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力平平的黎元洪,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无兵无权,也不是北洋军阀出身,却曾三次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和两次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没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没有忠于自己的军队,更非出身北洋军阀或革命党,黎元洪却始终活跃于北洋政府,更多次担任总统。

为什么能力平平的黎元洪,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为什么黎元洪能够始终屹立不倒呢?

第一,运气无敌。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离奇,或者说,天上有时候真的会掉馅饼,而显然,黎元洪就是那个被馅饼砸到的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也许连起义军本身都没有想到,仓促爆发的武昌起义,却最终取得了胜利,光复了武汉三镇。

为什么能力平平的黎元洪,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突然成功的起义,出乎了包括起义军在内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因此,由于起义的突发性,革命军一时群龙无首。起义的革命党人认为,参与起义的士兵和领袖都资历威望不足,也没有足够的号召力。而有足够资历和威望的领导人,如孙中山、黄兴等人,距离又十分遥远,这就给了黎元洪以可乘之机。

显然,起义前担任混成协协统,是清廷高官大员的黎元洪,自然有足够的资历。由于革命党人的自卑、软弱和幼稚性,不但不是革命党,甚至还就在起义前反仍对革命的黎元洪却一举成为了湖北都督。

为什么能力平平的黎元洪,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其实,此时成为湖北都督,按以前起义的成功率,未必是好事,反而有极大的概率是个坏事儿。因为,按照之前数场起义的经验,起义失败的概率远高于成功。一旦武昌起义被清廷扑灭,哪怕是被强迫,黎元洪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偏偏在武昌起义后,革命火焰席卷全国,清政府在短短数月间就灰飞烟灭,黎元洪彻底坐实了武昌首义领袖的身份。

第二,黎元洪个人品行和道德水准普遍受到大家的认可,能力也并不弱。说黎元洪能力平平,其实有些过了。虽然黎元洪算不上精彩绝艳的天才,但是,出身普通家庭,在黑暗的清末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湖北新军的高级军官,黎元洪自然也是有能力的。

为什么能力平平的黎元洪,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黎元洪治军严整,对士兵宽厚,对知识分子也十分爱护,更从不克扣军饷,因此很受士兵们的拥戴。而且,黎元洪的才能其实也并不弱,在清末两次著名的彰德和太湖两次秋操中,黎元洪指挥南军两次击败段祺瑞指挥的北军。也因此,黎元洪在清军中有名将之称。

第三,得益于北洋军阀之间彼此之间的矛盾。袁世凯死后,北洋军迅速分裂,互相不服的北洋军阀们各自占据一方,凭借手中的武力互相攻伐。矛盾重重的北洋军阀给了黎元洪在夹缝中存在的机会。

为什么能力平平的黎元洪,却在民国初期屹立不倒

北洋军阀们,无论是直系、皖系还是奉系,无论谁上台,都不能受到众人认可。而黎元洪没有兵权,威胁不到大家,又有足够的威望。因此,黎元洪成为了众人都能够接受的人选。黎元洪本身也十分擅长利用北洋军阀们之间的矛盾。因此,虽然无兵无权,但是“黎菩萨”还是多次登上了总统宝座。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