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遭遇冰河期?龙头公司撤离,一线卫视广告下降,有苦难言

影视界一直提倡“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即“小大正”,各级主管部门也大力支持,反复倡导,也出了许多好作品,但一些业内人士却也为难,私下说,小大正实行起来很难,有时甚至难于上青天!

相当多的业内人士持这种看法,一位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小编,他最近去某一线卫视,台里主管直截了当告诉他:小大正行不通。

为什么?

小大正已吃闭门羹?

一位刚花了几千万元买收视的出品人说,看看现在卫视和网站都在播什么就知道了。

仅从投资规模看,近年各一线卫视和三大视频网站主打的电视剧,各商业院线主推的电影,符合“小大正”小成本原则的作品并不太多。

像《凤囚凰》(湖南卫视),《独孤皇后》(浙江卫视),《赢天下》(江苏,东方,优酷),《如果岁月可回头》(北京卫视)都是动辄几亿的大制作。

电视剧遭遇冰河期?龙头公司撤离,一线卫视广告下降,有苦难言

《凤囚凰》剧照

“现在有的投资人投资一两个亿,竟虚报成三四个亿,怕没人拿你当回事。”一位导演说。

据说:影视是个明星产业,没有大投资,哪来大明星?没有明星如何吸引眼球,带来广告?

“小投资,连我自己都养不起,怎么养整个利益链?”这位导演说。

收视点达不到,购片负责人可能下台。小成本,片方得不偿失,台里收不到广告。

某一线电视台主管说,由于市场变化,广告收入滑坡,台里卫视频道只买大成本头部剧,地面频道里,除了影视频道只买谍战和抗战剧,其它频道都不再买片,只重播卫视播过的剧。

其他台和视频网站也都类似。因此,业界倡导的现实题材“小大正”剧难以现身。

电视剧遭遇冰河期?龙头公司撤离,一线卫视广告下降,有苦难言

行业进入冰河期

小大正曾引起巨大反响,它不光是国家的倡导,也是市场要求和观众的心声。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闯关东》、《亮剑》等那样质朴而脍炙人口的剧,已经久违了。

可是某卫视前主管说,不能都归咎电视台,他们也有苦难言。

《萌族酷狗侦探》的海归导演说,在美国,虽然视频网站发展虽猛,但是多数观众还是看电视,中国电视台却被迅速边缘化。

“有个做网剧生意的朋友看了我们片子,第一句话就问:是电视剧吧?第二句问:女一号能不能多点暴露镜头?还有个朋友直接发了一张网剧截图过来,要学着拍,上面衣着单薄女孩在警察鼻尖前吊死在梁上。这种大尺度涉案剧肯定有违电视剧审片原则,没戏。”那位导演如是说。

“电视台是国有的,政策比较严。网剧是市场发展出来的,灵活许多。”这一紧一松的差异,几年间已经让我们成为电视剧率先走向式微的大国。

上星的限制变化,收视的时空和技术差异,使电视台一直处于不对称竞争的窘境。2017年开始,各电视台在经历十多年广告收入持续递增20-30%左右后,突然出现断崖式跳水,许多台广告锐减60-70%,连湖南卫视等名台都开始滑坡。

2018年,被许多影视人称作“冰河期”。特点是,众多卫视无钱买剧,失去市场的众多电视大剧彼此践踏,抢夺卫视少量片款,更多转道涌进视频网站。

“过去对电视剧大片,我们要花大钱抢。现在除了几个头部剧,即使对一线卫视的重头剧,我们也会扒拉来扒拉去,轻易不出钱,因为太多了。”某视频版权购买部门一位女助理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卫视的轰然垮塌并没有让视频网站消受很久。大量高质量低成本乃至无成本电视大剧,让各大视频网站的自制剧面临空前挤压,打压了刚刚兴起的网络自制剧市场。2018年,各大视频网站自制剧投资收缩,转而主攻综艺节目。

笔者特意给两家专门投资影视剧的基金打电弧询问,一家说市场太险恶,他们已退出。另一家说他们只看守存量项目,不会再投新项目。

需要作为幼苗呵护成长的小大正,在这样的市场下即使有人敢试,也几无胜算。

龙头公司带头退场

这一趋势几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就怕要画句号了。

第一家选择出局的是颇负盛名,制作过《新上海滩》《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名剧大片的光线传媒。据说其负责人王长田表示,受不了买收视这种玩法。

其后,拍摄过《流星雨》、《新少林寺》、《手机》、《天下无贼》的华谊兄弟公司裁撤整个电视剧制作部门。

《汉武大帝》、《双面胶》、《红楼梦》制作方华录百纳转攻体育视频。

有“发行王”之称,出品过《雪豹》、《国家命运》、《天龙八部》的华策宣布,资本市场再融来的钱,不再投入电视剧。

某一线电视台一位主管说,市场那么差,最牛的公司,也很难发行签约,签了以后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播出,播出了也不知道钱啥时能够付,还要先掏巨资买收视,买票房。不退场,不得等死?

