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待遇上有哪些差别?

什么是公务员?什么是事业单位?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

事业人员主要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待遇上有哪些差别?

工作内容上的差别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执法权。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因此,公务员工作压力较大,而事业单位工作则相对比较清闲。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编制上的区别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 ,行政编制是国家机关编制管理部门根据宪法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所确立的组织原则,根据行政部门的结构、职能和工作量下达的工作人员的编制额度。

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

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等。

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工资差异

参公和全额事业编制,在薪资待遇上与公务员没有太大差异。而差额事业编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则会与绩效相应挂钩,尤其是自筹自支的事业编制,薪酬待遇很多时候都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定。 因此,报考事业单位时,需要先了解是哪种类似。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待遇上有哪些差别?

事业编和公务员不同的晋升渠道

公务员编制晋升要走级别,晋升途径一般是从科级、处级、局级到部级。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参照《公务员法》进行,不签劳动合同。

而事业编制走的是职称,晋升途径一般是由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岗位一般分为管理岗和技术岗,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简单地说,公务员都拥有干部身份,而事业人员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还是工人身份。所以公务员工作更加稳定,而在某些事业单位工作则与在企业工作一样,承担着一定风险。

如何从事业编调成公务员编?

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调动。如果相互调动,公务员调动为参公,编制上会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相应的,如果参公要调动为公务员,编制上也会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