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人类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这个话题远在古希腊时期就被那些哲学家讨论过,哲学家们认为理性使人区别于动物,但是纵观人类的历史,却会发现有很多不理性的事件。比如说17世纪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事件,竟然有人愿意用12英亩的土地去换一棵郁金香,而且在当时的欧洲,做出这种傻事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无数个投机者。而在古代的中国,也有很多人相信可以从铅块里炼出金子来。通过了解人类的这些荒诞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的本性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些古代发生过的荒唐事,现在依然在上演着。但是如果你能够从这些历史中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也许可以让你避免重蹈覆辙。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这本书读起来会让你感觉非常的有启发性。在这本书里,悉数列举了数百年间人类做过的种种群体性荒唐事。这些荒唐事中,不仅包括人们所熟知的郁金香事件,也包括比郁金香事件更加疯狂的密西西比狂热事件。针对其中的每个事件,这本书都详细描述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并且加入了经济学学者们的专业点评,这些点评深层次地揭露出一种社会性人类迷失现象,不管是对于金融行业从业者,还是对于普通人,都具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

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说,从1719年的5月开始,法国的股票价格连续上涨了13个月,涨幅整整翻了20倍之多,几乎每一个法国市民都在疯狂地炒股,每一个法国人都坚信股票可以再创新高。拿我们现在的A股来说,也就等同于从3000点一路涨到了60000点!恐怕对于每一个现在的中国股民来说,这种涨幅都是天方夜谭,没有人敢买入。但是在当时的法国,人们却像疯了一样,把风险意识全部抛于脑后,最终迎来股市暴跌,酿成了惨不忍睹的密西西比事件。

除了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这本书也揭露出许多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道理。我们很多人都比较重视群体的反应,当身边的人都开始购买同一支股票的时候,我们就算不相信这支股票应该值这个价钱,也会觉得会有其他人在更高点收购。这么重返往复下去,仿佛所有参与者都可以获利似的。但是通过这本书里列举的郁金香事件来看,大量投机者的参与,不仅不会让每个人获利,反而会让所有人陷入绝路。也就是说,群体的反馈一旦脱离了股票真正的价值,就失去了参考意义。

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这样一本书,是希望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反过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当今社会。我们所处的社会虽然距离书里的事件已经过去了上百年,金融市场也已经变得更加规范了,可是我们很多人对于金钱的欲望却并没有丝毫减弱,而在那些过去的疯狂事件中,正是人类的贪婪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对于人类的警示作用没有丝毫的落伍之处,它里面蕴含的道理,依然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

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今天的这本书里,查尔斯·麦基先生带着我们看到人类最为愚蠢的一面,让我们重新认识隐藏在内心的欲望,了解那些曾经发生在欧洲的癫狂事件。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但是却可以让自己避免参与其中,当身边的人纷纷陷入欲望漩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让自己当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这本书除了介绍历史事件之外,还会让你看到生活在一百年前的查尔斯·麦基,他是如何看待那些刚刚出现的经济现象的。他虽然在当时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但是面对股票市场和通货膨胀,还是会感到困惑和迷茫,通过这一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出版150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受到无数金融家和社会学家的推崇,甚至被称为金融从业人员的必读书籍,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价值。对于每一个社会中的普通人,这都是一本理解人性、理解社会心理的经典之作。

巴鲁克力荐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世纪经典

希望你喜欢今天的推荐,这里是喜马拉雅新书推荐,关注“喜书书”

好书天天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