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文化,陕北人你了解多少?

窑洞,这个来自远古时期人类居住的建筑形式,被国际建筑学家们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之一。而陕北窑洞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陕北文化,陕北人你了解多少?

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北部,这里除了以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闻名于世外,还有那独具一格的民居——窑洞。人们走进陕北,只见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错落着一排排的窑洞。这里的居民祖祖辈辈就居住和生活在这些窑洞之中。如今陕北的延安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窑洞仍是人们主要的居住形式。窑洞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引起了当代建筑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被国际建筑学家们认定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之一。

陕北窑洞作为人类最原始、最古老的民居之一,最早建造于周代。陕北高原有厚厚的黄土覆盖层,这里的土质粘性大,板结牢固,不易松散,有很强的支撑力,挖出来的窑洞不容易垮塌。这使得掏洞挖穴变得较为简单容易。开始先人们用最简单的工具挖成洞穴,这种属于半地穴式的民居就成为窑洞的雏形。秦汉以后,人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半地穴式窑洞逐渐发展成为全地穴式窑洞,也就是今天的土窑洞。到了明朝中期,人们开始用石块砌成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的人们仿照土窑的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从力学的角度上看,用石头和砖块儿搭建的窑洞更为坚固。

陕西省洛川县小程村的这孔窑洞,没有人能说出它诞生的确切时间,村里的老人们只知道它是村里最古老的窑洞,人们通过石刻上装饰的花纹,揣摩着它的历史,有学者将它诞生的时间推算到汉唐时期。

进入20世纪末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出现用彩色瓷砖添挂窑面,用以美化和加固。并分割出厅室等不同功能的居室,以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

陕北文化,陕北人你了解多少?

几千年来,窑洞这种独特的民居,其建筑形式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在它的建筑格局中,仍然能够表露出许多古代的理念。

“天圆地方说”是人类远古时期曾经固有的一种理念。当地的人们还认为:门框上面半圆的形状和门窗的方形组合,恰好表现出了“天圆与地方”之说。窗棂组件形成的横格与斜格纹图形,则体现出宇宙生生不息的旋律。窗棂格子的数目,表现着人们对某些认为吉祥数字的钟爱;窗棂中央所粘贴着的图案,则反映出人们所崇拜的图腾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土窑洞是最原始的一种居室建筑。人们利用黄土本身的支撑力,在天然垂直的黄土断面上挖洞造室。这些窑洞一般进深7-8米,高宽多在3米左右。

由于窑洞顶部厚实,既能保温、又能隔热,所以冬暖夏凉。与其它民居建筑方式相比,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有占地少,不破坏地貌,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建造成本低廉等的特点。

陕北文化,陕北人你了解多少?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为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

靠山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人们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塌。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宽各3米左右。

石面窑。是在土窑洞的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坚固。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

石窑、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窑洞式的拱架,在拱架上面再堆上厚厚的土,成为平房的构造。黄土的特点是板结度很高,不容易渗水,盖在窑洞顶上,有保持和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石头在陕北的地位非常重要。箍窑洞的拱梁,需要用凿得非常精致的石头,这样可以防止泥土滑落。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相同。石砖窑洞外观整洁大方、牢固。

陕北文化,陕北人你了解多少?

根据不同的窑洞形式,可以判断出主人家庭的经济实力,陕北的人们在男婚女嫁之前,双方都要到对方的家中去做一番考察,叫“看地方”。特别是女方要到男方家中去看看有几孔窑洞,是什么材质的。通过窑洞即可对对方的家境富裕程度一目了然。在延安南部,倘若是砖箍窑、砖铺地、砖挂面的窑洞,即所谓“一砖到底”,是不称“孔”而称“面”的。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家有三“面”大砖窑,自然是主人家引以为自豪,更引得别人羡慕。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几孔窑洞似乎毫不相干,从外面看各开门户,其实进到里面发现各孔窑洞之间都有隧道式的小门相通,成为一个整体,联系着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

陕北人民热爱生活,往往注重美化窑洞。火炕是美化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炕周围的三面墙上约1米宽的地方,贴上一些彩纸,当地的人们称之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 它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十分好看。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陕北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种类。黄土高原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往往以剪纸装饰来窑洞。很多出色的剪纸巧手剪出的各种窗花、炕壁花、窑顶花、婚丧剪纸等,造型各异、美观生动。尤其是过年过节喜庆之时,人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

窑洞的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

陕北文化,陕北人你了解多少?

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人类的文明不会使窑洞消失,只会使窑洞改良;窑洞文化更不会消失,只会承传和发展。因为陕北人的窑洞情结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他们的基因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