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爲何六拜朱元璋陵墓?一生六次拜陵,寫下四個傳世之字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聖祖,年號康熙,為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南巡時和鴻臚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並親賜祭文曰:“自古歷代帝王繼天立極,功德並隆……”

清朝康熙為何六拜朱元璋陵墓?一生六次拜陵,寫下四個傳世之字

可見康熙對朱元璋是極其推崇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到南方巡視,再次拜陵,由甬道旁前行,並行三跪九叩禮至二門外,又於寶城前三奠酒,當時南京的父老百姓數萬人在場,一個個感動得流淚。

清朝康熙為何六拜朱元璋陵墓?一生六次拜陵,寫下四個傳世之字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康熙第四次南巡至南京,入住在吉祥街(今大行宮)織造行宮內,派遣大學士馬齊祭明孝陵。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康熙第五次南巡,入南京城後,入住在吉祥街行宮內,派遣尚書徐潮祭明孝陵。康熙的車駕東行,路過明孝陵,從樂角門進入,對諸臣說:“非爾等道,引有秩,特朕之敬心耳。”

清朝康熙為何六拜朱元璋陵墓?一生六次拜陵,寫下四個傳世之字

康熙六掃朱元璋之墓,一方面說明朱元璋對明朝兩百多年的江山,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對歷史有重要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拉攏前朝舊民,使得天下歸心,順應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