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作為一個上班族,每天踩著兩點一線。起床刷牙洗臉去公司,基本上是日常生活的全部。

世界那麼大,誰都想去看看,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那天的驚喜,來得有點突然。

部門的主管小趙哥,突然提出一個3日遊計劃,辦公室一下子熱鬧起來。

三天的時間,能去哪裡玩呢?

恩施漂流,有人去過,說不好玩;

宜昌神農架,路程太遠,行程太趕,估計玩不好;

經過再三斟酌,最後選擇了成都。

我發現,只要在中國,無論男女老少,對大熊貓都沒有任何的抵抗力。

我們,也是如此。

聽說全國最大的大熊貓研究基地在成都,幾個小夥伴馬上達成共識,決定去成都看一看。

上午,確定目的地。

中午,訂好飛機票。

下午,三天的行程已經規劃好。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6月23日深夜,我們從武漢飛往了成都。到達成都機場時,已經是24日的凌晨。

我們站在機場大門口,揹著包拖著行李箱,準備叫滴滴去住宿的酒店。

距離門口不遠的車道上,停滿了橙色的出租車,像兩條閃閃發光的長龍。

上一批乘客,開走一輛車,後面的車,再跟上。

乘客沒有爭先恐後,司機沒有急不可耐。整個過程,不緊不慢,井然有序。

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城市,我心生一股莫明的好感。

十二點多的成都,既不冷清也不熱鬧。午夜的風很大,渾身的疲憊一掃而空。

同車的幾個小夥伴,興奮地討論著第二天的行程。

坐在我旁邊的小盼,本來剛下飛機就表現出滿滿的睏意,此刻正興致勃勃的數著車窗外飛馳而過的美食店。

“嗯......這個我吃過,嗯......這個我沒吃過,要不我把店名記下來,明天來這一條街吃個遍?”

即使有幾百度的近視,即使外面光線暗淡,她總能在掃一眼之後快速念出那家店的名字。

成都的美食,彷彿能在夜裡發著光,指引著她去一一品嚐。

一直寡言少語的司機師傅,聽到小盼一路的吃言吃語,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談笑之間,很快就到達了住宿的酒店。

成都的夜,像一首安靜的催眠曲。剛洗漱完躺到床上,我就很快進入了夢鄉。

6月24日,來成都的第一天。

我們先去寬窄巷子,然後參觀武侯祠,最後逛錦裡。

寬窄巷子不是很長,走一會兒就到頭了。有一堵牆,背景很適合拍照,人流量多的時候,還要小等會兒。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武侯祠很寬敞,從劉備紀念堂穿過諸葛亮紀念堂,最後到達桃園結義紀念堂,稍微花了一些時間。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雖然塑像旁邊有簡介,但是像我這種根本沒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還是看得一臉懵逼。

印象中,除了小時候的課本提到過三顧茅廬的劉備和諸葛亮,我對三國演義裡的其他歷史人物,基本上一無所知。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四大名著我只讀了紅樓夢,水滸傳和西遊記還是看的電視劇版,說實話有點慚愧。

錦裡有點像武漢的黎黃陂路和戶部巷的綜合體,略微帶點文藝風格,可以邊逛邊吃。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這裡面的小吃,口味整體偏重,飲食清淡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鹹。

小吃的種類,沒有武漢戶部巷那麼齊全,主要還是冷飲,烤串,麵食居多。

逛了幾圈,也沒有吃到期待中的成都特色美食,我有點小失落。

晚上回到酒店,我和小盼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了,決定去酒店附近的夜市一條街碰碰運氣。

這一溜達,果然有收穫。

有一家海鮮燒烤店,屋裡屋外坐滿了人,我們索性進去湊下熱鬧。

三個人,1條烤魚,3份拌麵,3份烤雞翅,2份甜品。

這裡烤魚的配料,不是一般的多。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光是辣椒就有好幾種,顏色有紅有綠,形狀有圓有尖,還有新鮮辣椒和幹辣椒。

我們一提起筷子,嘴巴根本閒不下來,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吃啊。”

