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乳腺B超報告一頭霧水,教你看懂它!

有關乳腺健康的檢查有不少,其中,B超檢查和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是最常用的。本文會重點介紹一下經濟、簡便、無創傷、無放射性的乳腺B超檢查。

一般來說,你去看乳腺門診,醫生優先推薦的檢查就是乳腺B超。

但是很多人拿到乳腺B超檢查報告,給醫生看時,醫生因為較忙,一般也不會做詳細的解釋,即使醫生解釋了,可能還是不太明白。

本文將詳細解讀乳腺B超。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乳腺B超?

1乳房不舒服時

如果你的乳房經常出現疼痛、腫脹、刺痛,建議可以去醫院做個乳腺B超看看,明確是否乳腺增生以及增生的程度。

2女性常規體檢

B超檢查對人體沒什麼危害,所以,對於25歲以上的女性來說,給自己定體檢套餐的時候,記得加上乳腺B超這一項,定期知道自己的乳腺健康狀況。

看到乳腺B超報告一頭霧水,教你看懂它!

3得過乳腺疾病後複查

比如纖維瘤患者術後,可能每半年需要複查一次,那麼複查的時候可以優先做B超檢查。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情況,適合做乳腺B超還是其它乳腺檢查,那就聽醫生的,醫生會根據你的症狀來判斷,給你最合適的檢查建議。

B超報告上的一些術語

拿到B超報告後,你可能會看到上面會出現以下詞語:

1腺體結構紊亂

這個在乳腺B超單上比較常見,多數是乳腺增生。

2回聲

這個是乳腺B超報告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比較常見的回聲描述有:

強回聲:代表乳腺組織內有鈣化灶,B超能發現的鈣化灶一般是粗大型的,而一些細小鈣化灶,B超有時很難探查到。

低迴聲結節:代表乳腺的實質結節,通俗地說就是實體結節,需要根據其他描述來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在乳房增生結節、纖維腺瘤和乳腺癌病灶中常出現。

看到乳腺B超報告一頭霧水,教你看懂它!

無回聲:代表液性的區域,主要見於囊腫或囊性增生病變,形象地說,就是乳房內長了個“水泡泡”。

弱回聲:是介於低迴聲與無回聲之間的一種,通常是由無回聲結節轉變的,也就是囊腫的病史較長,通俗的理解就是囊腫裡面的液體變渾濁了。

3節結、團塊

結節是B超報告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術語,結節只是一個描述性語言,用來形容各種方法所發現的小腫塊,它不涉及腫物的良惡性質,也不是疾病的名稱。團塊與結節相對,通常用來形容大腫塊。

4結節大小

在B超報告中,會看到結節大小的描述,通常是長*寬,如12mm*8mm;也有“長*寬*高”。乳腺科醫生一般取“長、寬、高”三個徑線中的最大值,而不是三者的乘積。、

5邊界與形態

良性腫塊:邊界清晰,有時可見包膜,形態規則,圓形或橢圓形。

惡性腫塊:一般是邊界毛糙,欠清晰,形態不規則,呈蟹足狀。

分葉狀腫瘤:一種介於良性與惡性的交界性腫瘤,這類腫塊的形態是分葉狀的。

6血流

乳腺B超通常都是彩超,並不是指成像是彩色的,而是成像中能夠顯示腫塊的血流信號。

良性腫塊一般是不會有明顯彩色血流的,或者少量點狀或條狀血流。

惡性腫塊血流信號豐富,有時呈樹枝狀。

7BI-RADS分級

這也是乳腺B超單上會有的名詞,意義如下:

看到乳腺B超報告一頭霧水,教你看懂它!

乳腺常見疾病的B超描述

1乳腺炎

哺乳期的麻麻著重關注下這一點。

急性乳腺炎表現為:炎症區域乳房組織增厚,內部回聲一般較低,分佈不均,邊界不清。

如果形成膿腫了,內部呈不均勻的無回聲區,邊界增厚欠光滑。可見腫塊血流信號豐富。

2乳腺增生

乳房腺體或間質有瀰漫性增大、增厚,邊界模糊,有時可出現典型的“斑馬”狀、管狀暗條回聲。

還常常能查到一些不明顯的結節狀回聲。

看到乳腺B超報告一頭霧水,教你看懂它!

3乳腺囊腫

常為單發,邊界清楚,光滑整齊,呈圓形或橢圓形,有包膜,內部回聲均勻,透聲良好的較強回聲或液性暗區。

4纖維腺瘤

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楚平滑,包膜薄而光滑,內部有回聲均勻的弱回聲區,後方回聲增強,有時可伴有鈣化斑點,少數有液化壞死暗區。血流信號較少。

5乳房惡性腫瘤(乳腺癌)

形態: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整,無包膜,腫塊向周圍組織呈蟹足樣、鋸齒樣、小葉樣浸潤。界限不清。

內部回聲:多不均勻,以癌細胞為主的回聲較低,以纖維成分為主時回聲較強,如發生出血壞死時,表現為不規則無回聲區。

鈣化灶:主要表現為細點狀沙粒樣,呈簇狀分佈,數目較多。

CDFI:腫塊內血流增多。

浸潤表現:癌腫侵犯皮膚,皮膚層增厚,回聲增強;侵及皮下脂肪,皮下組織間隙水腫,有不規則的腫塊侵入;侵犯乳房後間隙,間隙變薄消失。

關愛乳腺健康,從最基礎的乳腺B超瞭解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