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文化落地工具:个人品牌积分系统

个人品牌积分系统是什么?

员工在公司这个大的成长环境中,你的行为方式、做事方法决定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这个印象当你做的是好事时就是个好印象,做的是坏事时就是坏印象。虽然这种印象好坏别人是不一定要说出来的,但它的确是在别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象, 而且这个印象是什么样, 你自己并不一定知道。 所以, 人们自我的感觉总是会欺骗自己, 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系统来告诉你, 你在别人眼中到底如何。

比如,我现在让你闭上眼,想象一个人,这个人是贵公司最乐于助人的或是最敬业的,你的脑海中会有一个最乐于助人或是够业的人;如果让你想一个最勤奋的人,你也可以马上心中有一个名字,这就是他在大家心中的印象。 有一天我来到公司问大家: 贵公司最乐于助人的人是谁?大家每个人可能有N个答案,但是,这些答案一定会有重合,这些重合的人选就是在大家印象当中都乐于助人的人! 这就是他在大家心中的印象, 在别人心中的品牌。 但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种印象从闭上眼睛的回想,变成一种量化的数据?为什么不把他显性的量化出来,而让每一个人都看得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呢? 为什么不让他变成员工行动的动力呢?

答案就在个人品牌积分系统!

个人品牌积分系统有什么用?

个人品牌积分系统是公司规章制度的有效补充。再完美的制度也会有规范不到的地方,比如:开会会上不说,会下乱说,蛊惑人心,这种行为,你用规章制度还真就不好规范,但是你的行为对公司来讲只会有负面的影响, 你的这个动作就会让你的个人品牌在我心目中降低了地位,那我就可以用这个工具给你扣分;同样,你做的某个行为,是积极正向的,但是按公司规章制度还不够奖励条件,没关系,我们也可以用个人品牌积分这个工具给你加分,以资鼓励。所以,个人品牌积分就是一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它以职业操守为标准,以制度为底线,约束员工遵守行为规范, 激励员工用良好的言行建立起受人尊重的个人信誉品牌。个人品牌积分系统为员工成长营造一种行为导向。 因为凡是被加分的,它往往表明公司提倡什么,被扣分的,正说明反对什么的鲜明立场,而被加或是被减也正体现了公司的文化价值取向,所以,公司无论大小事都可以通过个人品牌积分的加减, 引导员工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明确我们的价值主张,塑造公司的文化。

个人品牌积分是塑造公司文化的一种0成本的管理工具。 个人品牌积分是一个虚拟的分值而已,他不需要公司付出什么财务成本,但却黑白分明地告诉了每一位员工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是一个高价值、低成本的文化管理工具。

个人品牌积分系统怎么用?

首先,要在公司建立开放的工作平台,比如OA或是邮件系统,这样大家才有地方加减分, 才有文化落地的阵地。

其次,推出品牌积分制度,让全员学习、学会使用这样的工具。加分减分,顶邮件这些动作,总裁要带头,中层要推动,一起确保品牌积分系统有效落地。

具体我们来看一下加减分规则, 为了让大家更珍惜个人品牌积分,所以要把扣分的规则定得相对容易点。

1 .扣分规则

(1)扣分人:结果的直接接受人。

(2)扣分依据和范例。

1)有过错无责任类:扣1分;有过错,有疏漏,但没有给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损失,比如:邮件有正文,但忘记贴邮件附件;比如一般文件中的错别字等。

2)个人品牌类:没有提供结果或结果质量很差,又没有处罚的办法, 但个人品牌在结果接受人那里下降。

①满意,但需要改进:扣1分;结果可以接受,但还有较大改进的空间。比如:做工作报告时少了一项不太紧要的工作。

②不满意,但尚可以用的结果:扣2分;结果不满意,但刚刚能用,接受这个结果很不情愿。比如:提交审批报告给领导不给提前量,一个底线的结果给了领导,领导因为时间原因不能详读,价值有不确定性,只能看大概就同意签字了。

③无法用,必须修改后才能用的结果:扣3分;结果用不了,要修改才可以用。比如:报告质量很差,有明确错误,没达到底线,必须修改才可以用。

④无法修改,根本没用的结果:扣5分;根本无法使用的结果。比如:根本就是跑题的报告,甚至工作态度都有问题。

3)触犯三级警告类。

①口头警告:扣5分;这三项都是指已经触犯公司制度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但可以按制度处罚,还可以同时扣其品牌分。具体可参考下面的三级警告机制原理。比如:最后一个下班没有关灯。

