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多胜少的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

说起兵书,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古代的第一本兵书《孙子兵法》。孙武获得终生荣誉奖的代表作是《孙子兵法》,从这一点来看,孙武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理论家。今天我们抛开理论,来看一看孙武的实战表现。限于史料太少,我们只能看到孙武参与指挥的唯一一场战役。据史书记载,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20万楚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光辉战例。这便是发生在黄冈麻城柏山举水之间的柏举之战。长期称雄的楚国,为何仅在十天内就被孙武一举拿下?历史上以多胜少的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柏举之战是春秋后期时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战役;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国的属国,吴君寿梦继位后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屈巫带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车战。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寿梦便自号吴王,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权。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是联合吴国来牵制楚国。晋国人教会了楚国人用战车,御射等,所以吴国就逐渐强大了起来,寿梦就自己自称吴王,与楚国争起了江淮地区的霸主之位了。

后来吴国新编水陆大军与楚国一战,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公元515年,公子光获得了吴王之位,成为吴王阖闾,楚国的国势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楚国则不然,楚昭王继位之后,楚国的官员腐败,内政混乱,而且和周边国家关系不好,吴国却先后灭掉了楚国的一些附属小国,吴王准备找准机会准备攻打楚国。然而孙武却不赞成现伐楚,孙武说吴国的军队已经先后攻打了两个国家,人马都非常的疲累,这个时候攻打楚国是没有胜算的,应该要养精蓄锐,找准时机再攻打。伍子胥也劝吴王,给吴王出了一个计谋。

历史上以多胜少的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吴王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派了几支军队去骚扰楚国边境。吴军对楚军的攻打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非常长久的计策,先前先是花了六年时间对楚军使用了"疲楚"的战略,将吴军一分为三,轮番进击,麻痹楚军。该措施实施了六年,致使楚军疲于奔命,斗志尽丧,警惕全无。后又伺机对楚军进行了奇袭,并且夹击楚军对楚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楚军中计之后吴王顺势将楚军打败,打了历史上这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柏举之战。

公元前506年,吴王亲自挂帅,孙武、伍子胥为大将,举国3万水陆之师。但孙武知道必须速战应敌。楚军主帅贪功轻敌,改变战术。向后撤退,引诱楚军追击。楚军主帅子常错误认为吴军无法撤退,不等左司马从后夹击吴军,就指挥军队度过汉水。由淮河溯水而上,到达淮汭(rui)后,孙武突舍船登陆,由西改南。伍子胥不解,孙武答:"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让敌人料想不到,打它个措手不及。"来到了蔡国的境内,与蔡军联合之后,一个小国唐国也主动联合。三个国家的联军准备对楚国进行军事活动。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个险关,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达成对楚的战略奇袭。

历史上以多胜少的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楚昭王派了均处到汉水西岸与楚军对峙,楚国的大臣向令尹建议由楚军的另一个楚国大将子常在汉水西岸防御,而他自己则迂回到吴国背后,与子常一同夹击吴军。子常虽然同意了这个计划,但是后来子常又听从了别人的建议,擅自渡过汉水攻击吴军。一大早布阵之前,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囊瓦只知道贪财索贿,不仁不义,没几个人愿为他卖命。我们抢先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散,我军主力再随后追击,必获全胜!" 阖闾有些犹豫。夫概回营率领着自己的五千前锋,直闯楚营!楚军还在布阵,突然看到不要命的敢死队冲来,顿时阵势大乱。

阖闾见夫概突击得手,立即投入主力开战,三万精兵,一鼓作气,奋勇杀来,其势不可挡!楚军虽然人多,却是一盘散沙,有力使不到一处去,死的死,逃的逃,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史皇为掩护囊瓦逃跑,战死。囊瓦则弃军逃亡到了郑国。 丧失主帅的楚军残部,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纷纷向西大溃逃。

吴军乘胜追击,追到清发这个地方,前面就没有路了。吴军停止了追击,有意放他们过河。因为人在要死的时候,是一定会奋力反击的,楚军虽然没了主帅,但人数还是要比吴军多的多。所以就不追了。

历史上以多胜少的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楚军见吴军并不赶尽杀绝,急于求生的本能,开始争相渡河。等他们渡过了一半之后,吴军突然发起进攻,将还没来得及过河的楚国人杀的大败!就地轻松解决了。

先过河的那些楚兵们,逃到了雍澨(今湖北京山)这个地方,正埋锅造饭。当饭刚做好的时候,吴军已经从容渡河而来,楚军只得仓惶逃走。吴军就地取材,都乐呵呵的吃饱了楚军做好的饭菜,继续追击。当吴军突现汉水边时,楚王大乱,被动迎战。彼时楚国,依旧占据优势。两国隔着大别山,吴国长途跋涉,补给困难。楚军本土作战,无粮草之忧,且左司马提出前后夹击之法。若按此实施吴军必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柏举之战,吴军灵活机动,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20万主力。后人赞道:"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柏举之战后,吴国声威大震,为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基础,历史进程也由此转变。孙武抓住时机,在柏山举水之间,进行决战。吴军五战五捷、尾随不舍,仅十天便一举攻入楚国都城。孙武指挥吴军用十天时间打了五次较具规模的战役,就攻下郢都。仓皇之中,楚昭王带着他的妹妹季芈以及少数亲随,弃了国都,狼狈逃到随国。楚国遂被吴国所占领。楚昭王仓皇西逃。柏举之战,吴国大胜。

历史上以多胜少的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这次战役也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