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貧窮的感謝本是無奈,聚焦無緣清華北大的凡夫俗子!

這兩天,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一個小女孩,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通覽全文,王心儀的自信和堅毅躍然紙上,是的,“千磨萬擊還堅韌”值得所有人尊重,但是,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高考學子,清華、北大卻只有寥寥幾千人的招生計劃連一個零頭還不到。

對貧窮的感謝本是無奈,聚焦無緣清華北大的凡夫俗子!

無數被清華、北大淘汰下來的學生,不乏寒門子弟,他們沒能一舉摘得頂級學府的錄取通知書,等待他們的有知名學府,也可能是普通的一般高校。

是什麼讓他們距離最耀眼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遙?距離夢想的學校差之毫釐?也許是他們沒有“一歲即能背下許多唐詩”的聰穎天資,也許是他們抗擊貧窮的摧殘能力有待提升。

小時候,媽媽總是說“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王心儀有過人天資,又有直面貧窮、苦難的勇氣和樂觀,更幸運的是,還有好心人的關注......我們不能期盼所有人都能堅強如她、幸運如她!

凡夫俗子大多難以抵禦生活的連續挫折和苦難,一兩次的坎坷尚能應付,“屋漏偏逢連夜雨 ,船遲又遇打頭風”常常將他們的夢想徹底擊碎。而這些人才是我們全中國的人生,這些人才是社會的主流。

如何擺脫他們的貧窮,怎樣在他們最無助時能有效獲得幫助,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對貧窮的感謝本是無奈,聚焦無緣清華北大的凡夫俗子!

在精準扶貧的幫扶路上,遇到一個母親去世,父親失蹤多年的14歲小女孩。當我們早上跨進他的家門時,她正在刷碗,精神與身體的雙重壓力,讓他顯得比同齡人成熟許多。學習成績雖然不是出類拔萃,但是在鎮上的初中,每次總在年級前50名,開學即將邁入初三的她,將面對中考的首次激烈競爭。和她的交談之中,問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時,她低聲說道:“馬上要開學,還需要一千多的學雜費”

這樣一個小女孩,我更願意相信,她才是寒門學子的代表!洗衣、刷碗做家務,痛苦、掙扎和迷茫...生活的重壓已經分散了他們專注於學習的有限精力。

如果,他的孤兒證能順利辦下來,每個月可以有幾百元的生活來源;如果能有更多的愛心關注,我相信她能在初三畢業時順利考取更好的高中;如果總是給我們留下了太多想象空間,假設總是毫無意義,他們的命運大概率傾向於被社會無情吞噬。

但願她,福大命大造化大,能扛過生活的重壓,越過一次次坎坷。臨走時,我悄悄的塞給她200塊錢。

對貧窮的感謝本是無奈,聚焦無緣清華北大的凡夫俗子!

對貧窮的感謝實屬無奈,沒有人願意選擇貧窮,我們更不必感謝貧窮!建立順暢的愛心助學幫扶途徑,給寒門學子更多的依靠,給社會主流困難人群更多幫助,這應是我們在為《感謝貧窮》流下淚水後的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