②书面警告:扣10分;比如:因工作失误遭客户投诉。

③正式警告:扣20分;比如:故意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尚未构成重大损失。

(3)对于重要事件(员工入职邮件,对外部客户处理等)加倍扣分。

2.加分规则

(1)奖励人:结果价值的直接享受人(同部门人员不能因工作关系而加分)。

(2)奖励积分依据和范例。

1)个人表现类:某件具体事务办得出色,鼓励其再接再厉:加1分;比如,接待客户工作,受到好评。

2)个人品牌类:

①超出预期的结果:加2分;结果可用,但这次很用心,超出预期。比如:工作报告考虑全面,有独到见地,表现突出。

②十分满意的结果:加3分;使用效果很好。比如:非常用心地策划出项目建议书,领导和客户都非常满意,并口头称赞。

③经典的结果:加5分;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的结果。比如:某项工作SOP总结沉淀, 可以成为公司的标准来学习复制的。

3)三等功制度类:

①三等功:加5分;比如,为其他部门提供特殊价值。咨询顾问为咨询方案中心产品营销提供具体普遍价值的建议, 并被采纳。

②二等功:加10分;比如,为全公司提供一般的价值。在全公司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比如,公司经典文化案例整理工作出色完成。

③一等功:加20分;比如,为全公司提供特殊的价值。在全公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价值:比如,重大技术改造成功。

3.三级警告机制原理

对员工行为的处分, 按照职业化原则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口头警告,第二级为书面警告,第三级为严重违纪。

第一条:口头警告。轻微过失或工作有误,提出口头警告,旨在给当事人提供一个立即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二条:书面警告。行为出现过失,影响到公司利益或公司正常经营行为,提出书面警告(一式三份,人力资源部,主管,当事人各一份),受到书面警告的当事人,可以考虑调岗、减薪、降级或待岗。受到三次或三次以上口头警告自动转为书面警告。

第三条:严重违纪。行为出现重大过失,严重影响到公司利益或者公司正常经营行为,提出严重警告。

第四条:辞退。出现公司定义的不可容忍之行为,或两次严重警告,即会立即被解雇,且无权领取或获发任何解雇费。

个人品牌积分制度

有了前面的加减分原则, 每一家公司再根据自己的实际, 制定出可行的《×××公司的个人品牌积分制度》,然后落地实施就可以了。而在执行的过程当中, 公司一把手、 高管在其中的带动作用对工具的落地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从上到下要坚持使用,让所有员工对个人品牌的分值都非常珍惜,对每一次的品牌分公布都非常期待,那说明我们推动的还是很到位的。

个人品牌积分操作要点

1 .品牌积分无论加减, 皆要写出相应的事实与数据。

2.公司任何人之间都可以加减分, 包括总裁与员工间。

3.不能为某一类通常现象加分, 只能为某一件事实加分。

4.一件事对应一次分数;不能这里加那里减混在一起。如果一个员工因为一种事加了分,又因为一件事减了分,而加是加,减是减,不能相互抵消。公司批评与表扬是两回事,绝不可以相抵消。

5 .公司设专人负责统计和记录个人品牌积分, 而负责人只有统计和记录,没有评判权限。但在超出加分上限时,或加减分不符合规范时,可以提醒要求改正。品牌分本身就是一个印象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大家的眼睛和感觉就是最好的监督, 所以记录人不必做任何评判。

6.3分以上要1 000字说明。 让加3分以上更加的难得和有价值感。

7.只记录第一个申请人的记录,不重复为一件事加分。比如:第一个人为某员工做的某事加了2分,而第二个人也是为此事加了1分,则只记录第一个人的记录。

8.每月发布一次《个人品牌积分红黑榜》。及时统计变动情况,并发布出来,建议为一月一次即可,时间太短,太频繁;时间太长,作用迟滞,一个月是比较合适的。而且这个红黑榜在发布时,最好也用一些销售性的语言来塑造其价值,让更多的员工来关注红黑榜的发布。

9.公司年度品牌冠军,授予品牌王称号,颁奖,合影,发文等表彰方式。 而连续两年品牌积分最后一名可考虑辞退。

10.PK与提醒品牌分常年没有变化的员工, 提醒其勤奋工作塑造价值。在每个月发布的《个人品牌积分红黑榜》的中段,就是一些品牌分为0的员工,为什么为0,因为他既没有做什么显眼的好事,也没有办什么突出的差事,是相对中庸的员工,或者是他做了工作却没有把工作的价值让大家感受到。所以我们要提醒这些员工,鼓励其有所行动,因为哪怕你是负的,也说明你在行动。在整个品牌积分系统中,我们鼓励两类行为:其一,是红榜中的行为;其二,品牌分波动的员工。

11.对品牌分有争议者, 可以申诉。

有了以上的内容, 相信大家对品牌积分的操作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事实上,这一个工具用好,可以解决公司文化塑造的很多问题,而且你会发现, 这其中主角是员工自己, 而领导只是适当的时候站出来就可以了, 是员工自己在做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