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這個電影沒有劇本、它沒有主角,

沒有什麼高潮啊,甚至沒有燈光。

一臺機器、一個腳架,

我們能不能用最簡單的方法去拍電影”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面對面 | 張楊

一部“三無”電影

張楊的新作《岡仁波齊》

一部兩個小時都在磕長頭的電影。

沒劇本,沒配樂,沒明星,

也沒任何前期的宣傳,

憑藉口口相傳的好口碑,上映十八天,

票房破了7700萬,

對於動輒上億製作的大片來說,

7700萬票房連個“小目標”都算不上,

但對於中國的文藝片來說,這樣的成績實屬罕見。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張楊與許戈輝

許戈輝:

那個時候的評估是多少?

張楊:

估計也就五、六百萬。

所以大家對這樣的片子,

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許戈輝:

而且有好多人都是,

聽到這種口口相傳之後才走進電影院的。

所以這部片子是屬於後發力,是吧?

張楊:

是的。

許戈輝:

前面說老實話,前期宣傳真的沒有看到,

像我們這種挺關注這個宣傳的人都沒太聽說過。

張楊:

是,因為首先這種片子,

它沒有什麼錢去做這個宣發。

就比起這個大片來說,那它身上投入相對就少。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和其他電影的後期宣傳不同,

影片中的所有演員,

在拍完電影后都直接回家放牛了。

剩下參與《岡仁波齊》映後宣傳的主創,

只有兩個人,導演張楊和出品人路偉。

“搞這個宣傳是太累了,太累了,比拍電影累多了。”

許戈輝:

這部片子拍完之後,你更像一個藏人了是不是?

張楊:

從西藏回來的時候,基本上有好多人沒認出我來。

但是反過來我也覺得其實這跟我年輕的時候差不多,

我這三十歲以前其實差不多也就是這個形象,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許戈輝:

有其他的記者也寫過,說張楊大熱天戴個帽子。

張楊:

帽子其實我覺得,有好多人就習慣戴個棒球帽嘛,

其實他就不願意摘,棒球帽就成了他的這個身體的一部分了。

我現在就覺得這個帽子一戴,

它也就變成你的這個身體的一部分了,

就特自然了。

就是你不戴反而倒覺得,哎喲,哪缺了點什麼似的,

你就覺得戴著帽子它很舒服。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張楊在衚衕裡的工作室

十年前就想拍《岡仁波齊》

2014年 張楊帶著三十幾人的劇組進藏,

拍攝《岡仁波齊》。

“我們其實想拍部朝聖電影”

電影講述了十一位藏民徒步2500公里,

磕長頭去朝聖的故事,

一群毫無表演經驗的藏民,

最簡單的拍攝設備,

從海拔兩千米拍到海拔六千米,

拍攝用時一年。

這種“曠日持久”的拍攝,

在現代的電影行業中幾乎找不到第二個人敢於去嘗試。

“《岡仁波齊》其實十幾年前就開始想了”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許戈輝:

十年前做不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

張楊:

有很多客觀因素吧,

比如說那時候還是膠片時代,

像《岡仁波齊》這種拍攝方法非常難實現。

因為膠片機器很沉很大,

燈光要求也很高。

那你的團隊的人就得特別多。

人一多你的經費就上去了。

數字化以後,

機器相對來說小了,

同時燈光的需求量少了,

所以我們整個電影基本上沒有燈光,

除了自然光,帳篷裡掛幾個燈泡就可以拍攝了。

實際上,我們也就可以把隊伍的人數壓縮到最少,

然後把時間拉到最長。

我們說是沒有劇本的,

一邊走一邊創作,

很即興的。

許戈輝:

即興的這種方法,

你要不這麼說的話,我還真沒想到。

一般人們的理解是技術的進步,

帶來的都是電影整個的炫酷,

就是怎麼樣更多的加入電腦後期、特效特技,

應該呈現的反倒不是像現在這麼質樸、

這麼原始和純真的一個景象,

沒想到技術的進步幫助了這一點。

張楊:

