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幾歲?存款幾位數?

1

你幾歲?存款幾位數?這個問題,實在太扎心了。前幾天看到一朋友發了朋友圈,他說,面對餘額不足的人生,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話雖然說得調侃,但人們對於金錢的滿足,卻永遠沒有停下的時候。人的安全感,來自於許多地方,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每每回到家的時候,面對家人的三道終極拷問,實在是沒有標準答案。工作怎樣?月薪多少?有多少存款?找到對象了嗎?其實就算是家人不問,自己心裡其實也很有數。每次看著各種賬單一聲聲嘆惜,忙碌了大半年,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有多少結餘,有多少存款,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賬本。面對存款的餘額,即便你表面上看起來不動聲色,但心裡的慌忙,可是無法掩飾的。然後再一看某些新聞,啊,活著好艱辛啊。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有十幾萬存款,有的人不用刻意存錢也能衣食無憂,有的人對錢沒有概念花錢如流水。

再看看自己,吃頓烤鴨都要盤算好幾天。人比人,氣死人。對錢的態度,人各有異,每個人對錢都是又愛又恨。我問了一些朋友,又機緣巧合採訪到一一些人,讓他們和你講講,他們的金錢實錄。

2

“有錢真好啊,哪怕只有一點點。”@天使愛美麗 26歲 公司職員 存款5萬

我家是農村的,家裡不富裕,我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當年要不是我誓死抵抗,說不定我連大學都上不了,家人讓我早早工作賺錢,供弟弟妹妹上學。大學畢業後我就留在北京,死活都不想再回到那個村子裡去,不是我瞧不起自己的家人,而是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曾經我幻想能夠在這座城市裡紮根,好好生活,但工作了幾年後,發現幻想終究是幻想,每天依然要為錢發愁。

公司很大,裡面的女孩個個都很漂亮精緻,我只是一個醜小鴨,我怕被人看不起,所以在很多時候,我都充大頭,請同事吃飯,送同事禮物,和同事出去聚會,想要搞好關係。但流水多了,錢就少了,每次看著卡里兩位數的結餘,心裡難過的恨不得明天就辭職。

後來我覺得,還是要做好自己,要努力存錢,於是我讓自己過上了大學時的生活,什麼都捨不得買,要麼就買便宜貨,吃簡單的盒飯。省下的錢都放在卡里,看著卡里的數字一天天多起來,心裡的踏實感也會增加,我就在想,有錢真是好啊,哪怕只有一點點。

兩個月前媽媽生病住院了,我把自己的存款都拿出來給了家裡。我又要重新開始存款了。

“錢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張紙嗎?”@愛是里昂,23歲,銷售,存款0

我對錢沒有概念。這話馬雲爸爸也說過。但馬雲說這話是因為錢太多了,而我這麼認為,是因為我一無所有。不過我從小就對錢沒什麼概念,我一直都覺得,有錢就多花點,沒錢就少花點。我也不喜歡存款,存下來幹嘛?防老嗎?錢對於我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張紙嗎?我是典型的月光族,只要發了工資,我就願意去購物,去消費,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有句話說,錢你存起來,那不是你的,只有你花掉,買了東西,那才是你的。

把錢存起來,永遠都只是一個數字,你看不到摸不到,不過是消費之後一條手機短信,現在通貨膨脹這麼厲害,存款在我看來,是非常不明智的一條選擇。

十年前的一萬,和現在的一萬,能比嗎?曾經我看過一則新聞,一個老太太30年前存了2萬,渴望多年之後發家致富,可30年後取的時候,不過多了幾百塊的利息。這就尷尬了……把那兩萬用在其他地方不好嗎?為什麼偏偏要存起來呢?我還是覺得,有錢就要花掉,要麼去理財,存錢這件事,我不考慮。

3

“想多賺一點錢,存下來留給孩子。”@老張,47歲,存款20萬,小區保安

我在這個小區做保安已經三年,薪水我挺滿意,我去年把老婆和孩子都從農村接了過來,現在老婆打工,孩子已經在附近的學校上學。我是軍人,當兵的時候,可沒想過會有一天因為錢的事情變得如此難堪,那時腦筋發熱,覺得參軍就是鐵飯碗,一輩子在軍隊,哪怕轉業國家也給安排工作。可後來趕上了軍隊改革,大裁軍,我提前轉業,給安排的工作也實在不滿意,我就來了北京,也沒啥文化,年紀也大,什麼都幹不了,於是就做保安。

我家都是窮人,對錢都非常看重,只要能花一塊,絕對不多花一分,哪怕自己節省點,也要給孩子多留點,不想讓孩子過窮日子。我的想法,就是做好工作,怎麼多賺點錢,現在只要下午一下班,我就去送外賣,在附近的小吃店蹲班搶單,一個晚上下來,能多賺100多塊,這樣一個月就能多賺3000塊。

