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 文/王剛

關注【王剛談績效】頭條號,長期分享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預算的專業知識!

導讀:

經營企業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創業這條路上,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成功一定要方法,只是你沒有學會而已。經營企業有特別重要3件事情: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案例:

黃總是一家銷售型公司的老闆,手底下8成的員工是業務人員,為了激勵大家更好的達到目標,有更高的回報,黃總規定在公司每半年加一次薪的基層上,只要當月業績超出目標的5~10%就按比例給員工加工資,剛開始員工們還動力滿滿,但是漸漸時間長了動力也就慢慢減弱了,目前公司的業績也沒有達到黃總的預期,而且企業的人本壓力也在不斷上升,黃總現在也陷入是否還要員工加薪的困境中。

  • 案例分析:

在一個良性運轉的企業,發給員工的工資應該不會大比例佔用支出。黃總的出發點是很好的,希望員工創造很好的收益,然後分到更多的錢,但是黃總的方式不但沒有激勵到員工,還給企業和自己帶來的很大的壓力。其實歸根結底,問題就在黃總採用固定薪酬和加薪的方式太原始!

固定薪酬之痛:

  • 1.對員工而言,薪酬固定,雖有安全感,但缺乏上升空間;
  • 2.對老闆而言,固定加薪員工才有動力,但價值並不清晰、動力經常不能持續;
  • 3.固定高薪養懶,固定中薪留人不勵人,固定低薪失心喪志;
  • 4.安全感過了頭就是助長安逸,安逸之下無勇士;
  • 5.做多做少沒影響,員工工作不積極。

如今企業中的員工大多是80、90後,他們的生活理念和對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了,對於回報,他們喜歡付出了就能看到回報的即時激勵,傳統的激勵方式已經沒辦法適用了。今天作者為大家推薦幾種從天、月、年的一整套的系統的激勵方式。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如果績效模式用錯了,結果是什麼?

1、先天腦癱,後天再努力也白搭;

2、激勵無效,錢多也不用到刀刃上;

3、從設計開始就誤入歧圖、走進迷宮,看起來很美好,卻可能越繞越遠;

4、回到原點,周遊了一圈,發現做與不做差不多。

績效與激勵設計是績效管理的核心,而模式是核心的中心。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今天說一下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什麼樣的!

馬雲曾經對人才的概念給過很好的詮釋: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3、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4、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5、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問題在於不是先想著分錢,而是要先衡量工作量。

3個人幹5個人的活,發4個人的工資“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活"字。

”活“——就是企業的工作量,我們要根據工作量來定價,而不是根據現有的工資來分配。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什麼是KSF薪酬全績效方案?

KSF又稱為“關鍵成功因子”(key successful factors)是指決定崗位價值的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關鍵性指標。

決定崗位成就的只有少數的關鍵因素,這些因素具有規律性、決定性、成長性、關聯性等特點,每一個因素代表一份特定價值,並與員工薪酬、晉升、獎勵相關,聚焦這些因素,並視其為核心目標。

KSF是給員工一份加薪計劃,給企業一套改善業績的方案。它不單邊給員工強壓目標、任務,更強調給員工加激勵加動力。不讓員工只為公司而工作,更希望員工為自己而努力員工收入不是公司給的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最終實現員工利益與企業效益高度黏合,目標一致,利益趨同!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某企業業務經理KSF薪酬方案

KSF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KSF的主要設計原理是:結果導向、數據說話、價值分割、薪酬分塊。

根據”結果導向、數據說話、效果付費"的原則,給中高層員工找到對應的價值和結果,薪酬與績效進行交易;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做薪酬設計的五大原則:

1) 大彈性、寬幅: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

2) 高績效高薪酬: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

3) 利益趨同,才有思維統一

4) 激勵應該及時,快速;

5) 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

從薪酬績效KSF、PPV兩大模式來看,KSF與PPV倡導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樣的?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中高層管理者:基本工資+K目標工資1+K目標工資2+...+K目標工資8+其他(津補貼)

操作層員工:基本工資+P項目工資1+P項目工資2+...+P項目工資N+其他(津補貼)

總結

員工要薪酬,企業要績效,如果它是分裂、對立的個體的話,企業就得不到績效考核帶來的效果,員工也得不到持續增加收入的機會。

只有將薪酬和績效融合,企業才願意看到員工工資持續增長,而員工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在促進企業利潤的提升。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薪酬績效模式是怎麼做的,內部資料!

總結:加工資,憑的不是時間和資歷,而是價值和貢獻,員工要想加工資,必須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增值!

作者:王老師(wg-wechat) 專注薪酬績效研究、實踐、落地運行。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