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語言翻譯使庭前調解更順暢

點擊標題下「維西法院」可快速關注

民族语言翻译使庭前调解更顺畅

維西縣是一個以傈僳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很多偏遠山區的傈僳族群眾還存在不通曉漢語的情況。在面對不通曉漢語的少數民族當事人時,溝通、調解、審理變得萬分艱難,因為這時當事人根本連自己最基本的訴請與辯解都無法用漢語表達出來,更別說能聽懂法官的調解與審理意見了。幸虧我院有好幾位幹警都是通曉雙語的,能夠順暢精確的在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之間相互轉換翻譯,這樣以來消除了語言障礙這一難題,使庭前調解更順暢、更接地氣,同時也利用這一優勢更好的解決了少數民族群眾存在的糾紛,真正做到了司法為民。

民族语言翻译使庭前调解更顺畅

2018年7月11日我院在審理一起離婚糾紛時,當原被告雙方當事人都到達法院進行庭前調解時才發現原來雙方當事人都不通曉漢語,承辦法官不能精確地聽懂當事人想要表達什麼,承辦法官說的話也不知道當事人能否聽得懂。隨即承辦法官就讓我叫來了我院能翻譯傈僳語的同事,逐句的將法官的調解意見與問題用傈僳語翻譯給了雙方當事人。當雙方當事人聽到自己能聽懂的語言來調解時感到很親切同時也盡情、真實、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與意見。能翻譯傈僳語的同事又將雙方當事人的意見與答覆逐句精確的用漢語轉達給承辦法官。這樣的方式讓原本語言不通的承辦法官與雙方當事人之間建立起了很好的溝通,使承辦法官更好的瞭解了案情以及給出最好的調解意見,同時也讓雙方當事人都得到了滿意的解決方案。

民族语言翻译使庭前调解更顺畅

人民群眾本身有困難、有糾紛才會來法院解決,語言不通又成了來法院解決糾紛的困難。我院為解決許多少數民族當事人不通漢語這一問題以及在少數民族地區更好地開展工作,早已報備了每位幹警通曉各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情況,以備遇到不懂漢語的各少數民族當事人時更好、更公正的為其進行開展調解以及審理工作。

民族语言翻译使庭前调解更顺畅

關注“維西法院”

民族语言翻译使庭前调解更顺畅

長按指紋 >識別圖中二維碼 >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