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的美国化趋向

中国房地产的美国化趋向

严格来说中美房地产的产权性质、房源系统、购房观念是最大差别,但因为我国是公有制,美国是私有制,严格来说我国的房地产价值是没有美国房地产的价值高的,现在情况有点相反应该是两个国家购房观念的差别。

在美国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里面,有一个最明显上的差异,就是他们的房源系统。在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房源,各家房地产公司,只卖自己卖的房子,或者与少部分关系好的同业交换房源,但范围大多很小,局限性很大。美国有一个房源共享系统MLS,每一个纪纪人都把房源信息,传输到这个系统上,所有上市的房子在这个系统中都非常透明,一目了然。我可以带着我的客人找到他满意的房子,而这房子不必是我所卖的。别的经纪人也是同样,可以带着他们的客人来买我卖的房子。这个房源系统的产业链,使得房屋买卖的公平和合理,也保证买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尽善尽美,没有瑕疵。使房地产行业能够公平、透明,健康、蓬勃的发展。

而目前中国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也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以后向美国接轨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人千禧一代的购房速度与前几代人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们是看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贷款人对信贷虎视眈眈而长大的。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现在干禧一代是最大的购房者群体。这个群体的购房观念十分理智,如果不确定未来几年工作、关系或生活会把你带到哪里,租房可能比买房好。还需要查看一下你所在地区的购房租金比率-也就是房屋的售价中值除以类似房屋的平均年租金。一般来说,如果这一比率低于15,市场对买家有利;超过20,就会奖励租房者。两者之间的比率可以是双向的,取决于税收和升值率要评估您的情况,并有专业的计算工具帮你分析。

而对于我国而言,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并不富裕的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年轻人结婚几乎不会考虑租房。开个玩笑的话,马克吐温和巴菲特在中国可能年轻的时候连婚都结不了,因为在美国结婚时,租房是个很正常的选择,而在中国,可能随着房价的畸高,使得以后租房不得以成为年轻人的选择,但这种观念可能也会慢慢转变吧,个人觉得北京1000万买套公寓已经不是理智和不理智的行为了,而是疯狂的行为。

最后说一句,韩国其实一直师从德国,结果今天竟然把德国打趴下了,所以韩国的德国化趋向是很好的,中国足球就是没有规范化,没有一个好的产业链,从球员、裁判到官员都知法违法,现在搞得人人视之为畏途。中国搞不好股市、房地产和足球,可能都是这个原因吧。中国房地产的美国化,实际上对中国房地产产业链的形成,对于第三方的协助机构的正规化,比如估价公司,房屋检查,公证公司,银行、经纪人制度,产权保险公司的发展都是长期的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