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可以根治的癌症,你對它了解多少?

近幾年,宮頸癌的發病率在逐步上升,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以前宮頸癌只發生在40歲、50歲的人群中,現在有很多人在30歲左右就患了宮頸癌。

著名女星梅豔芳就是宮頸癌患者,2003年逝世時,年僅40歲。

這種可以根治的癌症,你對它瞭解多少?

其實,大多數的宮頸癌都是可以避免的,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宮頸癌的預防和篩查,這個非常重要。

宮頸癌離我們有多遠?為什麼要篩查?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1.2016年,世界上宮頸癌的發病人數為53萬,死亡人數為26.6萬。

2.其中中國的發病人數為13.15萬,死亡人數為3.3萬。

3.美國的發病人數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只有1.29萬。

4.美國對宮頸癌的篩查率到達了84%,中國對宮頸癌的篩查率只有17%。

由此可見,我們國內對宮頸癌的篩查和保健意識不足。其實,宮頸癌有一個很長的癌前病變過程,從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一級、二級、三級需要幾年,再發展成癌又需要幾年。

這種可以根治的癌症,你對它瞭解多少?

所以說,如果有多次機會接受定期的宮頸癌篩查,就可能把這個過程給阻斷,將宮頸癌扼殺在搖籃當中。

宮頸癌與其他癌症有什麼不同?

女性在婦產科有三大腫瘤,分別為: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卵巢是在盆腔內,看不見摸不著,往往是得病之後才能發現。通過手術,把腫瘤拿出來化驗,才能確診。

而宮頸癌是一種可以發現病因、進行預防、達到根治的惡性腫瘤。而確診的手段也是不需要手術的,可以用脫落細胞篩查的辦法,只要在宮頸上取下一點脫落細胞,在顯微鏡下就可以觀察宮頸上皮是否有腫瘤存在。

宮頸癌篩查的方式

宮頸癌的篩查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為:脫落細胞篩查和刮片篩查。

脫落細胞篩查要更先進,漏診率、假陽性率更低。很多醫院和篩查機構都是選用脫落細胞篩查的方法。

這種可以根治的癌症,你對它瞭解多少?

為什麼除了脫落細胞篩查,還要篩查HPV(人乳頭瘤病毒)呢?

因為90%的宮頸癌是由於HPV感染導致的,預防HPV感染將大大減少宮頸癌的發病率。

宮頸癌幾年篩查一次?

2017年,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服務司指導下,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組織編寫並出版的《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做出瞭如下推薦:

1.25 到 29 歲的女性,每 3 年進行一次採用宮頸細胞學檢查,陰性每3年重複篩查;

2.30-64歲女性,首選聯合宮頸細胞學檢查和 HPV 檢測,雙陰性結果每5年重複篩查一次。如單獨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陰性則每3年重複篩查一次;如單獨進行HPV初篩,陰性則每3-5年一次重複篩查。

3.有以下高危因素的女性需要縮短篩查間隔時間:艾滋病病毒感染;實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功能低下(如接受過實體器官移植);出生前有過己烯雌酚接觸;CIN2、CIN3 或宮頸癌治療後隨訪;一般認為終止篩查年齡是65 歲(前提是近十年篩查結果均為陰性,連續3次細胞學檢測陰性或2次聯合篩查陰性)。

宮頸糜爛就會得宮頸癌嗎?

宮頸糜爛不是疾病,宮頸糜爛這個詞早就被國際醫學棄用,女性的柱狀上皮會受到激素的影響,外移到宮頸的表面上,產生糜爛的表現。這是生理現象,不是病。只要宮頸癌篩查和HPV篩查的結果都是陰性,可以忽略宮頸糜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