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孟子·盡心上》中說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是最早出現的"教育"一詞。教育不僅指學校教育,它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等等,是一個多方面的綜合體。

那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目的和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歷來存在,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但確實是很多人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以《教育的目的》一書為範本,來淺談教育的目的。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20世紀著名的思想大師、教育理論家、數學家懷特海在其《教育的目的》一書中,對教育做過精彩的解釋,可謂字字珠璣。

《教育的目的》開宗明義說:"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必須警惕學校辦學目標的異化。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應該是為了促進人的自我發展,遠離名利之爭。身在其中,學生能夠時刻感受到來自師長的善意,感受到學校對生命成長的期待。

近些年來,我們積極倡導素質教育;但事實上,一直沒能脫離應試教育,有些地方或校居然將教育窄化為灌輸與訓練。教育需要知識,但不需要純粹的套裝知識,因為習慣於學習套裝知識,長期被遺忘了的是人最真實的經驗知識。

純粹的知識教育會產生三大弊端:將僵硬的知識作為教育的唯一內容;教育過程非人性化;學習過程變機械化和格式化。這樣就從根本上切斷了知識與相應文化、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之間的內在聯繫,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懷特海認為,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應當只是知識教育,而應當是一種包括知識在內的文化教育。教育應該充滿文化精神、浸透了濃厚文化氣息,這種教育是與純粹的知識教育根本不同的,它是知識教育的延伸、拓展和昇華,目的是要使知識迴歸其文化,使教育迴歸其本性,從而讓教育更加人性化並更加富有成效。

這樣,學生不但能從書本或其他資訊中學習知識,還能通過與人、世界互動來獲取知識,汲取別人的精華經驗,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此,教育者應該做的事就是創造人發展獨立思考的環境及催化機制。讓學生受到包括各種知識在內的整個人類文化的薰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的人。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將教育目標定位為"人的自我發展",那麼在學習伊始,孩子就應該感受到發現世界的喜悅;當學生成為"既能很好地掌握某些知識,又能出色地做某些事情"這樣的人時,智慧就會產生;當學生成為"具有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這樣的人時,創造就有了豐厚的土壤。因此,教育絕不是為了讓學生去應試,而是為了應世,即學習如何更好的面對世界面對人生。

教育對應的是學習,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把它縮小到每一個個體——每個成人、以及每個受教育的孩子,站在受教育的角度來想,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或許就不難感受到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當下我們在談論教育時,更多的是在討論中小學到大學的升學教育,"應試"是一直被詬病的教育模式,包括當下一些"素質教育"類目甚至也需要用考試來劃分等級,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應試"是個相對的概念,是評測和篩查某種知識儲備量的方法。只是學校作為實施批量化教育的機構,難以滿足每個孩子獨特的性格特徵,這就導致了難以發揮每一個人的長處,導致了很多的學無所用終被遺忘。

完全取消"應試"是不現實的,正如沒有邊界的自由就只剩盲目。學習任何一門知識,想要學懂學通學精,其中都要經歷很多艱難的過程,假設真的沒有了"應試",沒有了篩選評判的標杆,很多學生是否會因為失去對比的座標而變得毫無目的,沒有目標便缺少學習的動力,恐怕也更難有收貨和成果一說。這真是一個值得辯證思考的問題。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教育史上,許多教育家都如懷海特一樣,把"人的全面發展"或"個體一切才能的充分發展"視作教育的最高目的,但這樣的教育目的表述,終究是具有很強的理想化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完全超越了現實,甚至是不可企及的,無法完全達到的。

不過,正是由於這種理想性與不可及性,才使得教育目的具有精神上的感召力。記住,教育目的的實現是長期的,能夠在短期內實現的,絕對不是"教育目的",只能是課程或教育目標。

那關於教育的目的,終歸又回到文章開始的核心意願:教育不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它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等等,不要僅僅把學生只看為一個上學讀書的孩子,而應該首先考慮他是一個有父母、有朋友、有自己獨立人格思想和社會活動、生活在世間的鮮活的人。

必讀:還在爭“應試”或“素質”?看看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