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之紫砂壺怎麼開壺——出神入化之手工制紫砂壺

顧景舟紫砂壺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獨樹一幟,陶瓷製作自古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宜興紫砂壺的手工製作技巧脫胎於傳統的陶瓷生產方式,但由於紫砂壺這種得天獨厚的材質特性,形成了紫砂壺手工成型的特有技法,千百年來經先輩的千錘百煉,其技法逐漸精進,到現在已發展成為一門出神入化、巧奪天工的傳統手工技藝而獨步陶瓷藝林。...

顧景舟之紫砂壺怎麼開壺——出神入化之手工制紫砂壺

紫砂壺手工成型技藝的基礎為拍打鑲接法,其步驟為:

根據型器的大小要求,用搭子(棰)在泥凳上拍打出厚薄均勻的泥片,分長條形、圓形,按尺寸比例分割好。

(在轉盤上用木拍旋轉式拍打圍起來的泥條筒使之成型,這個叫打身筒,拍打時務求用力均勻,不慢不快。

顧景舟之紫砂壺怎麼開壺——出神入化之手工制紫砂壺

用溼泥漿(脂泥)鑲接上、下底滿片,使之成為一個球狀,且充滿空氣,使之飽滿,便於加工,而後用木拍輕輕整形,配之以(蓖子)竹筒製成的環形工具規整,這一步驟較為關鍵,大多器型在此時定型,定型得好壺形和諧、飽滿,反之則塌癟無力(方器定型是泥片劃成方形鑲接。

開口,了坯。此為最後一道工序,把原有壺身上部的滿片打開,檢查蓋與壺身是否一體,壺身內部推牆刮底,整理光潔,在壺底打上個人印章,完成全部製作過程。

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為使壺體能光滑、流暢,必須多次使用明針(一種薄牛角)根據泥的乾溼變化,多次刮擦,此為緊泥門,使之逐步潤滑,用明針是紫砂陶成型技法中的一個關鍵工序,用得好,壺體表面燒成成品後,能呈現圓潤、光潔的自然效果。反之則粗糙暗淡,形同枯木。

綜上所述的紫砂壺成型手工操作技法,只能是簡要的解說,實際上尚有許多較為繁雜之外,比如說,這裡說的是簡單圓器造型,還有成套的必備手工成型工具,不同器型的手工製作要求不同等。

其難度和技巧要求極高,必須有相當紮實的基本功才能達到製作要求,紫砂壺藝作為傳統手工藝,都是師承有序,學藝三年,小有初成,能製作普通類商品。

能製作一些難度大、藝術品位高的作品無十年八年的努力是很難做到的。能掌握精深全面的紫砂陶製作技藝者,自古至今,為數不多,稱之為名人名作,那都是些幾十年或一輩子兢兢業業、悉心鑽研的結晶,因為紫砂陶藝的手工技藝沒有捷徑可走。

顧景舟之紫砂壺怎麼開壺——出神入化之手工制紫砂壺

底槽清紫砂壺適合泡什麼茶呢?

原礦的底槽青屬於一種伴生礦,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系,在紫泥原礦的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所以比較珍貴。

底槽青燒製出來原色偏紅,越用底色越發紫的,應該說各種茶都適合,不容易養髒了的。用綠茶養得,光澤度變化最快,因為綠茶“油性”大;用紅茶養出來的,顏色變化最明顯,顏色好看;烏龍茶介於兩者之間。

其實用什麼茶養都可以,不過建議一直用同一種茶水養比較好。

底槽青為原礦紫砂,產於江蘇宜興,由於產於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適合衝茗:普洱、鐵觀音最佳,綠茶、紅茶、黑茶、烏龍也不錯。

一旦確定泡什麼茶就不能再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