在刚过的世界杯期间,一位资深制作人一面看着球赛,一面说,这些龙头公司就像足球界的英法德巴西,他们都退赛了,这个局还怎么玩?

买收视自掘坟墓

作为传统支柱媒体,卫视的大剧即使在视频网站,点击量也倍数级多于网站自制剧。但是近年来,卫视收视率却节节滑坡。前些年的《康熙王朝》《闯关东》《亮剑》《春光灿烂猪八戒》等收视王,收视率可能超越10%甚至更高。而现在,即使在湖南等一线卫视,大剧收视突破1-2%,片方就烧高香摆庆功宴。

电视剧遭遇冰河期?龙头公司撤离,一线卫视广告下降,有苦难言

收视下滑,广告锐减,加上不透明的收视数据,催生了一个绝对中国特色的大产业,买收视,刷点击。

由于畸形的产业环境,A股龙头影视公司利润今年可能做到几个亿,明年不足几千万,后年可能亏损。很难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战略。

中影集团一位老制片人说,一部剧买收视最高可达七八千万元。至于买票房,一部电影豪掷几亿的曝光,已经不算新闻了。

一家卫视主管说,电视人对买收视十分反感,又无可奈何。他们台有一阵子下决心顶住压力,坚决不买收视。结果数据下滑,广告商拒付,损失惨重,不能不随波逐流。

一位香港导演说。“买收视闹成这样,把一个好好的产业糟蹋了,三令五申却越演越烈,百思不得其解。”

“几千万买收视是什么概念?”中影集团制片人说,“一个A股影视公司一年利润可能才小几千万,七八千万元一出,就变成亏损了。而且买了收视,钱也不一定收的回来。”

“买收视是最致命的。”那位海归导演说,“它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最后一座泰山。”如果收视,票房,点击量都不是可以,而是必须作假,这个行业的优劣,高低,美丑标准就都没有了,钱,而不是艺术,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没有任何艺术能在这种环境里健康生长。”

创新步入死水

曾几何时,剧本遭遇质疑的《闯关东》,军人个性张扬的《亮剑》,摄像手法简捷粗犷的《重案六组》,没有大牌明星的《爱情公寓》等电视剧,都以各自创新特色,引起一阵旋风。

锐意创新,是所有行业的活力所在,更何况创意为核心的影视产业。

多年来,广电主管没少呼吁创新,但是国产影视剧却收缩在古装、言情、抗战、谍战等几个大部类里,很少创新突破之作。

年轻人趋向网站,老年人守着一线卫视之外的、只播针对中老年观众的抗战谍战剧的频道。

为减少市场风险,有经验的制作公司在创意策划阶段,就会看看平台买什么,比如视频网站玄怪,奇案,一线卫视小鲜肉小美女言情或古装,地面频道抗战谍战,婆媳矛盾。然后要打通利益链,再备好几千万买收视钱。

创新不是不想,就是想也不敢想。

2018年北京视听推优节目观摩中,多集电视剧《萌族酷狗侦探》引起专家们很大兴趣。剧里有会说话的猫狗鱼鸟,发射激光,调侃人类的大小机器人,一起章回探案的阳光九零后IT精英。五六家上市公司毅然加棒投资,包括投资过《爱乐之城》的电广影业。都说,没想到,竟然出现了这样一部“小大正”的典型。

电视剧遭遇冰河期?龙头公司撤离,一线卫视广告下降,有苦难言

“结果很意外。”该剧导演说,“一线卫视说我们缺一线大牌。视频网站说我们缺乏张力,地面频道说太青春,他们只播中老年剧。尝试一下创新,就知道自己跑出去了,被关在门外。”

当然还有买收视,既然小大正,哪里有那份大预算,就这一点,就把小大正扫地出局了。

但愿像这样为数不多的、坚持不买收视的“小大正”能够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