是,因為確實在高原上條件的侷限性還是很大的。

基本上你要扛著機器說走一段路,

那都得喘得一塌糊塗。

所以它也不可能有什麼大型的設備,

或者說這個移動軌啊,

這些都是很困難的。

我們要把人員減到最少的概念,

其實就是一臺機器一個腳架,

可能就是最簡單的這種方法。

但是反過來最簡單的方法呢,

它又提供給導演一種可能性,

就是說我們能不能用最簡單的這種方法去拍電影。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張楊與電影中的藏民

大部分觀眾都是在觀照自我

《岡仁波齊》看起來是紀錄片,實際上是故事片。

雖然沒有劇本,但是在開拍前張楊已經在腦海中預設了一些元素。

他想要一個會在朝聖路上生產的孕婦,

一家三口、一個屠夫,以及一位會死在朝聖路上的老人。

除了這些,在這2500公里的路上還會發生什麼,

張楊一無所知,

他能做的只是等待和觀察。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許戈輝:

沒劇本到底是給你帶來麻煩了,還是帶來很多驚喜?

張楊:

我是覺得很好,因為劇本呢,

說實話,要想很多情節,要想很多前因後果,

只要你坐在那兒開始寫,你腦子裡肯定就有這麼一些固定的模式,

固化的一些東西,就要去按著這個方式走。

所以沒有劇本概念,

實際上是它沒有讓你的腦子完全進入這麼一個束縛裡,

所以呢,我們只是在這個過程裡邊不斷地去觀察捕捉,

然後我們再去重演。

那麼這個過程裡邊呢,

最精彩的部分主要是這些細節。

基本上你都是從真實生活裡去捕捉細節,

換句話也就是說,基本上不是你編得出來的。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許戈輝:

那我再跟你求證一兩個情節,

那個車禍是真的還是編的?

張楊:

那個是編出來的,

但是它的概念也是從真實生活裡來的。

就是比如我們在路上也碰到了十幾個人的一個朝聖隊伍,

實際上那個隊伍裡面,

他們就出了一次很嚴重的車禍。

許戈輝:

最關鍵的是我沒看出來它到底是真的還是編的,

而且看到那個地方特別感動,

就看他們那麼輕易的就把那輛車放走了。

但是你知道,我女兒12歲,

她也看了這個片子,我說你看,

我覺得這些藏人多淳樸,

他們知道那些人有呼吸困難啊,

他們沒有要一點賠償就讓他走了。

她說可是那個司機是不是說假話呢?

我突然就有一點悲哀,

覺得你看現在這麼小年紀的孩子,

她已經開始懷疑社會,

她已經知道這個生活裡面存在這種欺詐。

哎呦我就覺得,那一瞬間我挺感慨的。

張楊:

當然我們拍攝的時候,

其實有一個從窗戶裡拍過去的鏡頭,

就是你能看到車裡邊的那兩個人,

有一個那麼一個呼吸非常困難的一個人。

然後讓他們走了,

但是後來我整個剪片子的時候,沒有用這個鏡頭。

實際上我希望它還是更客觀,更遠一點的。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許戈輝:

那個生孩子的過程是真實的是嗎?

張楊:

真實的。

這個在朝聖的路上實際上是一個常態,

因為實際上他們一般上路,

至少是一年,有時候是兩年的時間。

這個時間是非常長的,

所以出生死亡在路上也是常態。

許戈輝:

這部電影事實上是在不同的地方,

都引起了非常強烈的反響。

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

那你覺得這部片子到底是什麼能夠打破這種疆界,

讓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來得到一種共鳴?

張楊:

我們說是相對剋制的和冷靜的這麼一種展現手法,

這是非常多觀眾喜歡這個電影的那一部分。

就是他覺得,沒有給他過多地去渲染這個東西,

沒有過多地去把這樣的一個過程神聖化,

反過來,他看到的是日常和重複。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許戈輝:

你開始有過擔心嗎?

就是說喜歡的人可能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也許看不下去。

張楊:

看不下去也就算了,

我也不能強求。

這個電影裡邊實際上也沒有主角,

也沒有戲劇性的衝突啊什麼大起大落的東西,

甚至沒有什麼高潮,

但是反過來,你去看今天的觀眾,

他其實可以認真地,

非常安靜地就把這個電影看完了。

這是超出我想象的,

我覺得觀眾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強的。

其實大部分觀眾他在觀照自我,

觀眾看到他們的生活,

但是回過頭來思考自己的事。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文藝導演當中的商業先鋒

《名人面對面》上一次採訪張楊是在五年前,

當時他先後拍攝了《無人駕駛》和《飛越老人院》這兩部電影,

一部失了口碑,一部輸了票房。

早期張楊的作品《愛情麻辣燙》、

《洗澡》都是票房大賣,

《昨天》雖然小眾,但是口碑非常好,

這些成績曾經讓張楊一度被評價為第六代導演當中,

難得的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的導演。

但是接連幾次的失敗,

張楊似乎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失去了方向。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愛情麻辣燙》劇照

許戈輝:

你覺得拍完這部片子給你帶來的改變是什麼?