吃飽,喝飽,心滿意足。

6月25日,來成都的第二天。

沒來成都的時候,就聽小盼說看大熊貓的人會很多。早點去,沒準還能看到熊貓寶寶喝奶。

我們早上六點多起床,在酒店匆匆吃過早餐後,就趕去熊貓基地。

去熊貓基地的路上,隨處可見一大片蔥蔥郁郁的樹木,以及一大片青青草坪,我不由自主的感嘆這座城市的綠化建設做得令人羨慕。

司機師傅告訴我,由於大熊貓生存能力比較弱,對生活環境的要求比較高,熊貓基地周圍的一大片區域不允許開發,所以才保留了很多原始的景色。

果然,國寶真不是白叫的。

我們這一組到達熊貓基地的時候,票已經被另外一組小夥伴提前買好了。拿票就進站,速度非常快。

進入熊貓基地,就如同進入了動畫片裡的叢林世界,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如果這裡的空氣有味道,那應該就是香甜的吧,哈哈哈。

熊貓基地裡到處都是竹子,地面有些潮溼,可能這樣的環境,更適合竹子生長吧。

我發現這邊的竹子,跟我以往看到的竹子不一樣。竹節有半米高,長得跟甘蔗似的,不知不覺又想到了吃的,抱歉。

一行人邊走邊聊,雖然有幾個長坡,也沒覺得特別累,看大熊貓的熱情只增不減。

輾轉好幾個地方,見到了千姿百態的熊貓。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要知道以前去動物園,每次只看得到一隻熊貓,而且都是在睡大覺。這次,著實讓我大開眼界。

躺著吃竹子的瀟灑哥;

睡覺還沒起來的賴床哥;

故意背對著我們站著的搞怪哥;

還有趴在樹杈上睡覺的調皮哥......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任你千呼萬喚,人家就是不理。誰讓人家是國寶,長得又萌呢?

走到半路,碰到了乾脆面 。

哦,不,準確的說,應該是小熊貓。

只不過一開始,我一直以為它是乾脆面,回來做了下功課,才發現不是。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作為國寶的皇親國戚,待遇自然也不會太差。

有專門玩耍的鞦韆,嬉戲遊樂的滑梯,遮風避雨的別墅,還有專人切好的南瓜......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走到一個盤旋山頂的地方,那是熊貓寶寶的產房。

想一堵熊貓寶寶風采的人太多,沒一會兒就排起了兩條長長的隊伍。

為了熬過這漫長又悶熱的等待,我拿著單反拍起了梔子花。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因為人多不能停留,只能邊走邊看邊拍,不過我已經很滿足了。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看完熊貓寶寶,大家已經明顯體力不支。

下山的路上,有人興奮的喊了一聲:快看!

循著方向望去,只見一輛裝滿竹子的皮卡車,正慢悠悠的往山坡上駛去。

車頭上還寫了兩個醒目的大字:餐車。

我哈哈大笑起來,小盼一臉羨慕的說道:“下輩子,我一定要投胎做只熊貓!”

剛走出熊貓基地,幾個小夥伴就迫不及待地奔去吃火鍋。

此時的我們,又累又餓,急需一頓美食來解救一下。

這家火鍋店,是小盼強力推薦的,味道確實不賴。

10個人,2份火鍋,吃了1個多小時。

人生最滿足的事情之一,莫過於飢腸轆轆之後,打著飽嗝挑著牙籤的樣子。

點餐前,我和小盼還特地到收銀臺,一人買了一包火鍋底料。

準備結賬的時候,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

下午去杜甫草堂的行程,不得不臨時取消。一行人只好回到住宿的酒店,等待著這場大雨的停歇。

小盼趁此機會,出門會老友了。

我呆在房間,整理這幾天的拍攝成果。

臨近傍晚,雨停了。我們按照原計劃,晚上去看川劇變臉。

這家劇院很寬敞,能容下1000人左右。

有抱著小孩的老人,有拖家帶口的中年夫妻,有許久未見的閨蜜團,也有像我們這樣遠道而來的遊客。

一張桌子,幾張藤椅,一把蒲扇;

磕著瓜子,喝著小茶,吃著著湯圓;

生活最美好的樣子,也不過如此吧。

在鑼鼓聲中,大戲開場了。

有些表演,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但是在現場近距離觀看,又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真實又震撼的感覺,是隔著屏幕無法感受到的。

散場,有小夥伴意猶未盡的說,沒看之前,本以為節目會很單調乏味,沒想到最終效果大大出乎自己的預期。

“物有所值,不虛此行”,這是我們一致的評價。

6月26日,今天是在成都的最後一天。

原計劃上午去文殊院參觀,下午去春熙路逛一逛。

結果,因為有幾個小夥伴昨天體力耗盡還沒緩過勁來,再加上熬夜看球賽,集體行動只好改成了自由活動。

從住的酒店到文殊院,也就幾分鐘的車程。網上說要5元門票,結果寺廟的師父說免費。

寺廟裡面四通八達,我和小盼到處瞎逛。

走到一座塔面前,有幾位中老年婦女,正雙手合十,圍著塔轉圈走。

小盼準備照做,我有點猶豫:

我們是從武漢過來的,成都的菩薩認識我們嗎?每個地方都有專門的菩薩管,我們這跨地區過來的人,菩薩怕是管不過來呢?”