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要它沒啥用,我用錢的地方也不多,其實如果我只有一個人,我就是回老家種地都可以。但我現在有老婆,有孩子,我還要養家,那我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賺錢,不能讓孩子吃苦吧,不能虧待了自己的老婆吧。也怪我,沒啥本事,賺不了大錢,咱們小區住的都是精英,不是大學教授就是各種老闆,停的全是好車,每次有車進地庫的時候我都敬禮。有時我也會嘀咕,為啥人家就這麼有本事,這麼能賺錢,為啥人家就能住你們這麼好這麼大的房子,為啥人和人就有這麼大的差別。

“錢是一種工具,能讓你快速提升價值。”@張總,50歲,存款1000萬+,上市公司老總

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存款,錢都是老婆在管,我只能給你一個估算,也許存款沒有這麼多,但硬通價值肯定遠遠在這之上。到了我這個年紀,錢這回事已經看得沒有那麼重了,年輕的時候白手起家,也想著賺錢賺錢,每天思考的就是這麼一個問題,等到真的賺到大錢了,發現其實也就那麼回事。錢這個東西,說白了是用於等價交換的工具,它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但放在市場上,它的功能,就是讓你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
你幾歲?存款幾位數?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對錢的認知都比較極端,要麼就是特別愛,要麼就是特別恨,愛到不擇手段,恨到盲目仇視,實際上,大可不必。我公司裡有許多年輕人,我看他們的狀態,都不像我們曾經那會兒那麼單純,他們都想著如何佔便宜快速成功,但我們那時的想法就簡單一些。我對錢的執念,是對自己事業的想法,覺得自己要有所作為有成就,公司要搬去核心商務區,要在紐約上市,要對董事局負責等等。

但我現在卻很少去想,我今年要賺多少錢,我要存多少錢,那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錢只是一種工具,它可以讓你快速提升價值,只是你展現價值的一種方式。但價值的展現,方式卻是非常多的。別人覺得你有非常棒的人格魅力,覺得你為人處世都很周到,覺得你能力非常不錯,自然就不會計較,你到底有多少錢,甚至會提供機會,讓你去賺錢。為錢而賺錢,其實是錯的。

4

我曾看過一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裡面的主人公隱藏了自己身份,潛入到美國的底層生活,想要體驗那裡的人都是怎樣過日子的。體驗的過程讓主人公非常震驚,她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都是在原地打轉,換了六七分工作,但卻沒有給自己的能力和業務帶來什麼改變。

因為沒錢,只能租在又遠又糟糕的房子裡,因為沒錢,每天上班的通勤時間高達幾個小時,因為沒錢,沒有辦法去學習和提升能力,因為沒錢,只能去不斷地找兼職。最後,她說,窮人不是因為懶才窮,而是社會地位帶來的資源不公,這才是現實。有句話說,光是過過普通日子,就已經用盡全力。我們活得那麼用力,到最後無非也只是過上了普通的生活,沒有機會進入光鮮亮麗的世界,去體驗一把什麼叫富有。這就是階級。社會發展必然存在的產物,雖然我們一直都不想承認它。

你會看到,在《創造101》裡,有的選手一身名牌,送別的選手一雙襪子都是好幾百,有的選手出生農村,一句我是全村的希望就被群嘲。你會看到,在北京的國貿,有開豪車的老闆進入停車場,下車都有保安給開門敬禮,也有普通人拿著早餐急匆匆從地鐵口出來。你會看到,有的人做著新媒體號稱年收入比之前翻了50倍,但照樣在外地租房,而房東是個年輕的女生,不用工作家裡有多套房。哪怕是今天文章裡的四個人,他們對錢的態度,也各不相同。不是因為對錢的態度不同,他們才處於不同的社會地位,而是因為他們處於不同的社會地位,年齡,閱歷各不相同,對錢的理解就會不同。甚至包括我們自己,十年前和十年後,對錢的理解也不同,如果再過十年,我們對錢這件事,也會有更新的理解和認知。

錢很重要的嗎?當然。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嗎?當然。錢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對自我的認可,它是一箇中性價值。錢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你的生活品質,也會獲得生而為人的滿足感,它的作用,絕不僅限於你能買買買。想要過有錢的日子,想法人人都有,但卻不是人人都實現。這其中的差別,源於對錢的認知,源於因為錢所產生的行動。

我們很愛討論錢。也愛錢。這都不是錯。錯的是,如果你為了錢,喪失了自我,喪失了底線,喪失了曾經的初心,那就不值得。無論你處於社會哪個層級,無論你是否有錢,無論你幾歲,無論你的存款有多少,都要記得,不要為錢迷失。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還要是鼓勵自己,辛苦了,還要繼續加油。

► 作者:這麼遠那麼近,廣告人,作家,電臺主播,心理諮詢師、催眠師,古器物愛好者。出版作品多部

END

陪伴最有夢想的你,

成長為實現夢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