民精神鬥志高昂,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首先利用天賦廣袤土地,通過勞動來生產糧食,建造工廠。這條道路註定很艱辛,西方社會幾百年走過的路在這裡需要幾十年走完,難免中途碰到挫折甚至困境,資本積累過程很多細節並不為人所知,即使西方社會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又有多少血與淚呢。馬克思都說過資本來到這個世界上從頭到腳都帶著血,或許一個極度貧困的人經過百死一生的奮鬥歷程仍然可能奮鬥無望可能會體會到這種悲壯與絕望的心情吧。血與汗的代價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從來就沒缺席過,只不過血與汗的比例或有變,動亂時代血多點,和平年代汗多點。

資本積累之路彎彎曲曲,三年災害,十年動亂,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但中國畢竟是五千年練就的苦難民族,內在基因註定是頑強不屈的,祖祖輩輩在這塊土地上揮發汗水,這片土地也可見證昔日的輝煌,資本對這片土地也未曾陌生,它也曾光顧過這片土地並讓它贏得榮耀。畢竟資本說到底是活勞動的歷史遺蹟,只要有這麼多勇猛堅毅的活勞動,完成資本積累進程也是遲早的事情。改革開放之風既起,思想解放,實事求是,中國開始進入資本積累新時期,不再關閉大門自力更生,開始敢於借力使力,開放國門,迎接外來資本。外來資本就如同一點火苗,在翹首以盼的活勞動這堆乾柴中一點,便燃起熊熊烈火。而資本結合活勞動的進程一旦被啟動,便迅猛向前奔去,一騎絕塵。自由資本與自由活勞動正如難兄難弟,昔日親友一見面則涕淚縱橫,恨不早日圖相見,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由農村到鄉鎮,由鄉鎮到城市,再到更大的城市,勞動力就如同反向流水流向高處,畢竟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勞動邊際創造力在城市裡發揮了更大作用,承包制度也使得農村廣袤土地不需那麼多人呵護,解放了廣大勞動力,不僅僅思想解放,活勞動也解放,所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舞臺已準備好,序幕也已拉開,大戲好戲自然就會持續上演。但也不可忽略這場驚天動地的改革開放戰役背後數以億萬計的無名英雄者,不管是工廠裡日夜加班的製造工人,還是起早貪黑趕赴異地的企業家,這都是活勞動力量的體現,尤其是在中國這麼多人口導致生存條件競爭這麼激烈的環境下。稍不留意就會被身邊人超過,資本積累進程大大被提速加速,中國經濟奇蹟背後正是這種令世人驚歎的只爭朝夕的拼死活勞動。資本甘醴滋潤了乾渴已久的人心,活勞動被激發得更加有勁,資本流動更加快速,資本分佈更加廣闊。

資本過多

資本積累彷彿有了自足能量可以自行滾動,不管是國家強制性儲蓄,還是企業與居民自願儲蓄,資本很快會變得充裕。經濟社會也很快進入新階段,只是一味積累不敢消費,背後是不安全感,怕再度陷入赤貧之境地,畢竟數十年前記憶猶未散去,歷史老人也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施與遺忘藥劑的。資本積累過度當然會產生反作用,畢竟孔子早就明言過猶不及,最顯著結果就是資本開始綁架活勞動,要知道資本是不會滿足的,它要去追逐利潤,滿世界去跑,再多也不嫌多,但它也不會自己一個人去找,畢竟它本身需要寄附在活勞動上面才有價值,所以它會過度驅趕活勞動,不惜日夜為它賣命。它時刻在製造不安分感與不安全感,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會讓活勞動過度疲憊,似乎一輩子也沒個盡頭,來不及享受,還要繼續奮鬥不休。資本不需要休息,它是非人格化的,但人類總需要休息,需要享受消費,這裡面自然就會產生矛盾。但資本畢竟是在人類社會才能存活,只要活勞動不願意結合它,它自然沒轍,要麼去外面找勞動裡,要麼甘於放慢腳步,降低投資回報率,滿足低慾望無甚好動的佛系群體,明眼人看看周邊發達國家人民就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了。政策利率都到地板價了,甚至貨幣當局實施負利率,倒貼錢給資本,資本也不願動,關鍵問題不是資本不願動,而是人不願意動,哪有什麼方法呢。沒有人去幹活,自然就無法產生活勞動,沒有活勞動,資本便如虛無縹緲之物了。再多刺激再多資本也無濟於事。流動性陷阱背後是人類社會進取心消減與無慾無求。但世界上還是有那麼多國家極度缺乏資本,為啥資本不願過去垂憐一下呢,就自甘墮落到倒貼錢給勞動者呢。資本當然也不傻,它可比勞動者聰明多了,沒有生命力的資本背後可是有生命力的操控資本者。那些貧窮國家彷彿陷入死循環裡面,越窮越落後,越落後越窮,就彷彿一個窮人在原地打轉,放羊生孩子,孩子還是放羊。吸引資本過來也是需要下功夫的,路面要打掃乾淨,堂室要刷洗透亮,它才肯登堂入室,你一嚇它,它立馬就回去。資本有時候變得膽小如鼠,雖然有時候膽大如虎。超高利潤率一般只會吸引部分不要命的資本,但大多數資本還是希望獲取一個長期穩定合理的回報的。制度上需要製造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產權保護還是信息公開透明。

資本前瞻

中國很快也會進入資本豐裕社會,畢竟該鋪的路也鋪了,該建的房子也建了,有時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的問題。提前排練資本過度的戲劇還是有幫助的。當然資本過度並不代表人人皆有充足資本,資本分配似乎總是過多眷顧強者,它總是願意結合給它最大好處的活勞動。資本分配不均衡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了。強制性均分資本怕會打擊積極性,資本集中會鼓勵不勞而獲的食利階層,這也算是社會最大不公不義。試想,勞動乃價值之母,而如今不用勞動也可以分享價值,養尊處優的僅據有資本便收穫勞動剩餘,看似資本被馴服得妥妥帖帖,為背後資本操控者服務,實則懶惰無為卻坐享其成,只會激起階層矛盾,於天理不合。資本過多的社會更需要調控資本以惠及社會大眾,資本不為活勞動服務,只會讓其反客為主,從而奴役勞動力。馴化資本,服務勞動,這正是資本社會所應追求的目標。資本來自勞動,而勞動太多時候往往拿不到相應報酬,而資本操控者卻往往獨享資本收益,而不考慮社會基礎設施甚至勞動對其協助作用。當今社會善待資本以謀求更大發展的態度往往會加劇資本與勞動的矛盾。勞動者的活勞動會與時俱進,尤其是互聯網科技時代,活勞動甚至可部分替代資本的角色,充當高貴的人力資本,而傳統資本仍會一味守舊,追求其本來利潤目標。新時代應該引導資本,讓其承擔發展新使命,讓其再度變得勇猛上進,在安穩和諧的社會里充當不竭動力,讓資本變成創新的資本,成為優秀而高貴的資本。資本原始精神也就是企業家精神,即破壞性創新精神。既然活勞動在追求上進,資本應該也要不甘寂寞,以期發揮自身最大作用。最理想結果是讓有心又有力的活勞動來支配資本,如此一來,社會才會永葆生機,反之,資本只會自我催眠,在不勞而獲的食利階層的懷裡呼呼大睡。此時,資本真的成為死勞動了,停滯不前,只會慢慢自我折舊,自我老去,與活勞動脫節,看來資本是自尋死路。未來社會里,資本與勞動應重歸難兄難弟美好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