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在经过连续数日的高温炙烤之后,今天终于熬到了中伏,然鹅祖国山河继续一片红。大家正式陷入“

躺在床上是红烧肉,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后是清蒸,出门去是烧烤,到河里游泳是水煮,回家路上被生煎。”的境界了。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众所周知,“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一般是指夏至后第三个、第四个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早在秦朝,“三伏”就已遭特别对待。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人们需在邑中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方能过关。“三伏”亦因此得名,所谓“厉鬼行,故昼日闭,不干他事”,静而不动,故曰“伏”。

如今,在出门五分钟,出汗两小时的三伏天,只要get了空调、wifi and冰镇西瓜之夏日三宝,就可以宅在家里爽歪歪了!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但既没电扇空调也没冰箱的古人是怎么熬过这暑热难耐的桑拿天的?讲真,我们的老祖宗真是充满了智慧和脑洞,应对高温自有妙招~

舌尖上的三伏天,吃货民族的解暑美食

作为吃货民族,任何时令节气,古人们都会利用一道道唤醒味蕾的美食将其“击垮”,到了三伏天同样如此。

01

吃冰

早在周朝时皇帝就知道要保存冰供其暑期消热了,后来在宫廷中还专门设立了掌管冰的职务。冬天时把冰存起来,到了夏天取出来供宫中享用,有时皇帝高兴了还会把冰赏给他喜欢的大臣。要知道冰的价钱在当时可是"与黄金同价,甚贵于黄金"的,也就是说你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冰。

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清代宫廷每到“三伏”都会赐冰,惠及所有官吏,由工部按官职高低发给数量不等的冰票,凭票自行领取。因为古代官员“三伏”仍要上班,所以才有这等额外待遇,类似于现在的防暑降温津贴。

02

吃面

伏天吃面的习俗早在三国就有了。《荆楚岁时记》称:“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代的“汤饼”,类似于现在的面片汤。到唐代时,面片汤升级为凉面,但需拌蜜吃,这个古怪的吃法一直延续到宋代,皇上赐面,皆加赠蜜糖一罐。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要在热天吃热面?古人解释说五六月酷热难耐,是恶月,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

另外中伏正值小麦丰收,用新小麦做成面条,吃上两碗,发汗驱病,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民社北平指南》也称“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

03

吃冷饮

有了冰,自然就少不了各种冷饮、甜食。古人在夏季饮食上可是很精致的。汉代已有蜜水,口感类似于现在的雪碧,而唐代有用草药或果品熬制的饮子。

不过冷饮在古代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到了会玩的宋朝。到宋朝的大街小巷走一走,随处可见的是卖冷饮、冰棍的商户,甚至有些地区的宋人已经开始吃各种冰激凌了。这个发明最先在蒙古人中流行,原料是用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而成的冰酪。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从《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所载来看,南宋时冷饮花样繁多。每到夏天,夜市冷饮店出售的果汁类饮品多达数十种,常要营业到半夜三更天才结束。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04

吃莲子

到了明清两朝,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避暑。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

清朝苏州人过三伏则喜欢吃凉粉等清热爽口的食物,吃西瓜,酸梅汤也是人们常用的避暑方式。

在北京还有人选择苏叶、藿叶、甘草等中草药避暑,也有人把降暑中药熬制成茶,随时饮用。凉茶在宫廷和民间都很盛行,只是宫廷里的凉茶配方更讲究些。

穿

男人流行打赤膊,女人热衷穿开裆裤

在“富人批丝绸、穷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质其实比现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有研究称,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

这样看来,古人穿的纱袍、长裤,不仅能覆盖皮肤,宽宽大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形成“小对流”,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长袍蔽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男人在夏天流行“打赤膊”,而部分朝代的女性夏天则流行穿“开裆裤”。不过此开裆裤非彼开裆裤,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多会穿胫衣。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它是裤子的原始雏形,仅有两只裤管,上端用带子系在腰部,没有裆。这种开裆裤是不单穿的,外面还会穿前后两片“裳”。

摇摇扇、睡凉枕、住凉物,分分钟告别暑热

作为家家标配的解暑电器,空调和冰箱绝对不可或缺,但在遥远的古代,别说空调了,就连被你们嫌弃的电扇也没有!不过,古代家庭自有其他好用的消暑神器~

01

摇扇

没有电扇没有空调,但在古代扇子还是家家都有的常规单品。古代基本是人手一把扇子,热了就摇着,摇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一举两得。

02

瓷枕

Lab君曾在N部古装剧中见到过瓷枕,还曾经吐槽这么硬这么高,枕在脖子上怎么睡觉?其实不然,聪明的古人在瓷枕外另镀了一层釉,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大大加深了瓷枕本身的冰凉程度,应该算是现代"冰枕"的鼻祖了吧!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03

竹夫人

"竹夫人"是一种用竹子编织而成、圆柱形、镂空的东西,就像现在的"抱枕",只不过这个是用来取凉的,古代诸多文人雅士的诗词中也曾以竹夫人为引子作诗作词。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04

凉屋

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帘洞”的味道。凉水从屋顶流过,降温效果自然极佳。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势掘井纳凉,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古人花式纳凉法,集风雅情趣于一身

为了应对炎热,古代民间还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不同时代有不同“玩法”,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

01

亲水

我们一到夏天就喜欢去海边河边,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南方人最亲水,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在《清嘉录》中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记载,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02

赏荷

古人纳凉还往往与优雅的赏荷结合起来,“大暑赏荷”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03

浸伏

除了亲水赏荷,“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04

游船

古人也有亭楼纳凉,泛湖避暑的习俗。到了三伏天,人们划船行舟,荡于湖中,或寻风亭水榭,柳岸树荫之处,嬉耍度时。这种习谷,由开封一直流传到杭州。于是,暑月游船也成为了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南京人在大暑时节,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风光无限。

05

避暑会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在宋代hin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但“避暑会”是古代土豪们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

终极绝招

心静自然凉

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这套看似没什么卵用的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翻译过来就是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成为后代度夏的标准姿势,通俗来说就是“心静自然凉”。

兼具脑洞和情趣,古人是怎么熬过“下火”的三伏天?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也提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

今天就是中伏了,回家大口吃面以热制热吧,只要熬过末伏,就能迎来秋高气爽的凉快天啦~

本期互动

你有什么避暑神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