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商代的時候,有兩個人名字叫做伯夷和叔齊,他們在周朝建立以後,不願意到周朝為官,於是就去山上躲了起來,靠采薇為生,最後餓死在了首陽山。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無獨有偶,宋朝也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蔣捷。他少年時得到功名,將要赴任時,南宋已亡。他不願在元朝為官,最後隱居太湖。

隱居的人很多,像唐朝的王維,他不僅隱居,而且很樂於隱居的生活,一邊隱居一邊寫詩,留下了《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樣的名篇:“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美國的梭羅,28歲時,來到瓦爾登湖畔,建起了木屋,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寫下了《瓦爾登湖》這一充滿人生哲理的散文集。

蔣捷的這首《虞美人.聽雨》,就是在他隱居的時候寫的。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少年的時候啊,我在歌樓上聽雨,美人羅帳前紅燭搖曳。中年的時候,我在客船上聽雨,江面開闊,烏雲低壓。西風中的孤雁,悽慘的叫著,尋找同伴。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現在啊,我坐在這僧廬下聽雨,我的頭髮早已染上了一絲絲的白霜。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都不再與我有關,我聽那雨聲滴滴嗒嗒的,在臺階上掉落,一直響到天亮。

整首詞圍繞著“聽雨”兩個字,雖然同樣是聽雨,在不同的時期聽雨,卻有著不一樣的心情。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少年時年少輕狂,心情愉悅,聽雨像是伴奏。與情人你儂我儂的場景,令人心醉,雨聲像是一種美妙的和諧的樂章,更增添了浪漫的景緻。

中年的時候,由於是一個愁旅,坐在客舟當中,思鄉情重,無人作伴,孤獨寂寥之情,溢於言表,而此時的雨聲更添寂寞,讓人愁腸寸斷。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晚年的時候,看盡了人世悲歡,一心向佛。僧廬之下聽雨,回想逝去的青春,又該是如何的傷悲?此時的雨聲,喚起作者對青春的記憶,對往事的憂傷。說悲歡離合皆不放在心上,可聽到這雨聲,又怎能不憂傷?

整首詞的畫面感極強。濃縮的展現了從少至老的整個人生。讓人看後唏噓不已。既有對青春年少的美好的生活的回憶,又有對中年漂泊的惆悵,還有對老年欲忘卻往事卻又難以忘卻的無奈。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正如德富蘆花在散文中所寫:“風,不知從何處飄然而來,往何處飄然而去;不知其初,亦不知其終,蕭然而過,令人愁腸寸斷。風是人生逝去的聲音,人也是不知從何處而來,何處而去,故聞風而悲傷。”

兩者都是借景借物感嘆人生之無常,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也有人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屠格涅夫,這位偉大的俄國文豪,對於人生,他曾經這樣說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如期而至的人,是幸福的。

一首虞美人,寫出人生的樂章,美得驚心動魄!

是啊,少年時的青春熱情,中年時的成熟穩重,老年時的聰明睿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有會開出不同的花朵,收穫不一樣的果實。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是造物主送給每一個人的獨一無二的禮物,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