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回忆录之二:走上艺术道路

赵丽蓉回忆录之二:走上艺术道路

赵丽蓉回忆录之二:走上艺术道路

我家里人口多,买卖也不好,净指剃头很难维持生活了。因我爸爸手艺好,被一个叫芙蓉花的评剧演员请了去,专门给她剃头。

芙蓉花是东北有名的演员,她演的《小老妈进京》在东北红得不得了。戏里的小老妈需要梳两个头。前边一个小老妈,后边进京时还得改装,再梳一个。要请名师梳这个头,请到了我爸爸给她容装。

我爸长给芙蓉花容装,慢慢地熟了。她就喜欢上我爸,我爸也挺喜欢芙蓉花的。芙蓉花就兄妹俩,她的哥哥叫王顺堂。我爸一看,这小伙子不错,就把我的大姐给了他。这么着。芙蓉花就是我的亲家姐姐,从此我们全家经常接触艺人亲戚,一家人都走上了文艺的道路。

从我的大姐嫁给芙蓉花的哥哥以后,我的二姐、三姐、四姐和我的二哥都学了戏。等我懂事的时候,哥哥、姐姐已经都唱红了。我的二哥赵连喜,后来在《杨三姐告状》里演高拐子,在《刘巧儿》里演巧儿的爸爸刘彦贵。他演的角色现在还留在人们的心目中。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抱上台。老戏里不是有彩娃子吗,过去叫大师哥,后来叫彩娃子,凡有这类的戏,都把我抱出去。那时有的小孩一见观众就哭,可我不知道害怕,上台见观众就乐,观众也乐,我也乐,从来没有哭过。我长大了点,大概四、五岁吧,叫我演了个角,《败子回头》里有许多妓女,里里外外的迎客。给我扮一个白毛老太太,是一个混了多年的老妓女。我当时不过四五岁,才这么高,又扮一个白毛老太太出门接客,到场门那里还得出点戏,冲着客人“调棒”,一“调棒”就满堂喝彩。这么一点的小孩,就能适应舞台这些事。从此,凡是有小孩的活,就是我的。原先的《杨三姐告状》里边有个讨账婆,老高家开的“双胜合”原来是两家开的,后来变为高家一家了,原先的东家老婆领着两个孩子找高家讨账。其中的一个孩子都是我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