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创业者离世:生前3次创业 未及成功从22楼跳下

又一个自杀者,在热搜和头条推送里闯入我们的生活。

8月7日晚间,一张网传前腾讯员工、法兰互动创始人甘来不幸离世的截图,开始在朋友圈流传。

又一创业者离世:生前3次创业 未及成功从22楼跳下

熟识的创业者对于甘来的离世大都表示惊讶。

该截图显示,“晚上接到电话,阿甘走了。他从腾讯离职创业,做了3家公司,我投了他两次。今年初他说第三家公司终于要成功了,等成功以后送我股份,感谢我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帮过他。哪知,今天早上他从22楼,选择离开世界。安息吧,我们会帮你照顾好你的家人。”

据一位熟悉甘来的知情人士表示,他刚刚结婚不久,老婆已有身孕。

此事令人唏嘘,我们并不确知这位创业者在第三次创业即将成功时选择跳楼的原因,但大概率于眼下经济下行、金融收紧、P2P连续爆煲有一定关系。

有与创业者曾经在南极圈共事过的同事发出了“人间不值”的感慨。

英雄的故事没能继续,总是出人意料地以“自杀”的方式戛然收场。

2018年年初茅侃侃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自杀,败者为寇,在尊严面前英雄气短,一死了之。

又一创业者离世:生前3次创业 未及成功从22楼跳下

十一年前,因少年成名并只在两小时内便争取到三亿的投资,创造一出新财富传奇的茅侃侃,在接受《财富人生》采访时,突然没什么来由的谈到“自杀”一词。

整个采访也从之前的云淡风轻,变得严峻起来。不过最后,还是茅侃侃自己缓和了这一情景。

又一创业者离世:生前3次创业 未及成功从22楼跳下

在主持人叶蓉不放心似的不断追问下,茅侃侃说,“压力很大,但是我觉得这些压力是我能够承受的住的”、“没有勇气去死去”,并否认了“最坏就是应该去死?”这一设问。

那一年,茅侃侃只有24岁。

和茅侃侃、甘来一样的,还有许多的人。他们活着的关键词是:硬扛。

每天早起挤地铁,生病就自己吃药,习惯了故作坚强。以为自己已经为了生活拼尽全力,接下来应该一帆风顺,但生活往往在不经意间打破幻想:它偏不让人顺心。

创业的跳楼,炒楼的暴富。

很多人纷纷痛心问到,为什么茅侃侃阿甘他们不炒楼呢?看看这些上市公司,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又一创业者离世:生前3次创业 未及成功从22楼跳下

房价不降下来,实体经济就上不来。过去的十年,由于炒房所获得的利润远远大于做实业,何不寄望于房产增值获利,谁还会费劲去发展实业呢?

1月30日,金盾前董事长,民营实业家周建灿于坠楼身亡。

周建灿之所以陷入绝境,把贷款基本投向了实业项目,这些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远未达到预期,周建灿的资金链逐渐紧绷。

为了填补债务黑洞,掉到了民间高利贷的泥潭里。高额利息以及到期债务,成了压垮周建灿的最后一根稻草。

艰难的实业环境中,即便如周建灿这般业绩不错的上市公司控制者,稍有不慎,也会坠入万丈深渊。

无论是阿甘、茅侃侃,还是周建灿,他们的悲剧充分说明当下实业环境艰难。

如果这三人不是去扩展实体经营,而是拿那些钱投入房地产,大概会赚得盆满钵满,姚老板就是明显的例子。

两相对比,不甚感叹。

江南愤青说一段令我记忆深刻的话:

我们太多人创业都是把未来想得太美好,而忘记一路上会碰到的各种不美好,从而,没有考虑太多的底线问题,当然这里面各种成功学,各种心灵鸡汤,也扮演了很不好的作用,他们总告诉你要破釜沉舟,要孤注一掷,其实现实是绝大多数这么做的人都死了,死的很透彻。

雷军是为数不多说真话的人,他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他说创业要烧不完的钱。这个是残酷的现实,世界就是这样的,我们这么多年很少见过孤注一掷的成功,但是我们见过很多种孤注一掷的失败。以及失败所带来的死亡。

我们总是喜欢看到那些牛逼闪闪的人在说自己曾经多么痛苦,多么勇敢,多么有魄力,敢博,敢冒风险,问题是你能确定这些都是真的么?

我见过很多这些人,我可以跟你说,都是假的。因为不写出那么多坎坷不足以凸显他们牛逼,不写出那么多悲伤,不足以凸显他们伟大。太多傻逼就喜欢看这种知音,读者的故事,喜欢被人骗才会有那么多人去骗他们。

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安全边际都很高,他们在承受损失,出现失败以后,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重来。

第一,烧的钱都不是他们的。

第二,他们自己也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重新开始。而你没有。

所以他们亏的起你亏不起。太多的年轻人就被这样的鸡汤害得走上创业之路,最后死的一踏糊涂。很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