張楊:

我們說實際上一邊兒在拍電影,其實一邊兒在生活。

那這個生活本身呢,是我特別喜歡和嚮往的一種方式。

同時也就是說在這一路上,確實有很多時間,

可以和自己做一些自我的交流吧。

那人呢,可能就變得更簡單和安靜了,

不光是我啊,我看我們的攝影師、執行製片人,

其實這些人都是,

整個這一年下來,

實際上讓人安靜了非常多。

許戈輝:

我看說投資人過去看到你在生病,

看到其他人也特艱苦,

說心疼得直掉淚。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實你的心裡是挺幸福的,是吧?

張楊:

對對對,其實他們就老覺得,哎呀,這是多艱苦。

我一點都沒覺得艱苦,

我覺得實際上那是我想要的一種生活。

這種幸福感可能在我們日常都市生活裡還挺難體會到的。

我在那十幾天不洗澡,我覺得很正常。

本身高原上很冷,其實你不需要每天洗澡,

然後客觀也沒有這樣的條件,

它很自然的就跟這個就融在裡邊了,

然後住就住在帳篷裡,你也會覺得這其實就特別享受,

因為我們都在景色特別好的地方紮上帳篷,

每天看著星星,看著這個旁邊的河,

我說這不是就是很多人夢想的生活嗎。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張楊在高原上吸氧

論票房:《岡仁波齊》已經出乎意料之外

做好《岡仁波齊》之後,

沒錢發行,電影在庫房裡躺了兩年,

直到遇上出品人路偉 ,

《岡仁波齊》才得以正式走上了院線。

與《岡仁波齊》同時拍攝的另一部電影《皮繩上的魂》即將上映,

藉著《岡仁波齊》的熱度,

《皮繩上的魂》能不能再次贏得好口碑和好票房,

還不得而知。

票房和觀眾的口味雖然捉摸不定,

但是張楊對自己真正想拍的東西,

反而前所未有的篤定。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電影《皮繩上的魂》

許戈輝:

那你對這個《皮繩上的魂》的票房有自己的一個期待嗎?

張楊:

還是沒有任何期待,

其實我覺得基本上這個《岡仁波齊》完全已經出乎你的意料了。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的任務也完成了。

我覺得一部《岡仁波齊》其實基本上可以把這兩個電影的投資掙回來了,

可能對投資人來說,也有一個很好的交代吧。

從我的角度來說,

後面《皮繩上的魂》其實是錦上添花了吧。

許戈輝:

在眾多的嘗試之後,那到底什麼是你喜歡的?

張楊:

比如說像《岡仁波齊》這種,

可能就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

其實就是電影它傳達的那個真實性的東西,

是我一直認為電影最該有的一種面貌吧。

比如說我再下邊做片子,

可能會更強化強調真實性這部分。

許戈輝:

如果要是現在再被問到類似商業電影、藝術電影,

對你來說還存在這樣的糾結嗎?

張楊:

其實倒不存在了,我自己覺得反而是一門心思扎到一個叫藝術電影的這麼一個概念裡邊了吧。

就是沒有去特別考慮這個商業或者說票房的這個事了。

那當然這個事我也說了,

從你自己這兒必須得把投資儘量壓低,

現在你可以隨便駕馭幾千萬一個億投資的一個概念了,

但是反過來,

我們可能把一個電影壓縮在一千萬以內去拍,

對吧,就這麼個意思。

就是我要獲得這個創作的自由,

我就要犧牲掉很多這樣的東西,

那這是我現在願意去做的。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採訪結束 ,張楊在節目組簽名冊上寫下

“我們都在朝聖的路上”


《名人面對面》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岡仁波齊》導演張楊:這部電影不需要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