小盼不以為然:“天下菩薩一家親,應該認得。見到菩薩,只管拜就行”。

拜完正準備離開,小盼忽然朝我眼神示意了下,我好奇的望過去。

只見一位50多歲的大媽,正聚精會神地跪在地上祈禱,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什麼。

可能是家裡出了什麼事吧,需要菩薩給個方向指引一下”,眼尖細心的小盼說道。

我們每看到一個菩薩,都會認真地磕三個頭。

遇到門口有功德箱,我還把全部家當捐了進去。雖然包都翻遍了,只找到一塊五。

自從網絡支付流行起來之後,我已有大半年的時間都沒摸過紙幣了。

拜完最後一位菩薩,抬頭就看到一個行為怪異的女人。

她彎腰越過柵欄,把功德箱上沒有塞進去的錢,一把抓了出來。

自言自語,表情興奮,貌似是精神出了問題。

周圍人很淡定,沒有人阻攔她,也沒有人鄙視她。

“也許,只有寺廟這種地方,才能包容這種人的存在吧......”。

我和小盼邊走邊聊,出了文殊院。

下一站,春熙路。

從文殊院出來,走了十幾分鍾,我們也沒有看到公交站的影子。

手機上的地圖導航,在兩個沒有方向感的人面前,就是一個沒用的擺設。

想過打車去,轉念又放棄了。

我一直覺得,如果你想近距離接觸一個城市,就必須去坐當地的公交車。那些生活在這裡的人,是這座城市最生動的名片。

我倆尋著路標,見人就問。最終在一個大爺的幫助下,找到一個公交站牌。

好幾種鮮豔的顏色,擁擠狹小的字體,看慣了黑白灰紅樣式的站牌,我一下子沒適應過來。

最讓我沒想到的是,這裡坐公交車居然只能刷公交卡和投幣!

要知道,當初我人還沒到成都,就已經把電子公交卡定位到成都了.......

我不知道是我活動的區域是這樣,還是整個成都都這樣。總之,我有點懵了。

好在小盼想得比較周全,身上提前帶了備用現金。

等半天,來一輛車,結果一問司機師傅,才知道坐反了!

到了對面的公交站,又是一副完全不同的公交站牌。字體變大了,間距變寬了,顏色變簡單了......

成都人,果然很隨性啊。

可能全國所有的商業街,風格樣式都大同小異,春熙路也不例外。

這裡與別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美女是真的多得數不過來。

我和小盼逛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柱子上,欣賞著來來往往的美女。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看美女也是一種視覺享受,當人得到滿足的時候,身體也就沒有那麼疲憊了。

逛了一下午,沒買到什麼喜歡的戰利品。

唯一的收穫,是幫助小盼吃到了心心念唸的龍抄手,還深刻地意識到學會化妝和打扮的重要性。

晚上六點多,一班人在酒店匯合

趁著等待的間隙,幾個新晉吃貨屁顛屁顛的跑到前天晚上吃燒烤的地方,準備來一頓最後的晚餐。

之前聽說成都的兔頭很好吃,只是心裡還有點難以接受。

這一次是徹底放開了,四個小夥伴一人點了一隻兔頭,還吃得津津有味。

本想再來一份烤魚,只可惜時間緊迫,只好作罷。

吃完美食,前往機場,我們與成都這座城市,就這樣匆匆告別了。

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沒有遺憾。

成都,再見。

末尾,總結一下在成都這三天,留給我印象深刻的幾件人和事:

1、小盼,成都,我

小盼每天早上,一定會播放一首趙雷的《成都》,還調成單曲循環模式。

刷著牙,洗著臉,聽著歌,她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迎接著成都的早晨。

我跟小盼,有點不一樣。

我來成都的第一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窗戶看看外面。

結果發現,無論是夜晚看到的景色,還是白天看到的建築,確實跟武漢沒什麼區別。

我一度有種錯覺:我應該沒有出武漢,只是地圖上換了個座標而已。

剛開始,沒有初來乍到的驚喜,一切感覺都是淡淡的。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

然而後面幾天的經歷,讓我漸漸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沒有擁擠,沒有焦躁,從人文氛圍到城市景觀,一切都給人很舒服。

而且因為兩個地區風貌差別不大,生活起來沒有距離感,不需要花精力去緩解初入一個陌生地方的無所適從。

一向睡覺認床,又愛做夢的我,這幾個晚上睡得格外踏實。

高曉松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這更像是個人精神主義對集體生活發出的吶喊,充滿著英雄主義情懷,有一股藝術渲染的味道。

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真真切切的將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

2、司機師傅

因為人生地不熟,這3天的出行,基本上全靠叫車。

無論是的士司機,還是滴滴司機,還是公交車司機,給我的印象都特別好。

那次乘車去看川劇,我碰巧坐在副駕駛。下車的時候,給司機師傅說了聲謝謝。

不善言辭的司機師傅,用一個僵硬的再見手勢,給我們的感謝作了一個無聲的回應。

畫面有點好笑,可大家都很開心。

那次去春熙路,上錯了公交車,司機耐心的告訴我們坐反了方向,然後靜靜的等我們下車。這在以暴脾氣著稱的武漢,不敢想象。

第三天晚上去機場,4個人的行李加起來並不多,司機師傅依舊下車幫我們搬行李,末尾還跟我們親切道別。

3、麵館老闆

這是我從同行的小夥伴,老李那裡聽到的一件事。

老李喜歡吃麵食,早前聽說四川的燃面很有名,他一直想找個機會品嚐下。

有一天,晚上閒著沒事,老李特地到酒店附近的小吃街上溜達。

碰巧遇到一家賣燃面的攤主,他和老闆表明來意之後,老闆熱情的拉著他坐下,給他講燃面的歷史,燃面有哪些配料,燃面怎麼做.........

4、公交車上的見聞

在成都最後一天的上午,我坐公交車去春熙路。

仔細觀察了下,車上的人似乎都不怎麼愛玩手機。

無意間,看到坐在我前排外側的一位年輕姑娘,起身給一位五十多歲,手裡擰著東西的大媽讓座。

大媽先是回了一個真誠又感謝的微笑,然後才入座。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樣的畫面,我有點感動。

一眼掃過去,車廂裡的幾位大媽,穿的衣服大多以舒適為主,基本上沒看到有人濃妝豔抹,打扮跟個小年輕姑娘一樣。

什麼樣的年齡,什麼樣的穿著,坦然的接受歲月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跡。

這份從容,也許只有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才有吧。

5、成都愛情故事

看川劇的那天晚上,小盼正好見完老友回來。節目開場前,小盼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是這位成都老友。

她是小盼的高中同學,大學和工作這些年,一直在成都生活。

大學期間,她找了一位成都本地的男朋友,談了幾年戀愛後最終修成正果。

通過努力奮鬥,兩人現已擁有了自己的小窩,還有一輛日常代步車。男生還算上進,早出晚歸忙工作,生活中對她也算是關懷備至。

今年,是他們結婚的第4年,也是她懷寶寶的第7個月。

我不知道在這個快餐時代,還有沒有所謂真摯的愛情,但能讓一個姑娘奮不顧身的選擇離開血濃於水的親人,離開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落地生根發芽,那一定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氣。

小盼說,看到她現在過得好,真心為她感到高興。

我想說,我也是。雖然我跟她,並不相識。

寫在後面的話:

從成都回武漢,已經有半個多月,中間因為各種各樣的事,一直拖到現在才寫完這篇遊記 。

發自內心的感覺,成都和武漢這兩座城市,有太多太大的不同。

一個像是40多歲的中年人,一個像是20多歲的年輕人。

20多歲的年紀,年輕氣盛,拼命努力和奮鬥,不甘落於人後,著急實現人生的遠大理想;

40多歲的年紀,淡定從容,面對壓力不會輕易顯現在臉上,而是在背後悄磨嘰的努力。

無論哪個年齡段,都有各自獨特的優勢。

如果說成都和武漢有什麼樣共同點,那大概是生活在兩地的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都一樣......

文末彩蛋:

我眼中的小盼;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小盼眼中的我;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直男眼中的我們;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男人眼中的男人們;

成都這座城市,既容得下肉身,也放得下靈魂

成都之行的視頻版,目前還在加緊製作中,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